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古話叫作“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對於投資理財來說,也是如此。從我有限的投資經曆和所知道的投資故事來看,現階段,100萬人民幣是一個門檻,超過100萬,就可以比較從容地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投資增值,不斷向更高的財富水平進階。

對於創業者來說,獲得100萬固然很難,但如何用好這100萬才更需要我們細致思考,謹慎行動。

教育和期權的本質也是杠杆投資

創業的時間越來越長,見到的成功人士越來越多,我發現無論是創業有成就的人,還是大部分的普通人,獲得財富的方式都是一樣的——通過杠杆來實現自己核心個人資產的增值。

通過杠杆增加財富是現在的重要的增值方式,而且未來資金流動性過剩,這種方式將一直存在、一直有效。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也能更深刻地理解教育。教育的本質是作為資產的“人”在不斷升值,所以我們需要通過教育去提升自我價值,因為教育是一種投入,不管是學校、教材、補習班等,都需要自我資本的投入。之前有人做過測算,從一個孩子7歲到大學畢業,一般的教育成本支出在60萬元人民幣左右。而如果投資的這個人獲得成功,之後在一線城市的新興行業工作,可能收回這60萬元僅僅需要3到5年的時間,把時間再拉長一些,得到10倍以上的回報是非常正常的。這種類似投資互聯網企業的教育投資,賭博式的高杠杆投資,就是教育的本質。

期權的本質也是如此。

我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這個互聯網公司可以給我們期權,但是我們在公司工作期間,根本就不需要投資購買,期權就不斷成熟。等員工在這個公司工作4年之後,期權完全成熟,才需要去付錢套利。換句話說,相當於我僅用4年的時間就增強了投資的效果。例如一個騰訊的員工,月薪1萬,但他同時有500股的股票,目前相當於10萬元人民幣。4年之後,隨著騰訊更加成功,可能就變成40萬了。這名員工沒有付出金錢,通過4年的時間,就增強了杠杆。

在明確了杠杆是增強財富的主要手段後,就需要具體分析情況,利用好手裏已有的錢,進一步增強杠杆,增加收益。

一個人有100萬元現金該如何使用?

曾有粉絲問我,自己單身一人,有100萬元現金,如何配置資產,是否應該購買比特幣?

作為一名資深的比特幣信徒,對比特幣的未來比較看好,但是在短期內比特幣的價格的確在一個高點上。2013年年底,比特幣增長到6000多元人民幣一枚,之後迅速跌到1000多元人民幣,然後現在又漲回5000多元人民幣的水平。因此,即便想要投資比特幣,也要十分謹慎,暫時不要投入太多,因為比特幣目前的價值在一個高點上,而且有著很大的不穩定性。

海外資產配置是現階段的重點,我認為比較合理的方式是,主要配置在高成長性的美股中,輔以小份額的虛擬資產投資。至於如何挑選好公司,可以去“喜馬拉雅”APP聽聽我的節目,當中會有詳細介紹。

美股是一個公開市場,對它的投資還是有一定程度的風險,但是隻要選擇了價格窪地,或對被低估的一些優秀高質量的股票進行投資,將能取得不錯的回報。

隨著個人的投資技術越來越好,對公司越來越了解,人脈資源也會給個人帶來很多周邊投資的機會,那時可以配置10%以內的資產到這些機會中。

一個家庭有100萬元現金該如何使用?

配置資金,更多時候是一個家庭的行為,單身的個人能擁有100萬元左右的現金,並不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另一位聽眾的情況可能更具有代表性,他是一位”80後”的爸爸,一房一車無貸款,老婆無工作,小孩大的4歲,小的在肚子裏3個多月。整個家庭有100萬元左右的現金,他應該怎麽使用呢?

首先他應該做一定程度的海外資源配置,夫妻二人目前還有總計10萬美金的換匯額度可以使用,可以開戶把家裏的人民幣換成美元。即便不知道海外該投資什麽,先換成美金也是比較穩妥的選擇。

更為重要的是,很多家庭擁有100萬元左右的現金之後,很容易出現類似情況,認為妻子工作沒有意義,不如在家裏帶孩子。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他應該讓妻子有一個工作複出的計劃,尤其是孩子在慢慢長大之後。因為100萬元現金並不算多,加之孩子的開銷巨大,更別說是兩個孩子了。況且投資是有風險的,因此,妻子工作不僅對他家庭財務狀況有更好的改善,也能實現她個人的獨立,讓她更有價值感。隨著年齡的增長,雙方也才能更有共同語言,否則精神交流的缺失、溝通的不對等將極大地摧殘家庭的穩定性。

達不到100萬,該如何投資?

更多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想要獲得100萬元左右的資金仍然是很困難的,但經過幾年的打拚後,積攢10萬元左右的現金並不是什麽難事。公司裏不少的同事現在手頭都有10萬元左右的閑錢,近水樓台先得月,他們經常會谘詢我,是應該買A股,還是買一些理財型的保險。

首先,我個人不推薦投資A股,A股開戶很容易,股民也有上億人。我覺得投資美股是更好的選擇。投資美股的好處在於,第一,非美國股民無須交稅;第二,美股公司的報表都是透明的,可信度更高。相比美股,A股目前還在成長當中,做板塊輪動、炒作概念的現象比較多,股價並不能夠比較客觀地反映這個公司的價值,投資的風險也就更大。

理財型保險也不是好的選擇,首先每個月或者每年的固定保險金額支出會讓本就不寬裕的現金流進一步捉襟見肘,而且一般的理財型保險年化收益率也僅為5%左右,作為投資選項來說,回報也並不豐厚。

由於本金隻有10萬左右,因此即使能夠有較高回報的投資機會,抓住之後獲得的回報也很有限。按照很高的年化10%-15%來看,一年獲得的收益也僅有1萬多元。所以與其花費很多時間在投資上,不如花費時間在自己身上,把錢真正投資給自己。通過完成對自己的“自我教育投入”提升杠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獲得一個健康的身體,讓自己身心更加愉悅地投入到工作當中。

此外,要進一步審視工作和職業。公司本身、老板本身、整體行業本身發展狀況是什麽樣的,是否身處於一個蒸蒸日上的行業?是否目前所處的行業是江河日下?很多時候,行業的發展情況決定了個人發展的上限,如果身處一個朝不保夕的行業,即便成為行業中的領頭羊,也會分分鍾被時代所拋棄。

如果已經身處在一個向上的行業中,就需要最大化這個行業的各種有利因素。例如同樣是從事互聯網行業的工作,身處東北就不如來到一線城市。因為東三省整體的經濟也在往下走,相應的資源、機會、條件可能不利於一家互聯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當然也會對其中的個人造成負麵影響。

其實所謂投資也好,生活也罷,核心都是道,而非術;是戰略,而非技巧。隻有明道,才能知道事情的真相;隻有製定了正確的戰略,才能通往正確的方向。方向正確,即使現在沒有錢,金錢也在不遠處等著你;方向錯誤,即使擁有100萬元,甚至更多,也會很快散盡。

掙錢不易,投資更不易,讓我們仔細思考,認真規劃,且投且珍惜吧。

與自己相處,追求內心的平和

與他人相處,追求世界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