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勝誰亡誰吐血
我們回看這場驚天劇變。
董卓勝利了,勝利得太意外。本來,他是快馬加鞭來揩油的,揩到多少沒有預期,哪想到一下端走了一整鍋!
大跌眼鏡的是何進,瞻東顧西,又庸又貪,一個大跟頭跌下去,先跌掉了自己腦袋不說,也跌爛了何家中彩票一樣暴發的碩果,還一把跌碎了袁大公子苦心孤詣的天下夢。
最吐血的當然是袁紹。作為亂局的第一推手,他真是嘔心燒腦了,可最後,卻給董卓當了頂級大廚。
袁紹……敗了。一場精心設計的大好戲,最終卻一無所獲。那麽,袁大公子究竟敗在了哪裏?其實,他沒出昏招惡手,關鍵還是運數不濟。
我們前麵說過,何進之死,才是這場亂局的轉折。何進不死,袁紹必成。根本不會有董卓啥事!何進能玩死自己,實在太出戲,袁紹就是神算子也預料不來。隊友智商條件屬於先天,不是袁紹能左右的。
再後來,董卓玩戲精,偽裝世族那套邏輯,又把袁紹和他叔都忽悠了,讓袁紹失去了控局的最後時機。關於袁紹的性子,曹操曾評價說:“袁紹雖有大誌,而見事遲……”評得好準!“見事遲”,的確是袁紹的特色。他太“世族”了!世族講究的是風範,是手腕,不是快速機變,臨事爆發。所以“見事遲”,也不能說就是缺陷,那是身份的象征!其實,這就叫成也世族,敗也世族,成也風度,敗也風度。
不過,僅就當時而論的話,風度這東西,在天下完全崩碎、隻有強盜邏輯才能站住腳的時候,還真不是第一等選擇。“亂世當行霸道”,才是正理兒。
現在,袁大公子滿臉的黑線,心情簡直跌進深淵了。那麽,上位的董卓,又是怎麽繼續戲精的呢?
咱家能族人!
其實,董卓既已兵權在握,就犯不著那麽戲精了。果然,他表現得相當“真性情”。
呂布拿來了丁原的人頭後,董卓馬上就找個理由,說大雨老下個不停,得策免三公,就把司空劉弘給免了。然後,自己上。
接著,董卓瞄一眼身邊這些人,牛輔、華雄、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全是隻會幹架的類人猿風格。現在,又多了個幹架頂尖的呂布,武行大盛啊。可嫡係的像樣文官,一個沒有。
董卓就問手下:你們說說,這國家裏誰特有學問,還沒被任用啊?
手下立馬回答:蔡邕啊!那學問,那辭賦,那書法,那音樂修養,沒人能比,名滿天下!他從前得罪過宦官,又遭人陷害,現在都成流浪漢了!明公您不如把他召來吧,必然大有麵子,正義指數高高的!
董卓點點頭:嗯,挺好。那就召蔡邕!
蔡邕是東漢文藝界的頂級存在,傳奇大才女蔡文姬的父親。其實,他更趨向於文藝範兒,不是搞政治的類型。但名聲高就行啊!董卓需要的,就是馬上能給自己臉上鍍金的人物。於是,他立刻派人征召蔡邕。
結果,人家蔡邕……不來。董卓這熏天的惡氣,誰願意沾?躲還來不及呢。董卓一聽立馬暴怒,震天地咆哮:“我能族人!”(我能殺你全家!)呃,好真率,好簡潔……
董卓的“真率”果然高效,一聲“我能族人”之後,我們的大藝術家……就來了。而且,很快。
董卓一看蔡邕聽話了,忽然又變了臉。這突變能力,還是很有戲精天分的。
董卓對蔡邕喜歡得不行,立馬開始了火箭式提拔。三天之內,給蔡邕連升N級,司空祭酒、侍禦史、治書禦史、尚書、巴郡太守,最後定格在了侍中。任命書一個接一個地下達,把蔡邕瞧得眼花繚亂,唬得暈頭轉向,原來皇帝的任命也能這麽玩!
最後,董卓給自己確立了這樣的定位:武有呂布,文有蔡邕!
