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思考

尼莫船長仿佛無所不能,他居然發現了一條不為人知的海底隧道,這條隧道讓鸚鵡螺號從紅海直抵地中海。

閱讀批注

伴隨著這場驚險的人鯊大戰,我們結束了采珠場的參觀。1月29日,我們離開了錫蘭島。接下來,鸚鵡螺號朝著波斯灣駛去。

我們的船一直在紅海上航行,直到2月9日,鸚鵡螺號從海水中浮出海平麵,這裏是整個紅海最寬闊的部分。陽光照在遼闊的海麵上,海水呈現出多種顏色交疊的神奇景象。

這一天,在平台上,尼莫船長問我:“教授先生,您覺得鸚鵡螺號怎麽樣?”

“非常出色!構造極其精妙!很難想象這是一艘利用現代技術造出來的潛艇,我甚至覺得它應該屬於未來!”[1]

“是的,先生。我們的船設計巧妙、堅固,它不畏風暴、無可匹敵,現在航行在紅海上,它既不怕紅海的強風暴雨,也不怕海底的暗流湧動。”

“確實,這一段時間的航行,我們親身感受到了它的偉大之處。每次,我們都靠著它精巧的設計化險為夷。”我頓了一下說道,“但是,行駛在紅海上,我還是有點兒擔心,因為紅海被列為地球上最可怕的海域之一。”[2]

“沒錯,不過我們很快就能駛出紅海了。到後天,我們就能抵達地中海。”

“地中海!後天?”我驚訝地喊道。

“是的,是什麽讓您如此吃驚?”

“如果不走蘇伊士運河,從我們現在的位置出發,要去往地中海,必須要先經過非洲南邊的好望角,然後繞過非洲一圈,再快的船也不可能後天到達!”

尼莫船長哈哈大笑起來,他說:“沒錯,我們不走蘇伊士運河,可是誰告訴您要繞過非洲去往地中海的,教授先生?”我看到尼莫船長的嘴角閃過一絲得意的微笑。

“如果不走蘇伊士運河,除非鸚鵡螺號長了輪子,可以從地麵上開過去。其他的辦法,我實在想不出。”

“我們可以從地底下穿過去,阿洛納克斯先生。”

“地底下?”

“當然。”尼莫船長語氣平穩地回答:“人們在地球表麵修建的工程,大自然早就在地底下完成了。沒錯,我們可以從地底下的通道中過去。”

“什麽!難道地底下還有通道?”我越發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的,地底下有一條地道,我稱它為阿拉伯海底隧道。它與蘇伊士運河是平行的,從蘇伊士下麵通往地中海。”尼莫船長用最平靜的語氣說著讓我最震驚的話,他講著阿拉伯海底隧道的樣子,我的腦海中想象出一幅海底隧道的景象。[3]

“可您是怎樣發現這條海底通道的呢?”

我好奇地問道。

“那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尼莫船長對我說,“之前的時候,我在蘇伊士運河附近打了不少魚,把魚撈上來後,我在魚尾巴上扣上銅圈,然後把魚放回到海裏。幾個月之後,在地中海,我又撈到了這些魚。所以我確定,這兩片海域是相通的。”[4]

“船長,您說的話我認為句句都是實話,但我的耳朵卻一直在抗拒它們!”我說出了自己的心裏話。

“沒關係,教授先生,我們很快就會穿過阿拉伯隧道了!”

當我把和船長的談話告訴康賽爾和尼德後,他們都麵帶奇怪的表情看著我。尼德把他的嘲諷直接寫到了臉上:“海底隧道?連接著兩片海?您也信?肯定是騙人的。”我猜得沒錯,尼德肯定不相信這是真的。一個從陸地上走來的人,怎麽能輕易相信海洋展現給我們的秘密?

第二天,天氣被迷霧籠罩,偶爾有幾隻汽船從遠方駛來,鸚鵡螺號會潛入水中航行。當它駛出水麵時,我們坐在平台上,看著海麵上恢複了以往的平靜,海洋的東岸在濕蒙蒙的霧氣中時隱時現,模糊一團。[5]

正在我們東拉西扯地閑聊的時候,尼德突然用手指著遠方說道:“教授先生,您看到那邊有什麽東西了嗎?”

