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實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偶然的。國民黨對於新文化運動的態度,國民黨對於中國舊文化的態度,都有曆史的背景和理論的根據。根本上國民黨的運動是一種極端的民族主義的運動,自始便含有保守的性質,便含有擁護傳統文化的成分。因為國民黨本身含有這保守性質,故起來了一些保守的理論。這種理論便是後來當國時種種反動行為和反動思想的根據了。
這個解釋並不是詆誣國民黨,也不是菲薄國民黨,隻是敘述一件曆史事實,用來解釋一些現象。這個曆史事實的說明,也許還可以給國民黨中的青年分子一個自覺地糾正這種反動傾向的機會。
本來凡是狹義的民族主義的運動,總含有一點保守性,往往傾向到頌揚固有文化,抵抗外來文化勢力的一條路上去。這是古今中外的一個通例,國民黨自然不是例外。試看拿破侖以後的德國民族運動,普法戰爭以後的法國民族運動,試讀民族國家主義的哲學的創始者菲希脫(Fichte)的《告德國國民書》,便可以明白這個曆史通例。凡受外力壓迫越厲害,則這種擁護舊文化的態度越堅強。例如印度人在英國統治之下,大多數民族主義者都竭力替印度舊宗教舊文化辯護。有時候他們竟故意作違心之論。前年我在康橋大學的世界學生會茶會上談話,指出東方文明的弱點;散會之後,幾個印度學生陪我走回寓,他們都說我的主張不錯,但他們卻不便如此公開主張。我說,“為什麽不說老實話呢?”他們說:“如果今天我們印度學生這樣批評東方文明,明天英國報紙上便要說我們承認英國統治了。”
中國的民族主義的運動所以含有誇大舊文化和反抗新文化的態度,其根本原因也是因為在外力壓迫之下,總有點不甘心承認這種外力背後的文化。這裏麵含有很強的感情作用,故偏向理智的新文化運動往往抵不住這種感情的保守態度。國民黨裏便含有這種根據於民族感情的保守態度,這是不可諱也不必諱的曆史事實。國民黨的力量在此,他的弱點也在此。
(《新文化運動與國民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