探索思考
采珠人?采集珍珠嗎?是的,沒錯。在人工養殖珍珠尚未興起的年代,采珠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閱讀批注
尼莫船長注定要在海上度過一生,他甚至在海底最隱秘的角落為自己和同伴準備了安靜的墳墓,在那個“不會受到鯊魚和人的侵犯”的地方,他將永遠與大海為伴。
對於船長,康賽爾堅持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尼莫船長是不可多得的天才,可惜船長像一位隱者一樣,主動放棄了人世間的功名利祿,而選擇在海洋中追尋自己的理想。
不管怎樣,我們的旅行還在繼續。不久之後,我們穿過赤道,又回到了北半球。1月27日,我們駛入印度孟加拉灣入口。晚上七點左右,一望無際的大海上呈現出乳白色的神奇光景,雖然夜空中星光燦爛,但與乳白色的海水相比,星星都顯得有些暗淡。[1]站在平台上,麵對這奇怪的現象,康賽爾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跟他解釋,這種看起來像牛奶一樣的海洋就叫“奶海”,在安波阿納沿海的海岸上,經常可以看到這種大麵積的白色波浪出現,這些白色是由水中眾多的纖毛蟲導致的,它們的身體非常細,會發光。這些會發光的小動物非常多,長達幾法裏,看起來就像把牛奶倒入了海中一樣。
當然,這一奇觀也沒持續多久,到了午夜時分,海水的顏色恢複了平常。
鸚鵡螺號繼續向前航行,第二天,當我再次登上平台,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連綿起伏的山巒,測定位置後,我確認那就是錫蘭島,它就像掛在印度半島南端的一顆珍珠,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島嶼。[2]我回憶著地理書中關於錫蘭的表述。這時,尼莫船長和大副出現了。
尼莫船長攤開他的航海圖,在上邊仔細觀察一番,然後轉身對我說:“錫蘭島以采集珍珠聞名於世,教授先生,您想不想參觀一下采珠場?”
“如果可以的話,那就太好了,船長。”
“參觀采珠場倒是一件容易的事兒,隻不過,我們隻會看見采珠場,看不見采珠人,因為采珠的季節還沒有到來。但這也沒有什麽關係,我們現在就出發。”[3]這樣說著,船長對大副吩咐了幾句,不一會兒,船下沉到水中,加速前進。
尼莫船長繼續說道:“全球很多地方都出產珍珠,孟加拉灣、印度海、日本海,還有美洲的巴拿馬沿海、加利福尼亞灣,都出產珍珠。但隻有在錫蘭,采到的珍珠最為上乘。”
我點了點頭,對船長說的話表示讚同,然而,我更感興趣的是采珠人的事情,地理書中隻寫到了錫蘭的珍珠,並沒有寫到錫蘭的采珠人。麵對像尼莫船長這樣的“百科全書”,我自然不能放棄機會。
“珍珠貝生活在水下,采珠人隻能潛入到水中采集珍珠,不過,這些可憐的采珠人沒有辦法在水下待很久,他們在水下憋氣,最多能持續三十多秒鍾,在這段時間裏,他們會急匆匆地把能夠抓到的珍珠貝放進一個網兜裏。在水下憋氣是一件很傷身體的事,一般來說,這些可憐的采珠人都不長壽,因為他們身上會有很多傷病。”
“是呀,這是一個悲慘的職業,它隻是滿足那些過著奢侈生活的權貴的虛榮心而已。”我說,“您知道每天一艘船能采到多少珍珠貝嗎?”
“最多也就是四五萬隻吧。不過,我之前聽說過,在1814年的時候,英國政府為了獲取高額的利潤,派很多人來這裏為政府采珠,潛水者在二十天內采集了七千六百萬隻珍珠貝。”對於這些一般人難以記住的數字,尼莫船長總是如數家珍。[4]
“這麽多隻!”我問,“那些辛苦的采珠人應該能得到不少報酬吧?”
“正相反,教授先生,這些采珠人的報酬少得可憐,他們每周隻能掙到一美元。”
“就這麽點兒錢?可憐的人們,那些雇傭他們采集珍珠貝的人都發財了,可這些可憐的采珠人卻沒有賺到錢!真是一個不公正的世界!”我憤怒地說道。[5]
“沒錯!我們往前行駛,如果能碰到提前來采集珍珠的采珠人,我們就可以觀察他們是怎麽幹活的。”尼莫船長一邊指揮著助手朝錫蘭島的方向開進,一邊向我解釋著采珠人的日常生活場景。
這時,他想到了什麽,問道:“阿洛納克斯先生,您不怕鯊魚吧?”
