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烏尼莫克鏟雪車,它的輪子上有雪鏈,在厚厚的雪地上也能開!”客廳裏,年糕在向客人介紹他的汽車模型。
在座的每個人都聽得很認真,但我敢肯定,他們都和我一樣,聽不懂他在說什麽——畢竟,除了像糕爸這樣的鋼鐵直男,誰會關心一輛鏟雪車有多厲害呢?
真正讓他們驚訝的,是眼前這個不到4歲的小男孩,居然對各種車子的性能、參數有這樣深入細致的了解。
大家忍不住由衷地發出讚歎:“哇,這個你都懂,太厲害了!”這時,我從年糕矜持的臉上看到他內心綻放的那朵小禮花,以及自信心又一次得到了極大增強。
每次看到這種場麵,我內心都是很感慨的。
從小,年糕就是個慢熱、內向的孩子,見了人不願意打招呼,和小朋友玩不到一塊兒去,在公眾場合特別黏人。這些多是源於他的不自信。雖然大多數時候,我相信孩子有他的成長節奏和個性,不要強迫他,不要給他貼標簽,給予他更多的時間適應不同的環境,但是我也相信,隨著孩子成長,家長可以適當加以引導,讓他更加自信。
發展孩子的愛好,為他打下“自信基石”
讓孩子變得自信最有用的方式,就是給他找到一個愛好,以此作為他建立自信的基石。
為孩子打下“自信基石”,離不開父母對孩子的愛和了解。我們第一次發現年糕“自信基石”的時候,他還不到兩歲。那時候我們家附近有一小片工地,每次路過,年糕都會著迷地站住,眼睛晶晶亮地喊“挖機”。
發現他對機械和汽車的興趣後,助推一把就變得水到渠成。我們買了很多汽車機械的相關繪本,講給他聽,像升級打怪一樣,一次比一次講得更細、更難。出門時,他看到感興趣的車子,糕爸就停下來耐心地陪他研究:這是什麽車,有什麽厲害之處,在什麽場合發揮作用……父子倆興致盎然到完全忘了旁邊還有個發呆的我。
雖說大部分男孩都是天生的“車迷”,但是真正推著孩子把興趣變成愛好,由愛好升級為精通,還需要家長付出更多的努力,把愛好的版圖拓展得更寬、更深。
在這一點上,糕爸做得非常棒:除了看書和日常觀察,他還有一整套計劃,帶領年糕循序漸進地認識車子,不斷填充完善他腦海裏的汽車知識圖譜。
去德國時,我們還特意給年糕安排了去斯圖加特參觀奔馳博物館的“特別行程”。當我們站在整整七層都是車的奔馳博物館裏時,年糕的眼睛一下子就被點亮了——我猜,等他十幾年後第一次約會,看女伴的眼神大概也不會比此刻更閃亮。
年糕4周歲生日時,也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去上海看一場真正的F1賽車。在高高的看台上,糕爸和年糕熱烈地討論熱熔膠的輪胎、賽車的底盤為什麽這麽低、今年新加的賽車人字托、怎麽快速換輪胎……
從認識奔馳,到熟悉奔馳G係列,再到了解這個係列背後的設計靈感和汽車的機械原理——當年糕口中興致勃勃地冒出“火花塞”“變速箱”這樣的名詞時,即便我對這些一無所知,也能深深感受到他那種神采飛揚的自信。
“我比別的孩子懂更多汽車知識”,這點小小的自信給年糕的內向打開了一個突破口。
首先,這給了年糕很好的談資,為他融入社交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不管是在小夥伴麵前,還是在大人麵前,隻要涉及汽車的話題,他都願意開口;而每次開口,他都會收到不錯的反饋,這更加增強了他的自信。
其次,這也讓年糕更能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也讓我在安慰他時特別有底氣:“你看,雖然你做這個手工作品不如同學表現好,但你也有能幹的地方,你汽車知識懂得比他多啊!”
愛好能帶給孩子意想不到的力量
再不自信的孩子,一旦擁有了能接納自己熱情的愛好,就像擁有了超人的神秘披風,能帶給他意想不到的力量。就像電影《奇跡男孩》裏的那一幕——
天生麵部殘疾的男孩奧吉,整容27次還不像“正常”孩子,到10歲了,才第一次去學校。小孩子的好惡是很直接的,同學像看怪物一樣盯著他的臉,吃飯沒人願意坐在他身邊,上體育課球都朝他砸。
學校生活讓他非常沮喪,但是他在科學課上的漂亮表現救了他——當科學老師做著有關折射的實驗,提問這是什麽原因時,全班隻有奧吉能夠回答出來。這讓他走出了第一步:贏得同學的尊敬,交到朋友,慢慢融入校園生活。
奧吉能懂這麽多,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他沒有正式去學校的幾年時間裏,他的爸爸媽媽在家裏教他知識,對於孩子特別感興趣的東西,他們既尊重又支持。
奧吉有一個宇航員頭盔,在後來的劇情中不斷出現。這一方麵是他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用來躲避世界的;另一方麵,太空、宇宙、科學,一直都是他感興趣且喜歡的東西。他的房間也布置得像一個星係。所以,我真的特別認同,每個孩子都該有自己的特長和愛好,由興趣引發學習,最後變得精通,這些帶給孩子的自信力量,可能遠超大人的想象。這種憑借自己能力獲得的快樂,才是孩子自信心的源頭。這個正循環一旦達成,孩子就會想不斷重複這個過程——這也正是通向幸福和成功的秘密路徑。
所以,家長應該多觀察和了解孩子,並且當我們回顧這個過程的時候,發現真正重要的並不是有沒有去德國、能不能帶孩子看一場真正的賽車——國內也有很多科技館、火車輪船博物館,也一樣能點燃孩子興趣的火花。
就像李亞鵬會帶著1歲半的女兒李嫣去爬山;每到一個節氣,還會和她在十三陵水庫觀測氣溫、水溫;如果是驚蟄,就去找一隻蘇醒的蟲子、去辨別不同植物。
很多人想都想不到的二十四節氣考察和《本草綱目》調研,也可以成為孩子的興趣。
其實,說到底,培養興趣愛好是為了讓孩子人生豐富、充滿色彩,太焦慮、太功利都沒必要,培養興趣愛好也真的不是靠錢和資源堆出來的。讓孩子對知識獲取這件事情有興趣,靠的是家長的陪伴和引導。
幫助孩子找到並支持他去做自己真正擅長、喜歡的事情,培養他的愛好,幫他打下堅實的“自信基石”,他會逐漸成長為一個自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