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娃娃交給你
公元189年,四月十一日。
夜幕低垂,籠罩著洛陽宮嘉德殿。
一片寂靜。隻聽得一陣陣低泣和斷斷續續的話音。一個身形魁偉的黑衣人跪倒在禦榻前,不斷地叩頭,還流著淚。
榻上的病人用微弱的聲音,又一次說:“卿是朕最器重的臣子,皇子協……日後……就交給卿了……”
黑衣人泣不成聲地說:“臣誓死也會完成陛下的心願,請陛下放心……”
這就是公元189年,靈帝劉宏臨終托孤的現場。嘉德殿中,沒有大臣,沒有常侍,連他的“親爹娘”張讓、趙忠都沒有,隻有一個小黃門蹇碩,成了唯一的托孤重臣!
這時,靈帝跟張讓、趙忠已經不那麽好了。大概張讓、趙忠作的惡實在太多,老得給他們兜底,已經有點兒超限。另外,這倆跟何家又扯不清關係,靈帝要立劉協,兩人實在指望不上。相對來說,蹇碩的品性要可信得多!這也是靈帝一直特別喜歡蹇碩的原因。
蹇碩沒有多少惡跡,跟張讓他們一比,簡直是個清白好宦官。就是靈帝這種不正常的喜歡,比如讓他當“天下兵馬大元帥”之類驚世駭俗的搞法,把蹇碩推到了風口浪尖,也讓他背了一千多年的罵名。其實,蹇碩沒有特別不堪。我們看,就連曹操打死了他的叔叔,都沒見他挾私報複嘛。所以,論斷古人的功過品性,真是大難題。如果不深入到他切身的處境中,很難把這個人看明了。
好,靈帝臨終托孤,托給了一個小黃門。
想想也真夠慘,孫策托孤,能托給張昭;劉備托孤,能托給諸葛亮;靈帝能托給誰?朝裏除了何進,就數袁紹他叔袁隗了,這倆哪個也不跟靈帝一條心,甚至還跟他擰著!到了最後,除了一個宦官,居然沒誰能相信!
靈帝托孤完畢,當天就在嘉德殿駕崩了。受了這些年的驚悚摧殘,死時也是這般淒涼。
靈帝駕崩,最高興的是誰?當然是何進。現在太子未立,外甥劉辯比劉協年齡大,理應上位。何進又是大將軍,就是有不同意的,也沒人敢開口。靈帝不是一直打壓他嗎?現在皇帝命都沒了,還能把他怎麽樣?
何進一下就興奮了,立馬開始準備,在最短的時間內搞登基大典,扶劉辯上位。靈帝托孤蹇碩,何進很可能不知道,所以一開始也沒提防,隻差那麽一步,蹇碩就能得手,完成靈帝的遺願了!
蹇碩真的是忠心耿耿,哪怕主子已經成了鬼魂。大概那時全天下真心念著靈帝的,隻剩他這個不算太大的宦官了。蹇碩打定了心思,一定要替靈帝完成心願。那麽,第一件事,就是除掉何進!他馬上開始行動了。
蹇碩派人請何進入宮,說要跟他商量大計,暗中卻埋伏好殺手,等何進一來,立刻誅殺,然後扶董侯劉協上位!
何進全沒提防。其實早在靈帝駕崩前,蹇碩就整過他,向皇上建議派何進去征韓遂。何進一走,靈帝就能掌握局麵,順利立劉協了。很可能是袁紹出的主意,讓何進上奏說,征韓遂可以,可兵力不足啊。不如先由袁紹到徐、兗二州去征兵,等他回來,再攻打韓遂不遲。於是,袁紹就真真假假地去征兵了。所以,靈帝駕崩的時候,袁紹很可能不在京都。
蹇碩已經整過他,何進還不長記性,大概覺得一個小黃門能整出啥事來?於是毫無顧忌地進了宮。蹇碩眼看就要得手了,偏偏這時何進碰上了他的救星。
這人名叫潘隱,是蹇碩的司馬,也是個宦官。他跟何進有舊交,眼看何進一臉無憂無慮地來了,潘隱急得不能開口直說,就不停地朝何進使眼色。
何進終於覺察,一下就明白了,立刻瘋了般竄出宮去,抄小道直奔軍營。然後,帶上兵馬回城,安置在各郡的駐京辦事處。這下心裏踏實了,何進宣布馬上舉行登基大典,自己也不再入宮。
蹇碩的計劃泡了湯,悔恨得不行。然後,劉辯就順利上位了。
袁大公子的小小“振臂”
公元189年四月十三日,也就是靈帝駕崩的第三天,劉辯登基繼皇帝位,時年13歲,這就是曆史上的漢少帝。
劉辯宣布,尊何皇後為何太後,垂簾訓政。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光熹,封弟弟劉協為勃海王。以袁隗為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共錄尚書事。就是說這個天下,以後就由何皇後、何進和袁紹他叔一起管了。
屠戶何家真是輝煌到頂了!十幾年前兄妹倆還在南陽跟老爹一起殺豬的時候,怎麽能想到會有這一天!袁家也是更上一層,錄尚書事了。袁紹利用何進的心機,很見效果有沒有?不過,更見效果的還在後麵……
袁紹一接到皇上駕崩的消息,立刻火速趕回京都。趁何進恨蹇碩的勁兒,袁紹就開始做思想工作,勸何進把宦官全殺了,這才是順應天下人心。然後,還給他推薦名聲好、有智謀的名士,幫他完成大事。何進一下征召了二三十個,可以肯定的,至少有這幾位:何顒、荀攸、鄭泰、王允、陳琳、逢紀、鮑信、王匡……
真是個個精華,人人不凡!這些人後來不管去了哪位大佬的陣營,也都相當出彩。都是能人!我們稍稍品下這個名單,袁紹的影子就隱約又清晰地在背後閃現了。沒有袁紹,何進不可能招來這些牛人!
