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一年我從堪培拉起飛,飛到中途飛機掉了個頭,又落回堪培拉機場。後來下飛機時才知道飛機的起落架出了問題,還好及時發現了。其實我沒有什麽實感,隻記得隔座的乘客打電話給兒子,說:“I'm so lucky.”

這句話我莫名記得很久。

我記得第一次跟厄運擦肩而過,是在小學時。有一天課間我和小夥伴玩耍,走廊旁有一個台階,台階下是花壇。我突然失去了平衡,向著花壇的方向倒了下去,花壇邊是大理石,為了配合花壇的形狀,大理石尖得似刀。我記得當時最後的記憶是,眼看著自己倒向那塊大理石,瞬間大腦一片空白,接著我就失去了意識。

醒來後我在醫院,滿身是血,花了很長時間才搞清楚狀況:我的鼻子差點被大理石切成了兩半。醫生說如果受傷的部位再往上一點,我這輩子可能就看不見了。

因為這件事,我休學了一個月。從此我的鼻子變成了塌鼻子,摘了眼鏡還能看到一條不那麽明顯的疤痕。

第二次是在墨爾本。那時我剛到墨爾本,還處於左右不分的狀態,還沒搞明白為什麽澳大利亞是左側行駛。那天我過馬路,卻看錯了方向,一輛公交車從身邊擦過。我的手沒來得及躲,被撞得來了一個三百六十度大旋轉,然後炫酷倒地。

朋友目瞪口呆,反應過來扶我時說:“你再往前走五厘米,車就跟你迎麵撞上了!”

這件事的後果是我的右手輕微骨折,不幸中的大幸。

第三次是朋友們一起出去自駕遊,去了一座我至今都叫不出名字的山。那時我們開車技術都不算厲害,下著雨不說,偏偏又遇到一條崎嶇不平的山路。雖然比不上《頭文字D》裏的秋名山跑道,但我們誰也沒有電影裏周傑倫的技術。車胎打滑好幾次,我們一路上小心翼翼過了無數個S形彎,終於還有十公裏就能駛出這段道,在一個轉彎時車胎又打了滑,而且前後輪胎一起打滑。

電影裏的畫麵應該是迅速解開安全帶,用零點一秒打開車門,然後“噌”的一下炫酷地跳下車,在地上打滾幾圈毫發無損。但我當時隻是大腦一片空白,做不出任何反應,隻聽見“轟”的一聲,車撞在了山上。十分鍾後我才回過神來,跟朋友走下車看向路的另一邊,是一片懸崖。我至今不敢想象,如果車打滑把我們甩向另一個方向會怎麽樣。

或許真的連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幸運,沒遇到什麽窮凶極惡的人,偶爾遇到不好的事也沒有損失過多。生命中有些讓我心有餘悸的事,最後都能化險為夷。每次看新聞都覺得世界不會好了,但身邊的人又讓我覺得安心。

每次經曆一些這樣的事,我都覺得應該再努力些才對得起這樣的幸運。

-2-

也因為坐飛機的次數很多,多多少少聽了一些旅人的故事。機場裏最常見的是跟我一樣的留學生,好不容易盼來了暑假,要回去看望家人,看望自己的女朋友。他們欣喜,他們開心,他們興奮,眼裏都是藏不住的星星。要回家的旅人都是這樣。

也常見到一些老人。有一回是一對夫妻旅行,老爺爺說這是他倆最後一次旅行了,以後就走不動了。老爺爺說的時候看著老奶奶,一臉寵溺,我不知道應該擺出什麽樣的表情。

我還年輕,想象不出最後一次旅行的心情。

或許是我們步入了信息社會,任何一點信息都逃不出我們的眼睛;或許是最近幾年的天災越發頻繁發生,總是對著新聞看著那些照片,產生了一種無力感。想著應該去幫助他們,卻又什麽都做不了。明明發生在很遠的地方,卻還是一陣揪心。

今天又看到一則飛機失事的新聞,我不知道這架飛機上有多少故事,或許有人正想著回家後的歡喜,或許有人正計劃著旅途中要做的事。但一切的一切我們都不得而知,最終時間會把我們的震驚抹平。因為故事發生地離我們太遠,很多人或許都忘了那架不知所終的飛機。