“鯊魚?采珠場有鯊魚嗎?”我驚叫。
“到底怕不怕?”尼莫船長又問了一遍。
“說實在的,船長,我跟鯊魚並不熟。”我尷尬地笑了。
“我們這些人對鯊魚司空見慣了。您見得多了就會熟悉的。放心吧,我們會帶武器,運氣好的話,我們甚至可以順手打到一條鯊魚。”[6]
說起這一切,尼莫船長語氣很從容,好像打到一條鯊魚是家常便飯。說完,尼莫船長離開了客廳。我摸摸額頭,擦掉額頭上滲出的幾滴冷汗。
沒過多久,康賽爾和尼德走了進來,他們看起來非常開心,大概是因為尼莫船長也邀請了他們一起去參觀采珠場,但很顯然,他們還不知道會有鯊魚在采珠場等著我們。
對於采珠的事情,康賽爾顯得興致勃勃,這並沒有讓我感到意外,康賽爾一直是一個好學的人。讓我沒想到的是,尼德對采珠的事也很感興趣。
尼德若有所思地說道:“在參觀采珠場之前,我們最好是先了解一下,先生,您能告訴我珍珠是什麽嗎?”
我思考著怎麽回答他:“對不同的人來說,珍珠有不一樣的含義。對詩人來說,珍珠是大海流下的眼淚;對於東方人來說,珍珠是凝固了的露珠;對於女人來說,珍珠是一件晶瑩剔透的首飾,它光彩奪目;對於化學家來說,珍珠是磷酸鹽和石灰碳酸鹽的混合物;對於博物學家來說,珍珠隻不過是雙殼類軟體動物分泌螺鈿質器官的一種病態分泌物。”[7]
我用這樣的語言回答著他的問題,但我心裏想,他們根本不知道會遇到鯊魚的事,知道的話尼德就不會這麽淡定了,他一定會暴跳如雷。我沒把這件事告訴他們。
夜色已深,我很早就躺下了,但卻在夢裏遇到了鯊魚,長著大嘴的鯊魚遊到我身邊,張開血盆大口,露出了潔白的牙齒。我從夢中驚醒,在黑暗中坐到了椅子上。[8]
剛剛到淩晨四點,尼莫船長的助手就通知我們:要出發了,尼莫船長正在客廳等待。穿好衣服來到客廳,船長領著我走到通往平台的中央樓梯。尼德和康賽爾已經在小艇上等著我們了。
天還沒亮,大塊的黑色雲彩背後,有點點星光閃現出來。[9]我的心裏有些沉重的感覺,在微弱的星光照射下,我的眼睛順著小艇將要駛去的方向,向前看去。
尼莫船長、康賽爾、尼德·蘭德和我,一起坐在小艇後麵。可以看出來,康賽爾和尼德都有些按捺不住的興奮,但我想的是,如果我們被鯊魚咬到,肯定小命不保,昨晚的噩夢時時回**在我的腦中。這是一趟危險的旅途。
小艇向南麵劃去,水手們不緊不慢,我注意到,槳吃水很深,這說明槳手們劃得非常賣力。他們的動作很有節奏,每十秒鍾劃一次,這是軍隊中戰船常用的劃船節奏。[10]將近五點半,晨曦微露,海岸的輪廓依稀可辨。我們到達了離岸邊不遠的采珠場。果然,這裏沒有一條船,也沒有一個采珠人。
半個小時後,太陽出來了。熹微的陽光驅散了黑色的雲彩,光亮慢慢爬上了海麵,我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見陸地了,上麵稀稀拉拉地生長著幾棵樹木。尼莫船長做了個手勢,錨被拋下了水,我們到達了目的地。
水手遞過來三件潛水服,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們把厚重的潛水服穿在身上。康賽爾和尼德已經戴上了金屬頭盔,這時候,我們既聽不到對方說了什麽,也沒辦法主動說話。正在我猶豫要不要把有鯊魚出沒的事情告訴他們時,尼德的手裏舉起了一把大魚叉,那是他在離開鸚鵡螺號之前,放在小艇裏的,這讓我放心了許多,我想,這大概是出於捕鯨人的敏感吧。[11]
一切準備就緒,我們一起跳入水中,跟著尼莫船長,我們經過一個緩坡,消失在水裏。此時,太陽已經從天空中直射入水中,把水底照得足夠光亮,最小的東西都看得見。
