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思考

一顆子彈的出現打破了島上的寧靜,子彈是現代文明的產物,有子彈出現,說明島上有人居住或是有人經過此地,如果老天眷顧,大家很有可能提前結束島上生活,回到祖國懷抱,所以無論如何,居民們必須查明真相……

閱讀批注

日子一天天過去,從他們乘坐氫氣球來到這個島上到現在,已經整整七個月了。從剛到林肯島,他們就在尋找生活在島上的居民,四處尋找,始終沒有發現人的痕跡,他們也一直以為島上沒有人居住。

可是現在,一顆小小的子彈,推翻了這個結論。

的確如此,子彈是從槍裏射出來的,除了人類,誰還會使用槍呢?沒有別的生物了,隻有人類才會使用![1]所以當彭克羅夫把子彈取出來放到桌子上時,同伴們都看傻了,他們瞪大了眼睛,盯著這顆子彈,一句話也說不出來。[2]

“你從陷阱裏抓到的那隻野豬,有幾個月大了?”史密斯拿起子彈,問彭克羅夫。

“最多三個月大。”彭克羅夫回答。

“確定嗎?”

“當然,它看著就不大!”

“這麽說,三個月內,一定有人來過這個島!”史密斯說出了他的結論,“甚至有可能現在就生活在這個島上。”

“真是活見鬼!怎麽可能。”彭克羅夫說出了自己的疑問,“如果有人生活在島上,怎麽可能連一點兒蹤跡都沒留下?”

“那隻能說明這個人留在島上的時間並不長,或者是僅僅經過此地。”

無論如何,對林肯島上的五個居民來說,出現了一顆子彈,真的是一件天大的事。彭克羅夫提議造一艘小船,這樣更方便他們出去搜查。聽了彭克羅夫的建議,史密斯點了點頭:“您說得對,彭克羅夫。”沉吟一會兒,史密斯繼續說道,“不過,造船很費時間,至少得花上一個月,我們不能再等了。”

“是的,不過您說的是一條真正的船。”彭克羅夫說,“我的意思是,我們來造一條普通的小船,它不需要跟狂風巨浪搏擊,隻需要在小島附近航行就可以了。這樣一條小船,五天就能生產出來。”

“用五天的時間就能造一條船?”納布露出了懷疑的眼神。

“是呀,納布,是一種印第安人用的獨木舟。”彭克羅夫解釋說,“用木頭做成的船,我們五天就能完成。”[3]

“很好,五天內完成。”史密斯說道,“就這麽決定了!”

因為那顆子彈,五個人都感覺到了深深的不安,他們決定快速造出這艘獨木舟,對林肯島進行一次仔細的搜查。

五天之後,小船做成了,彭克羅夫沒有吹牛,他用自己的行動兌現了承諾,隻用了五天時間,就用結實的樹皮和柔韌的樹枝做好了一條樹皮船。他們把船抬到沙灘上,彭克羅夫驕傲地跳上船去,搖起了船槳,一邊搖著一邊叫喊道:“就用這條船,我們可以沿著林肯島旅行了!”

在他的招呼下,大家都坐上了這條獨木舟。彭克羅夫和納布撐著船向水裏走去。天氣很好,海麵上風平浪靜,沒有一點兒波浪,這正是劃船的好時候。在彭克羅夫和納布的劃動下,小船穿過海峽,掠過林肯島南端岬角。然後,彭克羅夫掉轉船頭,又將船劃到河口,沿岸行駛。

在兩支船槳的搖動下,小船毫不費力地行駛著,斯皮萊一隻手拿著鉛筆,一隻手拿著筆記本,在紙上勾勒著海岸的輪廓。其他人則有說有笑地聊著天,雖然在林肯島上已經生活了很久,但對他們來說,這個島嶼仍然是神秘的。[4]

三個小時的時間,小船到達了海角的盡頭。正當它要繞過海角時,哈伯突然站了起來,指著遠處的一個黑點說道:“你們快看!那邊有個什麽東西!”眾人立即抬頭看過去。

記者斯皮萊說,“好像是一隻陷在沙地裏的破船。”

