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近日主持了一個很有趣的綜藝節目《中國式相親》,其中將中國最奇葩的相親文化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節目的流程與《非誠勿擾》不一樣,既不是男選女,也不是女選男,而是父母替男女嘉賓去選對象,例如男生版的規則是:女生上台後是看不到男生相貌的,隻能根據場上局勢判斷,而在場上選擇對象的是5個男生的父母。男生也有一次選擇機會,如果女生沒有被3個以上男生選中,就會被淘汰。
這樣的節目機製,決定了婚姻的主要決策人是父母,而不是真正需要找對象的人。從中可以淋漓盡致地體現出父母如何去幹預子女的自由選擇,以及父母的“三觀”與子女的“三觀”有多麽大的差距。
節目集中體現出了“積極參政議政”的中國式父母的擇偶觀,各種滑稽情況層出不窮,向全國人民展示了上海人民公園相親角的風貌。
有的父母找兒媳婦,就像舊社會人家在找老媽子,對女方的唯一要求就是能幹活。
有的父母對長得好看的女性天生反感,覺得她們是“妖豔賤貨”,會把自己的兒子帶壞,強烈要求要給兒子找一個長相踏實的。
有的父母則是中醫附體,要求女生一定不能手涼,因為在他們看來手涼代表著宮寒,可能對未來的生育有不良影響。
有的父母則理直氣壯地堅稱20歲的男人是期貨,30歲的男人是現貨,40歲的男人是搶手貨,質問女嘉賓20年後如何把握自己的老公。
節目中,隻要有年齡超過30歲的女嘉賓上台,等待她的就是喪心病狂、慘無人道、慘絕人寰的滅燈,基本無一例外。
女性真的過了20歲就在貶值嗎?過了30歲就無人問津了嗎?
我在“喜馬拉雅”APP開設的欄目中有一位聽眾也曾向我提過這個問題。她今年28歲了,老家是河南農村的,眼看要過春節了,她正發愁要不要回家。因為她24歲來北京工作之後,每年回家過年,她父母就要給她安排相親,最多一次見了5個人,所以她現在非常抗拒回家。但是她父母非常著急,因為在她母親看來,如果一個女人快30歲了,還沒有嫁出去、還沒有對象的話,這一輩子就沒有人要了。
女人超過30歲,就真的找不到另一半了嗎?
很顯然,事實的真相完全不是這樣,把找不到對象這種事情讓年齡背鍋,完全忽略了找對象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選擇問題。
首先,所謂“女人貶值,男人升值”這個觀點的內在邏輯,就沒有把女人當作正常人,更沒有把男人當作正常人來對待。
這個觀點把女性物化成了一種商品,而將男性簡化成了這種商品的購買者。既然是商品,當然是有保質期的,自然產生了時間越長,價格越低的邏輯。
而現代婚姻,是尋找“家庭無限公司”合夥人的過程,顯然是一個複雜的選擇過程,遠遠比我們之前了解的物化女性的“商品購買”要複雜得多。
現代婚姻唯一對於年齡的要求可能是婚內生育的需求。而隨著科技的發展,婚姻對於生育年齡的要求也顯著降低。這個時代已經讓我們不需要年輕人在20歲的年紀就必須要完成結婚生子的任務,而我們可以將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到自身、投入到改變行業與世界中。對於一個傑出女性,“生育”作為這個女性婚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不再能夠約束她們了。
剝離生育的婚姻,漸漸也變得更加純粹。婚姻是組成“家庭無限公司”,這就意味著,我們隻能選擇一個合夥人,自此之後,利潤共分,風險共擔,並且無限承擔,絕不存在有限承擔的可能性。同時,一旦這位唯一的合夥人要求離職,公司立刻解散,但是公司所相伴的債務與責任,卻永遠須要繼續承擔,絕無因離婚而可以免除的可能性。
這可能是人類曆史上發明的最變態的合夥人製度了。
而我們將如何去選擇我們的合夥人呢?