一路上,我們看到了許多未曾見過的魚類。海洋那麽大,每種魚類都能在海洋的某個角落找尋到一片屬於自己的棲息之地,它們生活在自己的領地裏,安逸地在海中遊動,覓食,隻要人類不打擾,它們就可以在自己的“家”中舒服地生活。
在這裏,我發現了爪哇鰻,它們長得很像蛇類,細長的身體,肚子上的皮是蒼白色的,太陽照在它們身上,如果不仔細看,會覺得它們是一條正在遊動的發光的線。[12]
大約七點鍾,我們順著海流遊到了珠母沙洲,珠母沙洲是珍珠的重要產地,數以百萬計的珠母在這裏生長和繁殖,出產珍貴的珍珠。不一會兒,尼莫船長突然停了下來,他招呼著我們遊到他的身邊,伸出一隻手指向了水裏的一個亮點。
我以為船長看到了大鯊魚,不由得緊張起來,但仔細看後,我辨認出來,那是一個人,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正在采珠的印度人。這個可憐的采珠人,他沒有等到采珠的季節,就提前趕到了這裏。我注意到,他的小船就在他頭上方幾英尺的地方停泊著。從船上跳入水中,他提著袋子,在水中采集牡蠣。在水中待不了多久,他就遊回到水麵,將袋子裏的牡蠣倒進船裏,然後又潛入到海水中,把摸到的牡蠣放入袋子。[13]如此重複幾次,他在水中的時間,每次隻有三十秒鍾。[14]
看得出來他是個“老手”——動作熟練又認真,工作起來有條不紊,好像沒有什麽東西可以打擾到他。當然,他也沒有發現我們。
我直勾勾地盯著他,在確認他的周圍沒有危險時,意外卻突然發生了。隻見這位采珠人停頓了一下,然後受到驚嚇似的從海中起身,猛地往上衝到了海麵上。[15]
一個巨大的黑影在采珠人旁邊出現,那是一條體形巨大的鯊魚,它直直地朝采珠人衝過去。為了躲避這條凶猛的鯊魚,采珠人沉入了水下。
看到這個令人恐怖的場景,我嚇得一動不動,連說話的勇氣都沒有了。
凶猛的鯊魚甩動著它有力的尾鰭,然後掉轉頭來,轉眼間,翻了個身,它張開了嘴巴,眼看采珠人馬上要被鯊魚吞入腹中。[16]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身旁的尼莫船長站了起來。我至今都記得尼莫船長英姿勃發的樣子,他手握匕首,徑直朝著那個龐然大物直撲過去,準備與它展開近身肉搏。這時,正準備咬住采珠人的鯊魚也注意到了來勢洶洶的尼莫船長,它晃動著身體,快速地朝船長遊來。鯊魚撲過去,就在要咬住船長的絲毫之間,尼莫船長敏捷地往邊上一閃,靈巧地躲開了。大家都注意到,在躲開鯊魚的瞬間,他將匕首直接插入鯊魚的腹部。這場激烈的人鯊大戰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匕首並沒有插入鯊魚的心髒,當鯊魚轉身回來時,鮮血從它的腹部噴湧而出,海水都被染成了紅色。它怒吼著,瘋狂地攪動海水,衝過去,把船長壓倒在身下。[17]我本想跑過去幫助尼莫船長,但我被麵前的景象震懾住了,一動都不敢動。
這時候,尼德準備好了,正當鯊魚張著血盆大口準備撕咬船長的時候,尼德手握捕鯨叉,如閃電般急速衝向鯊魚。身為出色的捕鯨手,尼德果然名不虛傳,他一擊即中,直接將魚叉插入了鯊魚的要害,海水中的紅色更深了,鯊魚在海中掙紮了一會兒,開始抽搐,掀起的波浪把我們都掀翻了。過了好一會兒,它才完全死去。
在這樣的危急時刻,船長救了可憐的采珠人,而勇敢的尼德又救出了船長。幸運的是,大家都沒受傷。[18]
