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熟悉我的朋友看來,我身上發生過太多神奇的變化。
22歲的我還是一個普通的留美學生,為了實習、工作辛苦奔波,一年之後,卻依靠投資特斯拉、比特幣與中概股實現近100倍的回報,得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個1000萬。
22歲的我還是一個想在美國注冊公司,卻折騰兩個月都辦不下來、看到報稅表就頭疼的創業小白,經過4年奮鬥,成為將公司發展為用戶近千萬的互聯網科技公司CEO.我也成為馬雲創辦的湖畔大學首期中唯一的”90後”學員。同時,我還登上了《福布斯》雜誌評選的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榜單。
在外人看來,我似乎發生了一些神奇的變化,但是在我看來,我還是當初那個對所有事物都抱有強烈好奇心的“逗逼”,那個對失敗習以為常隻知道努力反複嚐試的“二逼”,那個對反複做自己喜歡的事,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苦逼”罷了。
這些年,除了每天在公司工作12個小時以上,樂此不疲地創業之外,真正變化的是我對財富自由的理解。
而這份對於財富自由的理解,也引領我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1000萬。這不僅實現了我的財富自由,更大程度上實現了我夢寐以求的精神自由。
其實,我們絕大多數人對財富自由的理解,都停留在一個高度一致的定義:一夜暴富。有物質追求的,每天花天酒地,吃喝玩樂;有精神追求的,則是做一個幸福的人,劈柴喂馬,周遊世界。而我這種既有物質追求,也有精神追求的人,則是每天既花天酒地,吃喝玩樂,也劈柴喂馬,周遊世界。
如果沒有一夜暴富這種幸運,我們退而求其次,對財富自由的理解,則是現階段的所有被動收入(投資利潤、獲得的版稅、得到的房租等)大於基本生活開銷,這樣我們雖談不上享受,但至少能每天躺在**不用幹活。
當我開始創業,漸漸接觸到大量早已實現財富自由的人,卻發現他們的生活狀態完全不是想象中那麽悠閑和瀟灑,相反,他們要比我們這些創業的人還要勤奮努力得多。
例如湖畔大學的校長馬雲。每天早晨9點上課,當我們火急火燎地跑進教室,馬雲早就到教室了,而且已經把課都備完了。他講完課的當天晚上,就坐飛機去美國見華爾街的投資人。
在湖畔大學好幾次上課,馬雲老師都是剛處理完集團的事從國外飛回來,連倒時差的時間都沒有留出來。
賓大的榮譽校友巴菲特,更是以勤奮出名。每天工作的時間都在14個小時以上。他今年已經87歲了,仍然工作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第一線,絲毫沒有退休的想法。甚至是2012年4月17日,他在給公司股東的致信中說明自己已經罹患前列腺癌一期,卻仍然表示自己精力十分旺盛,完全能夠勝任工作。
在不分晝夜連玩4天電腦遊戲《文明4》後,頭暈腦漲的我終於發現,如果說,吃喝玩樂,花天酒地之所以對於現在天真的我具有一定程度的吸引力,也是由於我絕大多數時間是在繁忙的工作中度過的。
即便娛樂活動分泌出的多巴胺能使得我快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是我創造性活動(工作)中出現的間歇性行為。也就是說,享受性活動的快樂本質上是不可持續的,而隻有創造性活動的快樂才是可持續的。
這讓我意識到,財富自由也許是一種因財富獨立而產生的精神自由的狀態。這可能與吃喝玩樂、花天酒地的享樂毫無關係,與劈柴喂馬、周遊世界的文藝追求也不相幹。
我漸漸發現了屬於我自己的財富自由的真正定義。
財富自由的定義就是,不需要為金錢做出價值觀的妥協。妥協的種類包括付出時間、付出金錢、付出注意力、付出情感和尊嚴。
首先,我們會發現,財富自由的定義其實相當狹窄。財富自由並不會給我們帶來真正的快樂,因為真正的快樂來自於創造性的行為,例如創業與工作。財富自由能做到的隻是能夠為我們免除人生中因金錢不足而產生的各種麻煩與妥協,因此,財富自由能起到的作用是相當有限的。
這也回答了我們經常會提的傻問題係列之“為什麽有錢人也會不高興”,因為錢並不能帶來心靈上的滿足感和愉悅感。
真正解決“不高興”“不開心”“不爽”的,是通過創造性活動,獲得他人的認可、行業的認可、社會的認可,或者甚至是僅僅來自於自己的認可。
