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唐是個偏執狂。

他的偏執體現在自己的每一次繪圖裏。他學設計,有時會把自己的設計圖給我看。我對這種高深的東西一竅不通,每次都是一頓亂誇。老唐聽完後不動聲色,幾小時後他又給我一個版本,我愣是沒看出一點區別來。他發現之後繼續不動聲色,過了幾小時他給我看第三個版本,如此循環反複。

我能感受到電腦另一邊老唐期待的眼神,可還是隻能抱歉地說:“老唐,我真的看不出來有什麽區別。”

老唐飛快地打了一行字:“你看左下角的字體!字體變了啊!”

我掀桌:“這你讓我怎麽看得出來!”

老唐就是這樣一個人,有時我們一起吃頓飯,他突然來靈感了就拿起餐巾紙一頓畫。我最佩服的是不管是什麽情況,他都能從口袋裏掏出一支筆來。

次次如此,神乎其神。

-2-

同樣偏執的還有捏捏。

捏捏是我一眾朋友裏年齡最大的,令人發指的是他明明已經是三十歲的人了,卻長了一張二十歲的臉。跟我們在一起毫無違和感不說,他還總是惡意賣萌,比如他叫包子包包,叫我浩浩。第一次聽到他這麽叫我的時候,我很有一巴掌拍死他的衝動。

叫我浩叔!叔!直到後來我才發現,原來他比我大。

那些年和他一起畢業的同學,隻有他還留在南京。有一天,他無意中提起身邊的朋友要麽就是混得好,要麽就是有所妥協,隻有他自己還傻兮兮地留在南京,拚命寫稿,拚命地寫著自己的第二本書。他的第一本書尤為失敗,那是他積累三年的東西,卻被批得一文不值。自然銷量也很差,毫無意外地成了滯銷書作者。

有一天,我們聚會,聚會就喝酒,喝酒就喝醉,醉了就話多。那時他的書稿又被退了回來,他大著舌頭破口大罵:“老子不不不寫了!不不寫了!”

第二天,他起床歎口氣,又坐到電腦桌前開始改,怎麽看也不像要放棄的樣子。

很多時候我都會覺得,夢想這東西,和厄運一個樣。被它纏住的人,就像溺水的人,必須拚命遊泳,很多時候不是為了遊到岸邊,而是為了不讓自己沉下去。

-3-

大概因為我是個獨處了很久的人,我認識的人也大多在獨處中。

好似每個人都會度過一段一個人生活的日子,或長或短,或習慣或不安。

免不了,逃不掉。

有一天和朋友聊天,她在北京租了個房子,做設計。

她說最近開始養貓了,怕自己太孤獨。

我發了個壞笑的表情過去,說“那你該考慮找一個人一起生活了”。

她回了個微笑的表情,說在真的遇到一下子能動心的人之前,寧願選擇孤獨。

我說,真偏執。

真奇妙,又是“偏執”這個詞。

三年前,她失戀,我們怎麽找也找不到她。快放棄時,才在十號線上找到了她。她說自己難過時就喜歡坐環線,一圈又一圈,手機關機,一個人待著。

包子也是差不多那時候被房東趕出來的,後來他找了住處,兩周後我才有空去他那兒看看。那是個被改成臥室的倉庫,我看著有點難受。他說,沒事,這兒便宜。

很久以後,我還能回想起找到姑娘時她的眼神,還有臨走時看到包子坐在桌子前做視頻,腳下一堆雜物的情景。

像黑白默片刻在腦海裏,沒有聲音,沒有對話。

因為我能看到他們在說:不要安慰我。

有時候人就是這樣,遇到再大的事都自己扛,忍忍就過去了,聽到身旁的人一句安慰就瞬間完敗。所以讓我一個人待著,不要安慰我。

我說,一個人住有好有壞,有副作用。

姑娘笑,問我副作用是什麽。

我說,副作用就是會產生隻有一個人生活久了才會產生的怪癖,比如我每逢十二點就會開著音響做夜宵,包子在房間裏擺了十二盆仙人掌,沒人知道為什麽。

姑娘說,那她就是一回家就脫衣服,一路走一路脫,一直脫到淋浴間,正好脫光然後洗澡。

我說,大白天的,她說這個太犯規了。

姑娘說,她現在很難想象將來她跟別人生活在一起的樣子,可能這個習慣也會消失。一個人生活久了什麽都自己承擔,知道了生活的重量之後,再去習慣兩個人的生活,反而需要更多的勇氣。