可有人永遠記得,就像心裏的刺。

-3-

在北京的時候見過包子的室友幾麵,一起吃過飯、喝過酒。那陣子包子想重新成立一個工作室,我和他室友一起陪他熬了個通宵,列了無數計劃給包子。第二天包子要拍外景,沒人幫忙,他第一時間請了假,給包子幹起了苦力。

在北京待了一周我就走了,他倆一起送我。包子說室友是他在北京最好的朋友,因為這我相信,我和他室友一定也能成為很好的朋友。

之後再去北京,卻再也沒有見過他的室友。

我問起這事,包子正在吃飯的手停了停,歎口氣,對我說:“他回青島了,癌症。”

我心一涼,掩飾不住自己的震驚。

包子接著說:“淋巴癌,還好是早期。”

我在微信裏點開了對話框,可不知道應該對他說什麽。

包子說起他,說也不知道誘因到底是什麽,可能是累的,因此癌症選中了他。他有陣子接了個單,沒日沒夜忙活,每天就睡兩小時。

上個月他出院,我和包子飛去見他。

他整個人瘦了不少,但還算精神,他跟我說起自己化療時的情形,聽得我直皺眉。

他說:“以前我常告訴自己要拚命、要拚搏,沒想到差點把命拚進去。”

-4-

有段時間,我害怕刷微博,因為害怕第一時間在微博上看到那些壞消息。

前天,我在微博上看到又有一個生命因為癌症消失,和大劉說起這事。

大劉說:“以前我在大學有個特別好特別好的朋友,就是那種每天半夜可以一起出去吃夜宵、去7-11買包煙的朋友。2014年他突然就走了,白血病。這種事情沒辦法,真的要找到你也就是一瞬間的事,你根本躲也躲不掉。”

我不知道怎麽回應他,無能為力。

我討厭這種無力感,可這種無力感已經深入骨髓,沒法擺脫。

朋友中有個姑娘,有一天晚上給我打電話,泣不成聲。那時我正在末班公交車上,聽著她邊哭邊說自己身體不太好,得了慢性病,雖然沒有生命危險,可每天都是鑽心地痛。我沒有在我家那站下車,一路坐到了終點站,找了個路燈就地坐下,聽著她講自己最近的經曆。

掛了電話,我在路邊坐了很久,她給我發微信說自己想回到以前手上沒有針眼的日子,然後我翻看我們的聊天記錄。

翻到過年時她發給我的祝福信息:“盧思浩,你要好好照顧身體,不要再熬夜,要多喝水,有時間就多吃點水果,還有我給你買了檸檬片,你記得泡水喝。”

我的眼淚止不住往下掉。

我們常常知道怎麽照顧別人,卻不知道怎麽照顧自己。大概我們都對別人有責任感,卻對自己沒有責任感。我們知道提醒愛的人天冷加衣、餓了吃飯、不要常熬夜、要多喝水多鍛煉,卻不知道提醒自己。

等到生病了才知道身體多重要,等到分離了才知道擁有的多寶貴。

我們都太後知後覺了。

-5-

以前寫過一段話,大意是:能接吻就不要說話,能擁抱就不要吵架,能行動就不要發呆,能團聚就不要推辭,能好好吃東西就別餓著自己。好東西不要珍藏,今天能做的事不要等到明天。從現在起,答應自己的事就盡力去做到,答應自己要去的地方就盡力去抵達。這個世界太危險,時間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我想,這段話最適合每天提醒自己一遍。

我受夠了浪費時間,我受夠了揮霍生命,我受夠了一再為了不必要的事情操心。所以我決定了,我不能敗給自己想象出來的恐懼,也不能害怕我不知道的東西。所以我想要在告別前抓緊一點,在相遇前變好一點,在今天珍惜一點,這是我在巨大的無力感中能做到的唯一的事。

我喜歡我現在聽的歌、我現在看的書、我現在做的事、我現在陪伴的人。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往前走,我現在擁有的,都是我的大好時光,沒空閑去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