這樣霧氣蒙蒙的天氣中,很難看清遠處的物體。我使勁看了一下,沒有看到任何東西,隻能攤攤手回答道:“沒有,尼德。我視力不像您那麽好。”

“您再好好看看,就在右前方,好像是一隻黑色的長方形物體。”

“沒錯,確實是,不會是另外一條鸚鵡螺號吧?”康賽爾說。

“不是的。”加拿大人回答,“如果我沒弄錯的話,那應該是一條海底動物。不過很奇怪,它不像是鯨魚。”[6]

“不會是一條美人魚吧?”康賽爾激動地說,好像發現了什麽了不得的大事。

我的腦中閃過了種種關於美人魚的傳說,人們時常想象出一種人麵魚尾的怪物,表達自己對美好生活的想象。

但這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人麵魚尾的怪物。“世界上沒有美人魚,”我以科學家的權威口吻說道,“這應該是一種非常稀奇的動物,儒艮。”

“人魚目,魚形類,哺乳綱,脊椎動物門。”康賽爾表示讚同地點點頭,如數家珍地補充道。

身旁的尼德則一直注視著那東西,眼中閃出貪婪的光,我們都知道,他又有了捕獵的念頭,我們看著他手拿著捕鯨叉,站在平台上,那樣子,好像隨時要跳入海中,尋找時機與它搏鬥。[7]

“教授先生!”尼德顫抖地說道,“我從來沒有打過這玩意兒。”

不知道在什麽時候,尼莫船長出現在我們身邊,他看到了儒艮,明白了尼德的想法,笑著對他說:“尼德師傅,您是不是手癢了?加油吧,捕捉到它。儒艮的肉可是非常棒的美食,如果你能捕到它,我們的餐桌上就有美味了!”

船長向船員們做了個手勢,這個時候,鸚鵡螺號的七名船員麵無表情地登上了平台。他們手中都拿著魚叉和釣竿。小艇放到了海裏,我們登上小艇,劃槳者坐在小艇周邊,尼德、康賽爾還有我坐在後麵。

我們開啟了捕捉儒艮的旅程。[8]我看著站在鸚鵡螺號平台上的尼莫船長,大聲問道:“您不來嗎?”

“不了,祝你們打獵愉快。”

小艇離開了大船,六位劃槳手整齊地劃動,小艇疾馳著向儒艮駛去,尼德站在船頭,手握魚叉,隨時準備給它致命一擊。此時,儒艮正在不遠處遊來遊去,它似乎沒有意識到危險的來臨。這是一隻至少有七米長的儒艮,它體形龐大,但因為沒有任何攻擊力,所以我們並不怕它。

在離儒艮五六米遠的時候,所有的槳都停了下來。看準時機,尼德伸展開雙臂,舉起魚叉,用力地向儒艮擲過去。

隻聽見“嗖”的一聲,儒艮突然消失不見了,尼德使勁扔出去的魚叉可能隻是打了水漂。[9]

“真是見鬼了。”尼德好像不相信自己會失手,憤怒地喊道,“我竟然沒有打中它!”

“不,打中了!”這時,我發現海中漂起了一絲血跡,我跟尼德說,“這動物受傷了,你看,它流出了血,隻不過,你的魚叉掉下去了。”

“啊!我的魚叉!我的魚叉!”尼德·蘭德大驚失色地喊道。沒有了魚叉,再厲害的捕鯨人也無計可施。

水手們跳入海中,幫忙把尼德的捕鯨叉撈了起來。小艇開始追逐那頭受傷的儒艮。

儒艮不時潛出海麵呼吸,雖然身負重傷,但這隻儒艮的速度絲毫沒受影響,它像一隻快艇,在海麵上飛馳。小艇拚命地追逐著它,正以為要追不上它的時候,這隻儒艮起了報複的念頭。它潛入水底,消失不見了,不一會兒,儒艮從水中衝了出來,它用寬大的鼻孔吸了口氣,看起來它的怒氣已經到達了頂點,然後它一頭撞向了小艇。[10]

好在駕駛小艇的水手都很機靈,在他們的操作下,小艇靈活地躲開了撞擊。而站立在船頭的尼德緊緊抓住艇艏,另一隻手拿著魚叉向儒艮戳去,揚起的手臂帶來了巨大的力量,魚叉直接刺中了儒艮的心髒。