我說,或許吧。

姑娘問我,你覺得這個轉變是好是壞?

我沉默。

-4-

一個人無論性格如何,都是很難擺脫孤獨的。

偏偏這世上大多的生活方式,最終都要讓你體會到孤獨。想追尋夢想的,想尋求自由的,想找到真愛的,凡是內心有所偏執的,恐怕都有那麽一個孤獨的過程。

因為偏執,所以無法容忍將就,所以大晚上一個人改設計改稿子,所以一個人在異國他鄉生活,即使累得不行,也不願意隨便依賴一個人。

我見過捏捏真心難過的樣子,也見過包子失魂落魄,更見過老唐熬通宵,依然被甲方找碴兒。我們都希望自己前程似錦,可我們都前路漫漫。

我知道他們會問自己,要不要放棄,要不要等。

而我無力安慰,隻能等他們自己給答案。

後來過了很久,前路依然漫漫,反倒習慣了。

反倒習慣了,聽起來有點悲哀,可習慣其實蘊藏著巨大的力量。

這種力量足以讓我們撐過瑣碎的日常,撐過黑暗的漫長隧道,撐到春暖花開的那天。

後來姑娘說,她覺得這個轉變應該是好的。

我說,是的。很多人都把努力看成一個短期回報,當短期內沒有獲得回報時就放棄了。然而他們不知道,努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有很多你之前經曆的事會在之後顯現出價值。至於它什麽時候顯現出價值,誰也說不準。

包子也說過一句:不想辜負別人,就要先不辜負自己。

如何才能不辜負自己?那就是在自己選擇的事情上堅持下去。

別急。

我知道的,你也不想等。

你害怕等,你怕等錯,你怕等不到。可有些事沒辦法,你就得等,就像你選擇了一條路,你沒辦法馬上知道結果。沒什麽,等待有時是一個人的必修課,等錯了,就從頭來;等不到的,就給自己個期限,到了就不要再等。重要的是,不要在等待中不知不覺忘了等待的初衷。

如果你就快要遺忘自己的初衷了,那就試著想象自己回到了原點。如果給自己再選一次的機會,恐怕你依舊這麽偏執,就好像老唐一樣。

我們最終要過的,其實就是心裏那關。

我見過很多人,他們都有著不為人知的堅持。他們從不去追尋這樣的堅持有多麽偉大的意義,他們樂意分享也樂意傾聽,從不武斷地給別人的生活貼標簽。

這樣的人讓人歡喜,也讓我明白了很多時候不是他們不懂,而是他們早就明白了所謂的成果、所謂的回報不一定要符合別人的標準。而他們的共同點就是,他們熱愛自己現在的生活。

為什麽還在自己選的路上堅持?為什麽這麽偏執?因為除了你以外,沒人可以給你的人生蓋棺論定,走到最後的人才能看到答案。這答案或許好或許壞,然而放棄的話,你可能永遠找不到答案。也許我們都是螢火蟲,自己的光跟世界比根本不值一提,卻能讓身旁的人覺得安心,這樣就夠了。

最難的其實是不辜負自己,所以我絕不浪費我現在擁有的。有些事是我跟自己約好的,和任何人無關。犯傻了,撞牆了,也是自己選的,絕不找借口。

跌倒了,也會抱怨,第二天醒來,依舊前行。

這是我們每個人給自己的答案。

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