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沒聽錯,不結婚不買房不買車!
我做出一個艱難痛苦大膽勇敢裝逼**酷炫的決定,我打算30歲之前,不結婚不買房不買車,就這樣過下去!
這簡直堪比一場真人秀大挑戰。
2000年剛開始的時候,主流媒體搞了個真人秀挑戰賽,主題很有意思,叫作“一周之內,隻用互聯網,你能活下去嗎?”也就是說,一周之內,參賽者隻能使用互聯網去和他人進行協作,看誰最後能堅持下來。
當時互聯網還隻是社會剛剛出現的新興事物,最後堅持下來的那幫人,不得不上網哀求網友幫他們送水買飯,買擦屁股的紙,活得相當艱難。
今天,互聯網的生活方式已經成了全社會的主流。我覺得主流媒體可以招募”90後”參賽者辦一期“一周沒有互聯網,你能活下去嗎?”的真人秀挑戰賽,我估計,這回能撐住的更沒幾個人。
因為對絕大多數”90後”來說,一個小時不回微信不看朋友圈已經是他們忍耐力的極限了。
2017年的今天,我也發起了一個真人秀大挑戰,就是,“在30歲之前,不買房不買車不結婚,能活下去嗎?”
我相信,10年後,"30歲前不買房不買車不結婚,獨立自我”的生活方式,將成為中國年輕人的主流方式生活。
通過與社群聽眾的互動,我漸漸發現,絕大多數同齡人沒法像我一樣發家致富的核心原因,並不是能力的差距,也不是觀念的差距,更不是起點的差距,而是他們在我奮發圖強在互聯網世界裏摸爬滾打練就一顆紅心之時,將99%的時間都用在“買房買車結婚,養房養車養娃”上了。
是的,這就是當代中國青年的一大悲劇。絕大多數人,在20到30歲這段學習力最強、精力最強、魄力最強的10年,並沒有將精力用於個人提升、自我成長,也沒有用於拓寬思維、提升素養,更沒有用於改變行業、改變社會、改變國家,而是迅速妥協找一份得過且過、時間穩定、收入極低的工作,迅速投入到買房、買車、結婚、養房、養車、養娃的傳宗接代大業之中!
因為買房買車結婚,養房養車養娃,他們漸漸喪失了年輕人應該擁有的耐心、決心、好奇心,變得功利、膽怯、平庸,幻想不付出任何努力,就能一夜暴富,解決生活負擔。在節目中,有聽眾抱怨:天天講互聯網有什麽用,我現在養家養娃壓力很大,我就想知道明天早晨大樂透的中獎號碼,就想知道哪隻股票買了明天早晨就能立刻大漲,如果做不到,我就覺得這個節目沒有任何意義。
在我看來,可能適合他們的,隻有搶銀行那樣違法的事情才能迅速達到目的。
都是同齡的大好青年,為什麽他們的思想被束縛到如此地步?前思後想,隻有“傳宗接代”這個傳統價值觀能背這個鍋!
在今天的中國,選擇30歲前不買房不買車不結婚不生娃,確實麵臨著很大的壓力。
我所創辦的“陪我”APP公司裏95%的人都是”90後”員工。這段時間,我的同事們先後進入需要結婚買車買房的時期。我們公司位於北京中關村,而在北京,想依靠自己的奮鬥,在很年輕的時候完成買車買房的夢想幾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我的不少同事都陷入了或多或少的人生迷茫與精神壓力中。
公司同事虛竹,有一位相戀多年的女友,女友家人自兩人交往的第二年開始,便不斷催婚。丈母娘要求結婚之前必須要買一套北京的房子,也必須寫上自己女兒的名字。虛竹傾全家六口之力,也難以負擔。虛竹仔細一算,不僅是北京房款首付,日後月供、結婚生娃、買車養車,也絕對是一筆巨大的開銷,已經遠遠超過虛竹所能承擔的範籌。因此婚期遙遙無期,其與女友的感情也岌岌可危。
公司同事鍾靈,在互聯網公司工作得很開心,但是父母反複催婚,並已經在三線城市的老家幫她買好了房子,希望她迅速回到老家,找一位健康適齡的男士結婚生娃,不要在大城市執迷不悟,摸三搞四,不務正業。這導致鍾靈過年期間都不敢回家,主動向我申請加班。現在她處於“有家不能回,有國不能歸”的狀態。
其實,對於虛竹和鍾靈來說,他們目前的起點已經很不錯了,在我看來,他們的當務之急,是需要利用這20到30歲的黃金10年,提升自己的個人能力,不要將絕大多數的時間放在“傳宗接代”之上。
仔細分析,其實虛竹和鍾靈對結婚生子並沒有非常強烈的短期訴求。我便將我個人不買房不買車不結婚的“獨家生存秘笈”傳授給他們二人。
與父母盡快分居,財務獨立
首先,要與父母盡快分居,一定不能住在一起。對於父母不在北上廣深杭的朋友,希望能盡快來北上廣深杭任何一座城市,與父母進行完全意義上的分離。
同時,要迅速取得經濟獨立,不要從父母處拿一分錢,不要長期依靠父母的接濟生活。絕大多數要我們“適齡而婚”的訴求都來自於父母,因此,我們要想盡辦法降低對於父母的經濟依賴,盡快提升自己在職場中的競爭力。
