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薩伏依阿達別墅位於羅馬東北郊,是塊膏腴之地。你可能想象不到,這裏曾發生過一件非同小可的事。今天,這裏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大使館的所在地,幾個滿臉倦容的衛兵駐守在門口。此地位於阿達別墅公園的邊緣地帶,而阿達別墅公園是羅馬較大的公園。每逢周日,當地人就會來這裏野餐和遛狗,寵物狗出門前都會被主人精心打扮一番。薩伏依阿達別墅始建於19世紀末,所以外觀看起來並不陳舊,當然也並不富麗堂皇。整棟建築呈正方形,旁邊立著一座仿中世紀堡壘。這棟盡顯托斯卡納風格的建築,很可能是一位電視競賽節目主持人的度假別墅。環顧四周,你很快就會意識到這棟別墅曾經的主人身份不一般。別墅後麵有一個廢棄的馬廄,昔日曾擠滿純種馬,現在被一條柵欄圍住,馬廄的牆上塗滿了塗鴉。別墅不遠處有一座植物園、一個小型的露天劇場、一座可以俯瞰這座露天劇場的破敗涼亭和一個大型的地下防空洞,防空洞暗示著主人不同尋常的身份。如果你還猜不出這棟別墅的主人是誰,仿中世紀堡壘上的盾形紋章會讓你恍然大悟,盾形紋章上寫著:薩伏依皇家徽章。公元1943年夏,這棟別墅是時任意大利國王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三世(公元1900年7月29日—1946年5月9日在位)的居所。
公元1943年7月25日下午5時許,他在這裏接待了一位訪客:貝尼托·墨索裏尼(公元1883年7月29日—1945年4月28日,意大利國家法西斯黨黨魁、法西斯獨裁者,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元凶之一,法西斯主義的創始人)。三輛滿載著衛兵和副官的護衛車駛向別墅,隨後又返回公園的入口處,隻留下墨索裏尼和秘書尼古拉·德·愷撒的車。兩人從車裏爬下來,秘書手裏提著一個公文包,裏麵裝滿了文件。國王站在別墅門口歡迎他們,並稱墨索裏尼為元首(公元1922—1943年法西斯意大利首領墨索裏尼用作頭銜),語氣中透著些許的熱情。在墨索裏尼當政的過去20年裏,國王一直對元首這個稱呼諱莫如深。墨索裏尼和秘書走進別墅,他們身後的大門隨即被關上,門外的卡賓槍騎兵讓墨索裏尼的司機把車停到庭院的僻靜角落。司機在去停車的路上說不定已經注意到停在隱秘處的那輛救護車。
當天下午,墨索裏尼看上去一臉疲憊。有消息稱,他一反常態,下巴上長滿了胡須。那時他剛熬過一個漫長的夜晚。在這個夜晚,他主持召開了第一屆法西斯大委員會會議,會議持續了將近10個小時,法西斯黨的領導人在會上互相指責,繼而演變成一場激烈的爭吵,最後他們都將矛頭指向墨索裏尼,指責他把意大利拖入了戰爭的深淵。幾天後,瑞士記者德·懷斯根據一些與會者提供的信息,拚湊出事情的始末。墨索裏尼下台的這段時間,德·懷斯恰好居住在羅馬,她將當晚發生的事情記載下來:
(與會者)怒不可遏,破口大罵,甚至上升到人身攻擊。例如德·韋基衝福萊特塔裏嚷道:“你就是個狗腿子!”德·韋基罵得這麽難聽是因為墨索裏尼的情婦克拉拉·貝塔西(公元1912年2月28日—1945年4月28日)是福萊特塔的後台。所有人都崩潰地大叫起來,有的用拳頭猛捶桌子,有的放聲痛哭,部長帕雷斯希甚至一度昏厥。[1]