從這個角度來說,無論男女,他們的競爭力標準都是一樣的,我們經常談的“外貌協會”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核心的能力,終究是一個人的職業能力發展曲線。
這條職業能力發展曲線,與你的性別、國籍、種族、顏值、年齡都沒有必然的關係。一個正常人,無論男女,都會選擇對自身“經濟結盟”有利、對人生路線發展有幫助的人生合夥人,而這恰恰與年齡沒有關係。
我的人生可以沒有你,但是有了你卻會變得更好;你的人生也可以沒有我,但有了我也會讓你變得更好。於是,自由選擇,我們決定在一起。
這可能是我知道的,最浪漫的戀愛理由。
這其中的代表,便是王思聰的前女友雪梨。雪梨在認識首富之子王思聰之前,就是新浪微博上擁有百萬粉絲的KOL(Key Opinion Leader,即意見領袖),通過新浪微博銷售經營屬於自己的淘寶店鋪,每年的銷售額上億。她是阿裏巴巴“淘寶網紅”戰略的典型代表,早已實現了財富自由。
與王思聰在一起,雪梨得到了王思聰的加持。同時,王思聰也通過雪梨迅速在“網紅圈”建立了自己的聲望,打開了自己的事業圖景。王思聰的事業,無論是“熊貓TV”“Hello女神”“吐槽大會”都極大地依賴於自己在“網紅圈”的聲望。
這可能是我見到的最雙贏的關係。兩個獨立的靈魂,選擇在最好的時間在一起,彼此都給予對方幫助。如果在一起不快樂,我們也可以分開。現在王思聰與雪梨已經分手了,但是他們留給對方的不是傷感,不是遺憾,不是傷害,而是兩個因此更加上升、更加美好的靈魂。
從雪梨的角度,她不會有“女人過了20歲就貶值”的焦慮,因為每一年她都在變得更好,愛情的結合讓她的公司銷售額更高,讓她的事業更大,讓她的影響力成幾何倍數上漲。
不斷自我提升,給了她真正的安全感,而不是虛幻的“早結婚”“早成家”“早生娃”。
如果一個人的人生一直在提升、在成長,那麽她對婚姻,對年齡貶值的恐懼就會大大降低。一個17歲的農村女孩,如果她沒有機會接觸到移動互聯網,如果不接受教育,她就會像同村的很多女孩一樣,不到20歲就結婚生子,從此停留在農村的生活環境中,永遠無法改變。
如果她可以晚幾年結婚,考上不錯的大學,或者通過移動互聯網獲得發展的機會,比如說開一間淘寶店,經營一個公眾號,成為一個“主播網紅”,那麽她的適婚對象就會變成她的大學同學,或是同樣在移動互聯網工作的人。
這時,如果她繼續提升自我,進修、出國、讀MBA,甚至自我創業,這時,她就會接觸到這個世界其他行業更優秀的人,此時,她選擇合夥人的範圍就更加廣闊,視野也更加寬廣。
這個典型的例子告訴我們,無論男女,如果能在10年中不斷提升自己,那麽,她能找到包容她、接受她、欣賞她的人就會遠遠超出她當年20歲時所能接觸到的範圍。
婚姻之所以能讓你更幸福,歸根結底是因為你全方位地提升了自己,歸根結底是因為你也能為他人帶來更多的交換價值,歸根結底是因為你能讓自己變得更好。
你變得更好,你便值得更好。
互聯網時代的婚姻,將不再是簡單的“傳宗接代”“搭夥過日子”,而是一種經濟結盟。
婚姻是我們選擇人生道路合夥人的方式。這個世界不存在灰姑娘嫁入豪門的故事,因為這個故事從來就沒有存在過,也從來沒有實現過,那種情節永遠隻是一種幻想。豪門不傻,豪門一定會跟豪門結婚,這才是最理性的一種選擇。
想跟豪門結婚,最現實的辦法是把自己變成豪門。
從這個角度來說,當我們真正了解婚姻的真諦,我們會明白任何女性都不會因色相來獲得真正的尊嚴與地位。越早明白這一點,你的婚姻就越容易幸福。
對於普通人來說,最實際最靠譜的行動就是在你的生活範圍內尋找你的人生合夥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婚姻與創業很相似,感覺就是要去尋找那個在現階段與我們最契合最珍惜,而我們也欣賞TA的那個人成為我們的合夥人。
我們在麵對複雜、艱難、充滿風險的未知世界,卻不屈不撓地不斷提升自我、拓寬自我、挑戰自我,就為了等待那個屬於自己的TA.想想,這還是一件蠻酷的事情。
為了等到你,我終將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