目前就北京的實際狀況而言,月薪突破1萬便能取得完全性的獨立,這對於一個互聯網從業者來說,進入行業的第3年便是完全可以達到的水平。
因此,我們鼓勵大學生在校期間就可以在互聯網科技公司的相關崗位進行實習,加快自己進入行業的速度,提高自己進入行業的起點,也增加自身在行業的經驗。
物理上與父母分居,經濟上自我獨立後,盡管父母還可以就你不服從他們的要求生活從道義上對你進行譴責,但是無論他們如何譴責,實際上是拿你沒有任何辦法的。他們對你的約束力,就像聯合國對美國的約束力一樣,實際上等於零。如果你像鍾靈一樣不回家,他們連對你嘮叨的機會都沒有。
再堅持幾年,他們便會習慣,以後也不會催你了。
不買房,租房
其次,不要買房,選擇租房。
首先,對於剛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到一線城市買房子確實是一個年化10%-15%的投資機會,但這是一個不適合你參與的投資機會。
一個真正靠譜的買房決定,是需要對於城市建設板塊輪動具有深刻投資理解的人才能夠完全做出的。小白買房,很容易即買即虧。
其次,隻有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具有投資價值,而一線城市房地產基本是一個300萬人民幣以上的投資機會。這個投資機會對於絕大多數的年輕人來說都是一道超綱題,沒有投資的入場券。
其三,對於年輕人來說,年化10%-15%的投資回報率實在是太低了,任何一個在互聯網中關注於自我提升的年輕人,實現年化50%的增長率都是毫不費勁的。因此,我們絲毫不需要為錯過類似的機會而感到惋惜。
最慘的情況就是與父母商量一起買房,還加上雙方父母的投資,最後用六個人的錢買了婚房。婚房從經濟回報比來看一定是非常糟糕的:地理位置偏僻,距離工作地遠,通勤成本巨大。一手房,價格非常貴,買入即是虧損;六個人的錢買房,決策成本巨大,從此兩個人的戀愛變成六個人的戀愛,兩個人的婚姻變成六個人的婚姻;家庭的股東結構變得異常複雜,極容易出現生活的爭端與不滿,退出機製也變得異常困難。
租房的好處顯而易見。
一是成本低,按照房子的實際售價比每月租房成本,就現在北京的情況來看,普遍低於3%,也就是說,一年內,你拿著不到30萬的錢,就可以在北京租到1000萬售價的房子。從這個角度來說,房東承受著巨大的成本虧損。
二是距離近,租房客是“遊牧民族”,可以根據工作地點、工作場所的變化,隨時切換住房地點。節省了大量的通勤時間,極大程度上提高了生活的幸福度。
三是共享經濟,之前租房由於信息不對稱、缺乏房源供給、缺乏對租戶的保護、缺乏行業規則和規範給租戶帶來極大的麻煩。目前因為互聯網共享經濟的發展,類似於“Airbnb"”住百家”等企業的崛起,漸漸為共享租房者提供了非常好的服務。讓租房變得簡單、開心、實惠。
不買車
買車是一個非常糟糕的選擇。
買車的門檻高,目前大城市對於購買汽車的限製門檻都不低。以北京為例,目前搖號買車的概率與中彩票差不多。尤其是大城市擁堵嚴重,停車位緊張,購入汽車之後,其產生的便利性與付出的時間精力成本也完全不成正比。
養車等於養一個小孩,汽車需要車位,需要養護,需要保險,維護汽車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是巨大的。
共享經濟為解決出行問題提供了完美解決方案。首先,我們可以多利用公共交通工具通勤,例如地鐵、公交。成本低且環保。
其次,使用“滴滴打車”“易到用車”這一類型的APP,可以讓我們不擁有任何一輛汽車,便可以享受出行。我自己在“易到用車”的賬戶充值了8萬元,“易到用車”贈送我10萬元的附加值,還包括與此相匹配的兩台樂視電視機。
我經常從中關村到東三環附近辦事,了解北京的人知道,這段路程在高峰期至少要一到兩個小時的通勤時間。依靠共享經濟,我可以在車上工作、開會,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而每個月乘車成本大致在3000元左右,要遠遠優於自己買車和雇司機所帶來的成本。
我是一個北漂,在公司旁邊租了一間房子,每天走路5分鍾就能到公司。我利用共享經濟完成每日的出行,沒有買車,沒有結婚,將絕大多數的時間花在自我提升、公司經營、分享個人的價值觀、改變行業、改變生活、改變世界之上,我感到很幸福。
把青春燃燒給一個偉大的事業,一個波瀾壯闊的事業
才是人生該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