何顒,不用說,是袁紹的好朋友,名揚天下的高士;荀攸、王允,兩個出身豪門的大名士,跟袁紹一個階級陣營的;陳琳、逢紀,後來都是袁紹的屬下;王匡、鄭泰,也都是豪強,既有錢又有名,手裏還有人。
真是黃金陣容!就憑何進的屠戶身家,精英們怎麽可能一召就來?全是因為袁紹!四海仰望的袁大公子都看好何大將軍,那我們也跟上吧!而且,他們中的很多人本來就跟袁紹有交情。比如鄭泰,三公輪番派車征召都不出,可這次何大將軍一召喚,就上了路。如果不是借了袁大公子的魅力,怎麽可能有這等好事?
啥叫“振臂一呼而天下應”,咱們袁大公子初步施展了一下能耐,就忽悠來這麽多優質的人力資源,對那時的另外幾位大佬——曹操、孫堅、劉備來說,簡直是想都不敢想的。
另外,這些人雖是投何進,但內心並不跟何進一路,而是跟袁紹一路的!與其說,袁紹是給何進推薦名士,還不如說是給自己儲備人才。這等心思和手腕,也隻有袁大公子能耍得來。
好了,袁紹把何進擺弄得暈頭轉向,更加上道了。他就再次慫恿何進滅宦官,說得他真的動了心。
那宦官這邊有什麽反應呢?人家都要“滅”他們了,他們又如何應對?
小黃門的最後拚搏
我們先說蹇碩。
蹇碩一擊失了手,跟何進的關係就是有你沒我、勢不兩立了。何進即便不聽袁紹的,也不可能放過他。蹇碩是全無退路,而且,他也真的沒忘靈帝的托孤,死也要把這事做到底。
眼看何進跟第一豪門汝南袁氏聯合,搞得這麽風生水起,蹇碩就想了個主意。袁紹的意思,可是要殺盡宦官啊,不光他蹇碩,就是張讓、趙忠,也一樣逃不了。為什麽不爭取讓所有的宦官擰成一股繩,幹了大將軍呢!
於是,蹇碩就偷偷給趙忠他們寫信,大意說:現在大將軍兄弟霸著朝廷大權,又跟那幫黨人聯合了,想把咱們宦官都殺了,就是因為我掌著西園校尉,他才不敢輕舉妄動。咱們應該趕緊團結起來,誘他進宮,關閉宮門,先殺了他!
蹇碩就是希望當年曹節、王甫反殺大將軍竇武的事,讓宦官們再照著重演一回。更何況,他還有西園軍呢!
蹇碩的信送給了趙忠,那最後的結果是什麽呢?
結果是——宦官反殺大將軍的經典劇情,果真重演了!但不是現在,不是因為他。
現在趙忠他們的決定是:把蹇碩扔出去,獻給何進當犧牲品,他們要拿蹇碩的腦袋,去向大將軍投誠!
那麽張讓、趙忠為什麽不聽蹇碩的,卻要投靠大將軍呢?曆來宦官和外戚不都是死對頭嗎?我們分析分析原因:
第一,他們跟何家關係好,而且三觀相似。
宦官跟何太後,是一條黑道上混出來的!中常侍郭勝,也是南陽人,跟何家同鄉。何太後這一路的逆襲,郭勝幫了不少忙。何家還跟張讓結了親,何太後的妹妹就是張讓的兒媳婦,都快好成一體了。而且,宦官手裏還抓著何家的把柄,何太後在後宮幹的暗黑事,宦官們都瞧得清清楚楚,你黑我也黑,大家誰不知道誰?宦官們認為,何家跟他們是一路貨,既沒身家又沒品行,全靠黑手段起家,所以三觀相似,正好可以相互扶助。宦官是很幫何家的,比如靈帝要廢後的時候,宦官們可是各自拿出了上千萬,才保下了何太後。
第二,宦官們跟蹇碩關係不咋樣。
蹇碩跟他們氣質不同。至少,從“黑”的角度說,蹇碩顯然不跟他們一條道,沒他們那麽貪腐。而且,他們跟蹇碩還路線不同。蹇碩是皇帝的死忠,保劉協的;張讓等人是利益的死忠,哪邊有利就往哪邊倒,現在皇帝都死了,還支持劉協?除非我們瘋了。所以,現在他們是堅定的劉辯派,明擺著站何進一方。
第三,西園軍的實力不可靠。
張讓等人對蹇碩的西園軍,也很不看好。一支新軍,剛招來的兵,訓練都沒多久。很可能,人數也沒多少。張讓們心想,這西園八校尉,你蹇碩看上去是頭兒,可再看看你的手下,中軍校尉袁紹,他在幹嗎?已經混成何進的鐵杆盟友了,根本是背叛了西園啊!再看典軍校尉曹操,更是早就背叛啦!一直跟宦官對著幹,連你叔叔都殺了,難道宮中一亂,你指著這兩人替你賣命?蹇碩你在逗我們吧?總之,西園八校尉在張讓們看來,就一句話:指望不上,不可能是何進的對手!