豐厚的財富其實不僅不是萬能的,而且能起到的作用相當有限,如果要持續地獲得快樂與幸福,核心還是要找到自己熱愛的創造性活動,並因此獲得幸福感。
其次,財富自由也僅僅隻能幫助你解決不為金錢妥協的問題。
也許你得為親情妥協,不得不為父母的奇葩想法買單,甚至是他們不合理的請求與想法。比如你父母硬逼著你生小孩,逼著你結婚,這個問題某種程度上來自於他們的固有觀念,幾乎是不可解決的。財富自由也隻能保證你因為財務獨立而不受到他們的控製,但是他們對幸福生活的定義永遠在那裏。
也許你得為權力妥協,不得不為了管轄區域的上級領導的行事作風而買單。比如我們天天在新聞上看到不少早已實現財富自由的巨商富賈因為行賄而被調查,其原因一方麵是沒有管理好個人邊界,但更大程度上往往是因為身在其中身不由己,你即便不送,但攔不住他過來要。
也許你得為愛情妥協,甚至為了愛人許多不合理的思路和想法而買單。比如我見過太多富太太因為開美容院咖啡店而賠錢。他們的另一半往往都是非常優秀的企業家,難道看不出這是個賠錢買賣?相信我,越會賺錢的人越有自尊心,往往很難忍受虧損,哪怕是很少的虧損。這往往都是愛的妥協,架不住愛人喜歡開咖啡店美容院啊。
因此,如果你一直是抱著“實現財富自由便能實現終極幸福,達到快樂巔峰的觀點”(我以前就是這麽淺薄的人)的觀念,也許財富自由會讓你失望了。
但財富自由至少能讓我們不為金錢而做出妥協。
至少,我們可以為自己喜歡的老板、公司而工作,在擇業時,首先考慮工作本身,而無須擔心待遇。至少,我們可以為自己喜歡的事業而工作,而無須擔心事業本身帶來的財務回報並不豐厚。
甚至,你手上的這本書能順利出版,我也要感謝財富自由。其實,我從拿到“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開始,就希望能出一本屬於自己的書。能不能大賣,能不能暢銷,我都不在乎,我就是想出一本屬於自己的書。這可能是我自兒提時代最大的夢想之一。
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這個夢想被耽擱了10年。其實回頭看來,一個重要的客觀原因,還是我之前一直沒有實現財富自由,不得不把更多的事情放在維持生計、個人成長之上,而無法拿出一個整塊的時間,係統性地寫一本自己滿意的書。
而現在的我,至少獲得了部分的時間自由,我可以拿出我自己的時間,專心致誌地做我喜歡的這件事——寫一本屬於我自己的書,而不用患得患失,擔心害怕這本書的前途與銷量。
就算這本集成我的思想的書賣不出去,留給自己,也是一個念想。不是嗎?感謝財富自由,讓我有這麽一個任性的機會。
至少,財富自由可以讓我在互聯網時代成為典型的付費用戶,無論是“王者榮耀”“部落衝突”這類遊戲,還是“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土豆”這類視頻網站。我可以靠付出金錢換到優質的用戶體驗,省下大量的時間。
至少,財富自由可以讓我們在選擇伴侶的時候,更大限度上去思考我是否真正喜歡TA,而無須考慮和TA在一起,我能得到多少好處。當愛情來臨時,我們可以從容地選擇愛情,而麵包,自己買就夠了。
對財富的正確理解,甚至發生在賺到錢之前。而對於財富的錯誤理解,也會讓一個人即便幸運地得到了錢,也會迅速失去它,因為你缺乏駕馭財富的能力。
《財富雜誌》曾登過一篇文章,Why So Many Lottery Winners Go Broke(《為什麽大量的彩票中獎得主最終破產》),裏麵有一個全球性的彩票調查,發現彩票頭獎獲得者80%在40年之內就回到了原狀,這個數據深刻地說明了對財富理解的重要性。
從這個角度來說,財富自由是一種精神理解狀態,其背後有異常複雜的縱深。除了對財富的正確理解,還包括對人類社會的清晰洞察,對行業的深刻理解,對人性的精確體察。
總而言之,財富自由是一種生活方式、精神信仰,是一種值得捍衛的世界觀與價值觀。獲取財富,是對我們信仰的獎賞,而失去財富,是對他人不信仰的懲罰。財富自由體現於一整套觀察、信仰與改造世界的方式。財富自由也是人人皆可享有的權利,不分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國籍與出身。
我們因信仰自由而享受自由,財富是自由價值的一種體現。
財富自由,終歸信仰之人。
我們隻有找到屬於自己的救生筏
在潮汐起伏中順流而下,在海浪翻滾中隨波向前
逐漸奔向美麗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