“啊,我看清楚那是什麽東西了!”彭克羅夫站起來喊道。

“到底是什麽?”大家急切地問。

“是桶,一個木桶。”彭克羅夫回答,“裏麵好像裝滿了東西。”

“靠過去!”史密斯大聲說。[5]

彭克羅夫和納布猛劃了幾下,小船靠近了岸邊,船上的人都跳到了沙灘上。彭克羅夫說得對,沙灘上有兩隻木桶,它們有一半埋在沙子中,另一半浮在海麵上。兩隻桶之間還捆綁著一個箱子。

這是一個足足有一米長、零點五米寬的箱子,外麵包著一層厚厚的皮革,一根大大的銅釘釘在箱子上。兩隻大木桶也是密封著的,敲上去,木桶發出空洞的聲音。[6]再仔細查看,彭克羅夫發現木桶漂流上岸的時間並不長,是最近才被衝到沙灘上的。

“箱子裏裝的是什麽呢?”一邊問著,彭克羅夫舉起一塊沉重的石頭,準備把箱子砸爛。可是史密斯叫住了他:“彭克羅夫,我們沒必要用這種手段把箱子弄開。”[7]彭克羅夫放下了手中的石頭。他們想辦法把箱子拉回到了花崗岩宮,找來了工具將它撬開。

一瞬間,所有人都呆住了,刀子、斧頭、錘子、六分儀、槍、照相機、望遠鏡、指南針、餐具、水壺、衣服、書籍……不隻是航海用品,幾乎所有的生活用品應有盡有。[8]

“老天太眷顧我們了!”哈伯高興地喊道,“這真是老天送給我們的禮物呀!”

“可是,這是誰遺棄在這裏的呢?”史密斯自言自語道。

“我敢肯定,箱子的主人和船的主人肯定不是海盜。”哈伯說道。

“除非他們被海盜搶劫了。”彭克羅夫說。

“不太像是被搶劫。”斯皮萊也說道,“可能是一條在美國或歐洲遇到了風暴的小船,被風刮到了這個地方。”

“那為什麽會把照相機也放進去?”彭克羅夫還是心有疑惑。

“我也不太理解。”史密斯說,“把照相機放在箱子裏,太讓人費解了。”

大家又仔細檢查了一下箱子裏的物品,沒有看出任何線索。這些東西是哪裏來的成了發生在他們身上的又一件奇怪的事情。[9]

因為發現了這隻箱子,大家都覺得需要對林肯島進行一次全麵的勘探。[10]

10月30日這天,天空中沒有一片烏雲,是出行的好天氣。一大早,納布和彭克羅夫就把食物和武器都搬到了船上,這些食物足夠他們吃三天的了。三天,是史密斯規定的探險的最長期限。早上六點鍾,五個人跳上了船,托普也跟著上了船,就這樣,小船離開了河岸,向慈悲河口遊去。

過了慈悲河的拐角,河床變寬了,河流向西南方向流去,從船上看去,慈悲河兩岸的風景美不勝收,熬過了寒冬的樹木直立在土地上,枝頭發出了綠芽,散發出了蓬勃的生機。[11]偶爾,小船會停到岸邊,斯皮萊、哈伯和彭克羅夫走到岸上,去尋找一些可能派得上用場的植物,將它們都收集起來放到了船上。哈伯非常高興,因為在植物方麵的廣博知識,他受到大家的讚譽。

在岸邊,斯皮萊費了好大的勁兒捉住兩對鳥兒。這種鳥兒長著細長的嘴,脖頸兒很長,翅膀卻非常短小。哈伯告訴大家,這叫“鵪鶉”,是一種長得很像雞的鳥兒。哈伯還建議,可以飼養他們,作為未來林肯島家禽飼養場的第一批客人。

慈悲河流入森林,小船在慈悲河上浮動。他們見到了森林中有一種高大挺拔的大樹,稀稀拉拉地分布在樹林中。

“那是桉樹!”哈伯大聲喊,“它們可是製作家具的好材料!”[12]