張讓、趙忠他們掂量完了,決定拋棄蹇碩,押寶大將軍。但是……還有問題,袁紹可是站在何進身後,想盡了招數,要盡殺宦官呀!大將軍真的能放過他們嗎?
真的是押寶。張讓他們就在押,你何進多少該有點人性吧?你和你妹妹能有今天,那是我們一路給你們進行暗黑投資,讓你們發達的!咱們都是一條黑道出來的,都是不入流的人,難道你弄了個世族袁紹,就真的忘了本,裝起聖母來了?大將軍你不會吧……
張讓、趙忠想好了,把蹇碩的書信直接交給了何進。何進一瞧,張讓他們來投誠了!好啊,那就好辦了!何進立即下令,派黃門令收捕蹇碩,處死。西園校尉果然指望不上,就沒見半點兒動靜,何進殺掉蹇碩,轉臉就把還沒成氣候的西園軍給吞並了。這是公元189年四月二十五日,距離靈帝駕崩14天。
蹇碩沒能實現靈帝的遺願,最後忠心殉主,追隨靈帝而去,就算被殺,心裏也該是坦然的吧。
國家級婆媳大戰
蹇碩死了,董侯劉協的陣營沒了主力。不過,劉協不是完全沒勁兒了。別忘了,他是奶奶董太後養大的!老爹靈帝臨終前還把董重提拔成了驃騎將軍,這都是當初給他鋪的路。
自從劉辯一上位,董太後就氣炸了。眼看何進又吞掉了西園軍,董重也抗衡不了,更是氣得要瘋。再看兒媳婦何太後,自靈帝一歸西,這兒媳婦也要瘋了。不過,人家跟董太後不一樣,董太後是氣得要瘋,何太後可是美得要瘋。
現在,何太後眼裏全沒這個婆婆,皇帝老公活著時,見著婆婆,心裏又恨又罵,臉上還得裝乖。現在老公死了,你個死老太婆還算什麽!從前不就是個藩妃嗎?跟姑奶奶擺什麽譜!
不得不說,不論是董太後還是何太後,這對婆媳,這兩個女人,都比較沒品。一個一輩子專注搞錢,除此之外,其他腦功能區基本空白;一個一輩子專門爭寵害人,除了這個,別的也基本不感興趣。
後宮裏的婆媳大戰就**裸地爆開了。
董太後說:你現在敢在哀家麵前這麽囂張,不就是仗著你哥哥何進嗎?告訴你,我下令讓驃騎將軍砍下何進的頭,都是隨手的事!
何太後不屑地說:那你就試試啊!
不過,董太後這話讓何太後心裏一動,哎呀!還有個驃騎將軍董重呢!於是,就在董太後的親口提醒下,何太後立馬告訴哥哥,快點兒把驃騎將軍董重給做了!
189年五月,何進帶領三公上奏,說董太後派宦官到民間搜刮財物,就藏在永樂宮。按以往的慣例,藩妃不得住在京都,所以把她遷回原封國河間去居住。
五月六日,何進派兵包圍了驃騎將軍府,抓了董重,免官。董重一看大勢已去,自殺了。然後沒過一個月,董太後也暴死。具體是被殺還是自殺,已經搞不清楚。
皇帝死了一個多月,兒媳婦就幹掉了婆婆,何家兄妹還真把禮義道德視如糞土。
奶奶一死,可憐的小劉協徹底成了孤家寡人,再沒人疼沒人愛了。父皇生前給他做下的一切,全成了泡影。不過,劉協這輩子的命運,可非常詭異。別看現在被欺負,但到後來,真就有個人鬼使神差地替靈帝完成了遺願,改了劉協的命。這人是誰呢?也許您已經猜到了,我們以後慢慢說。
現在,何進幹掉蹇碩、董太後和董重,把劉協的勢力掃光光了,那剩下的主要矛盾是什麽呢?
是袁紹和宦官的矛盾,也就是世族和黨人對宦官的憎恨!他何進,就是被夾在中間的一杆槍。這槍是不是要刺出去?怎麽刺?這事不是何進能決定的,而是——袁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