勝利而歸!這隻儒艮足足有五噸重,當天的午餐,廚師特意烹製了這道菜,我覺得它比牛肉還好吃。

吃完了味道鮮美的儒艮肉,我們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要穿越海底隧道了。

我來到駕駛室,看著尼莫船長親自駕駛潛艇。我們馬上要下潛了,等到了地中海,我們才會重新回到海麵上。

我像一個用心學習駕駛技術的學生,認真地看著尼莫船長在駕駛室裏操作,不願意漏掉每個細節。

沒過多久,一條幽深又漆黑的寬闊長廊在我們麵前出現,那就是海底隧道了吧!尼莫船長駕駛著鸚鵡螺號大膽地開了進去。潛艇兩側響起了“沙沙”的聲音,這是一種不同尋常的噪音,我從來沒有聽到過。

尼莫船長解釋說,那是紅海的海水順著傾斜的坡道流入地中海所發出的聲響,鸚鵡螺號穿梭在地下通道中,在通道狹窄的石壁上,我看到了一束束光在鸚鵡螺號周邊閃過,它速度極快,像一支離弦的箭。這樣的速度讓我的心髒怦怦直跳。[11]

這真是一趟奇妙的旅行,我覺得自己被放入了萬花筒中,在五光十色的世界裏穿行。

到了十點三十五分,尼莫船長放下手中的舵,向我回過身來,他的額頭上滲出了汗水。[12]

“我們到地中海了。”他對我說,臉上閃過一絲得意的笑容。

他有足夠的理由得意!僅僅用了不到二十分鍾,鸚鵡螺號就通過了海底隧道,從紅海駛到了地中海,這比船駛過蘇伊士運河的速度還要快!

第二天是2月12日,拂曉時分,迎著早上清新的陽光,鸚鵡螺號又浮上了水麵。我急忙衝向平台,想第一個呼吸到地中海清新的空氣。

不一會兒,尼德和康賽爾也來到了平台上,他們完全沒有留意昨天晚上鸚鵡螺號的壯舉,而是在房間裏安安穩穩地睡了一覺。

尼德口中帶著嘲諷的語氣,問道:“教授先生,地中海在哪兒呢?”

“尼德老弟,我們的腳下就是地中海啊。”我聳了聳肩,也用嘲諷的語氣回答。[13]

“什麽,就昨天一晚上?這麽快?”康賽爾簡直不敢相信我說的話。

“不,不是一夜之間,我們隻用了二十分鍾。”

“我還是不能相信!為了從紅海航行到地中海,人們花費那麽大的力氣修了蘇伊士運河,沒想到鸚鵡螺號卻找到了一條捷徑!”尼德讚歎道。[14]

可是,接下來尼德要說的事,卻是我沒有想到的。

“我們現在在地中海了,就在歐洲,趁這個怪船長沒有把他的船開到南極去之前,我們要逃離鸚鵡螺號。”尼德小聲地說。

聽到尼德這麽說,我有點兒五味雜陳,老實講,我並不是很想離開,當然,我也不能阻止他尋找自由。[15]“尼德老弟,”我直言不諱地問道,“請您告訴我,您厭煩了鸚鵡螺號的生活了嗎?”

“坦白地講,我並不後悔跟著鸚鵡螺號一起在海底旅行,見到了那麽多壯觀的景象。”隨後他話鋒一轉,“不過,我們已經旅行了這麽長時間,不可能一輩子都待在船上,現在,旅行結束了。”

我明白他的想法,點點頭,回答他:“相信我,旅行會結束的,尼德。”

“對,先生。”我忠實的朋友康賽爾在一旁答道。

“鸚鵡螺號就在離歐洲海岸不遠的地方,我們完全可以逃離鸚鵡螺號。”尼德仍然在堅持自己的想法,我承認自己無法說服他了。

“理論上講確實是可以的,不過,尼莫船長肯定不會給我們小艇,您打算遊過去嗎?”