不覺之間,他們已經劃動了很久,潮水已經退去,慈悲河裏的河水也在漸漸變淺。這時,太陽已經掛在了山頭,馬上就要落山了,樹木的影子也變得越來越長。

“要不了一會兒,我們就不得不停下來了。”彭克羅夫說道。

“那我們就停下來吧,彭克羅夫,今天晚上我們就在這裏過夜。”史密斯說道。

此時是下午五點鍾,最後一抹陽光在密集的樹葉之間閃耀,慢慢地隱藏起了它的光芒,黑夜降臨。[13]大家下了船,在一處叢林裏生起了篝火,史密斯和同伴們在大樹之間找到了可以睡覺的地方。這裏非常隱蔽,透過樹木縫隙,隱約可以看見一道瀑布。

他們實在太餓了,風卷殘雲般地吃完了晚飯,然後就等著睡覺了。夜深了,遠處傳來陣陣令人緊張的咆哮聲。納布和彭克羅夫輪流看護熊熊的篝火,不時地往劈啪作響的火堆中添加些柴火。這一夜在平安中度過。第二天清晨五點,大家相繼起床,匆匆吃過早飯後就準備上路了。

在這一天的旅程中,他們看到了猴群。這些猴子好像從沒見過人類,看到五個人後異常驚奇,它們一刻不停地在樹枝間蹦跳著,好像在傳達著見到人類的興奮之情。好在這群猴子沒有流露出對於人類的敵意。

他們小心地繞過猴群,避免不小心惹怒它們,一路上,他們還見到了袋鼠、豚鼠等動物。彭克羅夫難以抑製自己的激動,想開槍打上兩三隻動物。

可是,史密斯跟他說:“現在還不是打獵的時候,我們要小心點兒,不要暴露自己的行蹤。”的確,麵對未知的環境,一切都要小心行事。彭克羅夫放棄了打獵的打算。

不一會兒,一行人突然看見了一條無名小河,河水清澈見底,從不遠處十二米高的山上流下來,形成了一個細小的瀑布。大家商量,決定給小河命名為“瀑布河”。

傍晚時,他們到達了爬蟲角,並且在這裏發現了竹子。有了竹子,就可以編織籃筐、製作手杖和煙杆……另外,他們在爬蟲角上發現了很多洞穴,於是決定當晚就在這裏休息。[14]

可是正當大家想要進入其中一個洞穴時,突然聽見一聲可怕的吼叫。洞口出現了一隻美麗花紋的美洲豹,大家立刻閃到一旁的岩石後躲了起來。這隻美洲豹一邊往前走,一邊四下張望,毛發都豎立了起來,眼睛中射出了攝人心魄的凶光。它聞到了人的氣味,漸漸朝岩石走了過來。[15]

就在這時,斯皮萊從岩石後衝了出去,舉起手中的槍,“砰”的一聲槍響,美洲豹應聲倒地。這簡直是致命一擊![16]

大家朝倒在地上的豹子跑過去,看了一會兒,豹子果然一動不動了,它已經死去了。

“斯皮萊先生,我真佩服您。”哈伯情不自禁地讚美道。

“孩子,你也能做到的。”斯皮萊笑著說,“隻要你把一頭豹子想成一隻兔子,就有勇氣向它開槍。”[17]

豹子死了,他們在岩洞裏點燃了火,這樣就沒有猛獸敢靠近了。

閱讀賞析

本章承接上文,講述了在發現子彈之後居民們展開的一係列探索行動。在前麵的章節中,作者已經對史密斯傾注了不少筆墨,而在本章中,其他人也都各自發揮了所長:比如為了便於巡查勘探小島,彭克羅夫隻用了五天時間就造出了一艘小船,這是屬於水手的獨門本領;哈伯也展示出了他過人的自然科學知識儲備,更讓人驚喜的是,他還能活學活用,看來他正在迅速地成長;最後是斯皮萊趁所有人都沒來得及反應之際,一槍擊斃了正在走向他們的美洲豹,這是屬於戰地記者的“高光時刻”……

絢麗多姿的大自然,迷霧重重的探索旅程,還有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共同組成了一個動人心弦、令人著迷的冒險故事。那麽接下來,順著子彈這條線索,又會有怎樣的故事發生呢?

閱讀延伸

1.為什麽史密斯規定探險的最長期限是三天?