我們跟著尼莫船長來到采珠人身旁。當已經被嚇暈了的采珠人睜開眼睛,我們從他的眼睛裏看到了恐懼,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倒映在他眼珠中的四個奇怪的腦袋——穿著潛水服的腦袋。沒有說任何話,尼莫船長從衣服口袋裏掏出一小袋珍珠放到了他的手裏。采珠人顫抖著雙手接了過去,他的眼神裏閃過了一絲好奇和感恩,無疑,對他來說,這一小袋珍珠就是他的救命錢,而我們,好像從天而降的神仙一樣。
不一會兒,我們遊回到了鸚鵡螺號上。
“謝謝,尼德師傅。”尼莫船長一邊脫著潛水服,一邊用真摯的語氣對尼德說。
“不客氣,這算是我對您的報答。”尼德的嘴角露出一絲微笑,點點頭說道。
閱讀賞析
本章主要講述了尼莫船長帶著教授等人參觀采珠場的故事。作者在開篇就鋪墊了采珠行動十分辛苦和危險,行文中又不斷埋下此行會遭遇鯊魚攻擊的伏筆。
在非采珠季節的采珠場,他們果然見到了一個前來采珠的印度人,他辛苦勞作卻差點兒被鯊魚吞入腹中,好在尼莫船長和捕鯨高手尼德接連上陣,最終殺死了鯊魚。
本章裏,尼莫船長一反對人類憎惡的態度,在看到采珠人遇到危險時第一時間挺身而出,這說明他並非像自己說的那樣冷酷無情,反而十分善良並同情勞苦大眾。作者對尼莫船長的刻畫從來不是刻板的,他集各種性格特質於一身,有血有肉,個性十足。
閱讀延伸
1.你如何總結尼莫船長的性格特征?
2.請你分析一下,為什麽阿洛納克斯教授一直不告知他的同伴,他們此行可能遭遇鯊魚呢?
[1] 景物描寫、對比 使用對比手法突出“奶海”的耀眼與獨特。
[2] 比喻 聯係上下文可知,作者選擇“珍珠”作為喻體,十分恰當。
[3] 伏筆 很明顯他們會遇到采珠人,這是一處伏筆。
[4] 前後照應 照應前文中教授將尼莫船長視作“百科全書”的說法。
[5] 對話 這段對話表達了阿洛納克斯教授疾惡如仇的性格特征。
[6] 對話、伏筆 尼莫船長隻要觀察一下阿洛納克斯教授的反應就知道他害怕鯊魚,還故意追問這個問題,這其實不是為了嘲笑教授的膽小,恰恰相反,是為了安撫教授,也暗含一點兒揶揄的成分。當然,這段話最重要的意義是為了鯊魚的出現埋下伏筆。
[7] 語言描寫 教授關於珍珠的回答暗含作者兩個用意:一是表達教授的博學多才,二是闡述教授對待生命的價值觀,珍珠在他眼中隻是一種病態分泌物,但是很多采珠人卻為此丟掉了性命。
[8] 渲染 用夢境渲染恐怖氣氛,暗示此次冒險將遭到鯊魚的攻擊。
[9] 景物描寫 黑色雲朵渲染了今日之行有烏雲籠罩的不安氣氛,但是黑暗中又閃現點點星光,說明黑暗總會過去。
[10] 細節描寫 作者將船員們劃船動作的細節描寫融入場麵描寫,暗示了尼德船長和船員的來曆與軍隊脫不開關係。
[11] 心理描寫、鋪墊 關於即將遭遇鯊魚的伏筆已有幾處,此處的伏筆不免讓我們猜測,捕鯨大王終於要一展身手了。
[12] 景物描寫、比喻 前一句運用比喻手法便於讀者了解爪哇鰻的特點,後一句暗示了水下暗藏許多不易察覺的危險。
[13] 細節描寫 對采珠人采珠動作的細節描寫,加深了讀者的印象,讓人不自覺對可憐的采珠人產生同情。
[14] 前後照應 照應前文中尼莫船長提到的采珠人每次在水中隻能憋氣三十秒。
[15] 動作描寫 采珠人是發現了教授等人,還是發現了鯊魚?
[16] 動作描寫 一係列動作描寫營造了千鈞一發的緊張氣氛。
[17] 場麵描寫 作者一氣嗬成,將尼莫船長與鯊魚的戰鬥場麵描寫得驚心動魄,扣人心弦,整個過程險象環生。
[18] 敘述 前文對於鯊魚的出現埋下了很多伏筆,沒想到最後的過程是鯊魚先攻擊采珠人,轉而攻擊尼莫船長,最後是英勇的“捕鯨大王”尼德將鯊魚刺死。作者將遭遇鯊魚並與之搏鬥的過程寫得一環扣一環,十分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