“完全可以!當鸚鵡螺號離海岸足夠近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遊過去。如果太遠的話,那就算了。”尼德認真地說道,“還有,我提醒你們,我的朋友,我們很可能隻有這一次逃離的機會了。”[16]

我點點頭,不得不承認,他說的是正確的。

不過,在我們策劃要逃走的時候,我發現,尼莫船長也存著戒心,在地中海上,他總是保持在水下,或者在離海岸很遠的地方行駛。

閱讀賞析

本章裏,鸚鵡螺號來到紅海海域,捕鯨高手尼德不僅能獵殺鯨魚,獵殺別的大型海洋生物也不在話下,他和船員們一起獵殺了一條非常稀有的海洋生物——儒艮。本書裏不乏獵殺海洋動物的細節描寫,這在19世紀中葉的歐洲幾乎是天經地義的行為,甚至代表著榮譽。

眾人飽餐一頓後,尼莫船長準備從紅海穿越到地中海。是的,原本從紅海到地中海,必經蘇伊士運河,但是尼莫船長找到了一條從紅海直抵地中海的海底隧道——阿拉伯隧道。作者凡爾納為我們創造了一個仿佛穿越時空一般的奇觀,從紅海“穿越”到地中海僅用二十分鍾。這也讓書裏的主人公阿洛納克斯教授忍不住連連驚歎!

如夢幻一般抵達地中海後,睡醒後的尼德完全不敢相信他們已經身處地中海,但是他很快就意識到,他們到達歐洲了,他的逃跑計劃可以實施了。

閱讀延伸

1.尼莫船長是如何確認海底隧道的存在的?

2.行文至此,你認為尼德會帶領教授和仆人成功逃離鸚鵡螺號嗎?

[1] 語言描寫 這艘潛艇的確屬於未來。作者通過這樣的表述給讀者以無限期待和暢想,這就是科幻小說的獨特魅力。

[2] 對話、鋪墊 別忘了,鸚鵡螺號也曾因暴風雨失去過一名船員。這段對話其實是為抵達地中海做鋪墊。

[3] 想象 這裏的寫作技巧是想象?是的,因為現實世界並不存在這樣一條阿拉伯海底隧道,我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象力,這條海底隧道太便捷了,它像鸚鵡號潛艇一樣,給人以無限遐想。

[4] 對話 為增加真實性,作者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回答讀者心中的疑問,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5] 景物描寫 時隱時現的霧氣為儒艮的出場渲染了神秘的氣氛。

[6] 對話 尼德不愧是捕鯨高手,視力好,海上狩獵經驗豐富。

[7] 神態描寫、動作描寫 阿洛納克斯教授和仆人康賽爾從生物學上講述儒艮的生物特征和生存現狀,而尼德則躍躍欲試要去獵殺儒艮。不同角色對待不同事物的反應,總是不同的,對作者來說能表達多種價值觀,亦能反應人物性格。

[8] 敘述 即便儒艮十分稀有,但是在作者所處的那個人類熱衷於冒險的年代,人們還缺乏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所以,眾人理所當然地要去獵殺儒艮。

[9] 動作描寫 尼德的動作簡潔流暢,十分精準有力,不過這隻儒艮躲避危機的動作也十分流暢。

[10] 場麵描寫 作者將眾人追逐受傷的儒艮的過程描寫得一波三折,險象環生。

[11] 動態描寫 動態描寫法,是指記敘文中對人物、景物作運動狀態的描摹狀寫。這裏繪聲、繪色、繪形地將動態的鸚鵡螺號穿越隧道的過程,描寫得壯觀且氣勢十足。

[12] 肖像描寫 肖像描寫指的是描繪人物的麵貌特征,包括人物的身材、相貌、服飾、打扮以及表情、儀態、習慣性特點,等等。作者描寫尼莫船長額頭上的汗水是為了說明,哪怕是航海經驗豐富的尼莫船長親自駕駛鸚鵡螺號穿越海底隧道,也不是一件易事。

[13] 對話 尼德的話裏充滿了嘲諷和不屑,卻從側麵再次說明鸚鵡螺號穿越海底隧道的行為是多麽不可思議。

[14] 語言描寫 尼德的讚歎之語更增添了鸚鵡螺號穿越隧道進入地中海是一項壯舉。

[15] 心理描寫 作者披露了阿洛納克斯教授與尼德對逃跑計劃的不同想法。

[16] 對話 通過以上對話不難看出尼德並非有勇無謀,而且他從沒有放棄逃離鸚鵡螺號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