翌日淩晨三點,會議終於結束。委員會投票表決,最終決定剝奪墨索裏尼的一切權利,並特別要求他把軍隊的指揮權交還給國王。墨索裏尼就這樣被趕下台。但是一覺過後,墨索裏尼就不打算認賬了。畢竟在他眼裏,法西斯大委員會不過是個橡皮圖章,隻要神不知鬼不覺地處置了那幾個背叛他的黨徒,他還可以繼續手握國柄。上午9時,他像往常一樣來到設在威尼斯宮的辦公室。午後不久,他回到家中,就是在這棟位於羅馬東北部的別墅裏,他得知國王召他前往薩伏依阿達別墅覲見。國王還要求他不必像從前一樣穿軍裝覲見,著便服即可,這個要求有些古怪。墨索裏尼的妻子雷切爾·墨索裏尼(公元1890年4月11日—1979年1月30日)起了疑心,勸他不要去,但是他沒當回事。他穿上藍色西裝,搭配了一頂黑色的帽子,頂著烈日匆匆趕往薩伏依阿達別墅。
關於墨索裏尼覲見國王的始末,德·懷斯提供了一個充滿火藥味的版本,她聲稱兩人徹底翻臉,互相指責對方。給她提供信息的人似乎在刻意誇大事實。幾個月後,當時在現場的人講述了當時的情形,證明當時雙方態度都很平和。國王向墨索裏尼表示自己已經知道法西斯大委員會會議的決議。墨索裏尼早就料到國王會提及此事,連忙翻找秘書拿來的那一摞文件,從裏麵找出一份文件,上麵寫著法西斯大委員會隻是個谘詢機關。國王卻表示支持會議的決議,堅持要他辭職,並任命陸軍元帥巴多格裏奧(公元1871—1956年)為新政府首腦。國王擔心墨索裏尼一時接受不了現實,喪失理智,采取報複行為,於是提前令一位副官拿槍埋伏在隔壁房間,伺機而動。事實證明,國王這麽做完全是多此一舉。國王表態後,墨索裏尼霎時六神無主。
會麵結束後,國王起身送墨索裏尼和秘書出門,並衝著外麵大聲喊道:“元首的車呢?”那輛原本停在隱蔽處的救護車出現了。國王悄無聲息地走進別墅,一個名叫維涅裏的卡賓槍騎兵隊隊長擋住了墨索裏尼的去路,並告訴他:“為了你的人身安全,你必須得跟我走。”就在此時,救護車的後門齊刷刷地打開,幾個全副武裝的卡賓槍騎兵坐在裏麵。墨索裏尼下意識地往後退了一步,輕輕嘟囔了一句:“我不需要保護。”但是維涅裏緊緊地抓住他的手臂,把他帶上了救護車。據記載,墨索裏尼爬進救護車的時候,嚇得尿了褲子。
發動政變罷免獨裁者,完全不符合國王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三世一貫的行事作風。他是出了名的五短身材,連身高隻有150厘米的維多利亞女王(公元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都說:“他真是太矮了。”[2]他不想當國王,年輕時甚至試圖說服父親翁貝托一世(公元1844年1月9日—1900年7月29日)讓英俊瀟灑的表哥奧斯塔公爵繼承大統。公元1900年,父親翁貝托一世被刺身亡,他在無奈之下繼位。相比處理政務,他更喜歡養馬、打獵和收藏硬幣。第一次世界大戰(公元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期間,他甚至同意大利軍隊一起上過前線。他生性節儉,甚至有些“摳門”,隻在奎裏納爾宮處理國事,其餘的時間都住在薩伏依阿達別墅裏。薩伏依阿達別墅要比奎裏納爾宮小得多。公元1922年,墨索裏尼奪取政權,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三世認為是墨索裏尼救了意大利和君主製,因此對他心存感激。在接下來的20年裏,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三世把決策權全權交給了墨索裏尼,自己則退居二線。