2.講一講居民們發現子彈後都做了什麽,探索的途中有什麽樣的見聞和經曆?

[1] 設問 通過自問自答、明知故問的方式,對“島上有人”這一事實進行了強調,目的是突出事件,引人注意。正確運用設問修辭,能夠加強表達效果,但要注意,運用設問時,所提問題一定是非常重要的,讀者十分關心的,否則就成了故弄玄虛。

[2] 神態描寫 七個月以來,大家在島上沒有發現任何人的痕跡,所以他們一直認定島上無人,而一顆小小的子彈徹底推翻了這一點,從大家震驚到傻眼和失語的神態來看,這件事的確非同小可,震懾力強大。

[3] 對話 彭克羅夫打算用五天時間造一條獨木舟,展現了他作為水手的豐富經驗和敢想敢幹的個性。

[4] 敘述 斯皮萊仍舊保持著良好的職業習慣,邊走邊記錄,其他人有說有笑地聊天,顯然,第一次乘著自己造的小船去探索未知的神秘事物,他們的興奮和好奇超過了緊張和恐懼。

[5] 對話、懸念 眼尖的哈伯發現遠處有個可疑的黑點,感歎號的連續使用反映了大家的激動和急切,“破船”?“木桶”?通過對話製造懸念,吊足讀者胃口。

[6] 想象 這裏的木桶和箱子無疑是作者創造性思維的產物,當我們運用想象力描寫一件事物的時候,可以像畫線句一樣通過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的角度來進行思維加工,讓讀者產生感同身受的體驗。

[7] 對話、對比 作者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刻畫人物形象這件事,此處彭克羅夫的衝動莽撞和史密斯的冷靜理智形成對比,讓我們看到不同個性的人之間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8] 敘述 這段話介紹了箱子裏的物品,可以說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寶箱”,對於流落孤島的幾個人來說,這比一箱子金幣要珍貴得多,夥伴們再一次震驚到失語。

[9] 對話、懸念 居民們積極地討論、猜測,懸疑的氛圍縈繞著大家,也深深地吸引著讀者。

[10] 承上啟下 此處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句,作用是總結上文,引出下文,讓故事的銜接更加自然流暢。

[11] 景物描寫 熬過了寒冬,春天的氣息撲麵而來,一切充滿生機,而大家探索的欲望也在覺醒。景物描寫一般是為渲染氣氛。想必你一定能猜到作者所要傳達的氣氛。

[12] 敘述、語言描寫 這裏突出表現了哈伯對自然科學知識的嫻熟掌握,更難能可貴的是能學以致用:見到“鵪鶉”便建議飼養起來,作為“家禽飼養場的第一批客人”;見到“桉樹”就能想到是“製作家具的好材料”,年少的哈伯正在成長為能力出眾的青年,他的好學和博學很快就會得到智慧化身的史密斯的重視。

[13] 環境描寫、細節描寫 作者抓住陽光在樹葉間輝映閃耀著慢慢隱去光芒的細節,描摹出樹林裏黑夜降臨時的模樣,顯得浪漫又神秘。

[14] 移步換景 隨著觀察點的變換,人走景移,作者正是運用移步換景的手法向我們展示居民們“這一天的旅程”:樹枝間跳躍的猴群,路上的袋鼠、豚鼠,“瀑布河”“爬蟲角”……這些富有特色的景物在讀者的腦海中形成了豐富而生動的畫麵。

[15] 想象、動作、外貌、神態描寫 邊走邊張望的動作,毛發直立的外貌和眼射凶光的神態,加上“聞到了人的氣味”的想象,威風凜凜、令人膽寒的美洲豹形象躍然紙上。

[16] 敘事節奏 正當我們沉浸在對美洲豹的恐懼之中時,斯皮萊突然衝出給了美洲豹致命一擊,故事節奏的突然加快迅速推動了情節的發展,讓敘事效果達到了最佳。

[17] 語言描寫 斯皮萊一句輕描淡寫的戲謔,側麵反映出他的勇敢無畏,這讓我們想起,他可不隻是一個會動筆杆子的記者,他更是一個身經百戰、果敢機智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