眼睜睜地看著墨索裏尼把意大利拖入戰爭的泥潭,退居幕後多年的國王不得不站出來主持大局。到公元1943年,意大利敗局已現。早在1月,謀臣紛紛建議國王罷黜墨索裏尼,向同盟國(主要國家:英國、美國、蘇聯)求和。國王生性謹慎小心,習慣聽天由命,當時並沒有下定決心。公元1943年7月19日,羅馬首次遭到空襲。美軍出動600餘架轟炸機,意大利軍隊缺乏準備,疏於防守,傷亡慘重。國王站在薩伏依阿達別墅裏望著天空,沒有看到一架意大利軍隊的戰鬥機,而他們的防空炮則因射程太短,根本無法射中美軍的轟炸機。美軍的轟炸機如入無人之境,以整齊的隊形**。轟炸過後,塵埃散去,更多令人心碎的場景出現在人們眼前。很多人沒找到避難的地方,也沒有救援隊解救被埋的幸存者。美軍集中轟炸聖洛倫佐區,造成約1500人喪生。
通過這次空襲,我們可以從中窺見羅馬人對王室的態度。教宗庇護十二世(公元1939—1958年在位)在空襲後慰問聖洛倫佐區的百姓,分發錢財,所到之處無不百姓歡騰,感激涕零。國王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三世和妻子埃琳娜王後緊隨教宗之後,當地百姓卻對兩人嗤之以鼻,並出言辱罵他們是奸夫**婦,一位婦女甚至想衝王後吐口水。國王也效仿教宗向百姓分發錢財,百姓卻把他給的錢撕得粉碎,扔還給他。
6天後,國王逮捕墨索裏尼,任命陸軍元帥巴多格裏奧為新首相。聽聞墨索裏尼垮台的消息後,羅馬人不顧酷暑,衝上街頭慶祝,不少人穿著睡衣衝到街上去。商店和政府機關把墨索裏尼的照片全部扔到街上,消防員把法西斯黨徽摘下來,法西斯黨總部遭到襲擊,負責編輯法西斯報刊《台伯河》的辦公點被付之一炬,關在裏賈納監獄裏的犯人重獲自由。警察袖手旁觀,開懷大笑。幾名法西斯分子被當街抓住,遭到暴打,有一兩個法西斯分子被打死。據說,台伯河岸區的法西斯頭目被人剁成了碎肉。然而,根據德·懷斯的記載,“過往的一切都曆曆在目,經過22年的倒行逆施,任誰也想不到法西斯的專製獨裁統治會以如此平和的方式土崩瓦解。”[3]
新任首相巴多格裏奧通過廣播宣布繼續配合德國的作戰行動,但是沒幾個人拿他的話當真,羅馬人都想趕緊過上太平日子。然而,過太平日子並不是想想那麽容易。
不得不說,巴多格裏奧是一員福將。在“一戰”的卡波雷托戰役(公元1917年10月24日—11月9日)中,意軍慘敗,巴多格裏奧作為意大利軍隊將領橫遭指責,被認為對此役的戰敗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他頑強地挺過了“一戰”。緊接著,他又經曆了墨索裏尼掌權後的腥風血雨。巴多格裏奧曾明確表示不支持意大利的法西斯運動,但是墨索裏尼為了防止他背叛自己,處心積慮地把他拖下水,任命他為北非意軍總司令,進攻埃塞俄比亞(1)。現在,意大利法西斯垮台,巴多格裏奧及時從法西斯這艘沉船上跳下來,再次化險為夷。此外,他在國王發動的這次政變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他已過古稀之年,且跟國王一樣生性謹慎。起初,巴多格裏奧有意倒向同盟國,但是與盟軍的談判卻一拖再拖。
阿道夫·希特勒(公元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納粹德國元首、總理,納粹黨黨魁,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對巴多格裏奧的忠誠始終持懷疑態度,所以一直源源不斷地向意大利派駐部隊。45天後,意大利宣布與同盟國簽署停戰協議。僅僅幾個小時之內,希特勒便召集軍隊,劍指羅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