朝臣們在一邊瞧著,個個目瞪口呆。這哪還是朝堂大事,簡直是……過家家啊!官員們人人驚駭,又人人不敢出聲。
董卓玩得挺美,現在自己也算“文武用命”了,那下麵幹啥?——立威、立威再立威。“咱家能族人”,董卓就不信,這句話往這兒一擱,你們誰敢不聽命。安置好蔡邕後,他就把一件最能立威的事兒,提上了議事日程,這就是——行廢立。
你有劍,難道我就沒有刀
還記得幾天前那個早晨不?就是董卓接皇帝和陳留王回宮的那天,董卓跟劉協結了眼緣,一下就看上了。因為董太後跟他一個姓,董卓又覺得,嗯,是親人。這樣,跟死了的董太後扯扯關係,還能裝個皇親國戚呢!於是,既然想好了,那就幹。
不過董卓現在的成事,是得了袁家默許的,又礙於從前的舊關係,在行事前,他還得給袁家麵子。於是,董卓耐著性子,跟袁紹商量去了。
董卓說:我看這天下的君主,必須得英明。一想起靈帝幹的那些事,我就恨透了!所以,咱們得立明君。現在,我瞧董侯劉協不錯,一定比史侯強吧?不如把他倆換換。當然,將來的事也不好說,雖然劉協現在看著聰明,誰知道以後會不會糊塗?如果到時他也不行的話,那劉家的種,就不用再留了!
“劉氏種不足複遺!”這是臣子說君主的話?董卓果然率真,果然實在。
袁紹黑著臉,強忍著聽。你董卓還真不戲精了呀!這麽不忍猝聽的瘋話,都敢對我說!
袁紹真是氣炸了,但他袁大公子總不能像董卓一樣“率真”,隻好冷冷地說:大漢朝四百年,恩德深厚,萬民擁戴。當今天子年齡還小,沒有什麽過失宣布於天下,董公要廢長立少,恐怕大家不會聽你的!
袁紹還是相當克製,不過,他的態度也已經表明了,“大家不會聽”,當然也包括他袁紹,而且,他不會聽,得有多少人跟著都不會聽!
董卓暴怒!心想,袁紹我把你當個人,你還真敢違背我!真以為沒你不行了!難道忘了“咱家能族人”嗎?
董卓手按佩劍,朝著袁紹吼:你小子敢不聽我的!這天下的事,難道不是我說了算?我就要行廢立,誰敢不服?你以為我老董的刀不快?
史書原文是:豎子敢然!天下之事,豈不在我!我欲為之,誰敢不從!爾謂董卓刀為不利乎!
袁紹再不能忍!這幾天以來的憤恨、鬱悶、後悔、失落,通通衝上了頭頂,風度翩翩的袁大公子也暴怒了!
這時候,袁紹是真的命都不要了。他兩眼噴火地盯著董卓,說:“天下健者,豈惟董公!”天下的牛人,難道就隻有你董卓?說著,猛地一轉身,橫刀在手,深深地向諸位官員長揖,然後昂首向天,大步出門而去……
袁紹就這麽帥帥地跟董卓決裂了。大家瞧著,心想咱袁大公子果然不一般!這是何等膽色啊!
袁紹身後,董卓上躥下跳地怒罵:你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敢跟我老董為敵!我誓殺汝!來人!
大臣和手下立刻擁上前勸說:司空息怒、息怒!袁本初不能殺啊!您想,您初到洛陽,老袁家是世代公卿,您殺了袁紹,必失人心,大大不利啊!袁本初不能殺!
董卓氣得眼冒金星,半天才咽下這口氣,恨恨地想:嗯,這小子確實不能殺。行,你等著,好好等著!
從此後,海闊天空
洛陽上東門前。袁紹帶著一眾車馬行出城來。
他回頭凝視這座都城,心潮****。這是從小長大的京都啊!他在這裏跟曹吉利猴耍,在這裏結交各路高人,在這裏樹立清譽名滿天下。而現在,卻隻能離開!造化弄人,半步錯失,結果功虧一簣!沉吟多年,這第一次出手,居然敗得幾乎丟了身家!
不過,他並沒有真的輸掉。袁紹掉轉頭,望向遠方曠野,更廣闊的天地在等待著他!他沒了洛陽,可是,他還有天下!他有那麽多精英朋友,遍布中原;他有引領時代的名聲,一呼百應。走出洛陽,也許才是更壯麗的開始!他袁本初能做的,比這世上任何一個年輕人都多!
袁紹緩緩拿起司隸校尉的符節,掛在了上東門。然後沉穩地策馬,向著更遠更寬廣的地方走去了。
董卓沒有想到袁紹真會溜,這是他當權以來,第一個敢於逃跑的。他當然是氣急敗壞,狂吼著要“族人”。不過,眼前行廢立才是頭等大事,袁紹的賬事後再算不遲。“族人”,有什麽可難?袁紹叔伯兄弟全在京裏,要“族”的話,還不是易如反掌!董卓暫時壓下恨,繼續推動他的廢立大計。
第二天,也就是189年八月三十日,董卓叫公卿百官都來開會。這些人裏有太傅袁隗,有袁術,也有曹吉利。
董卓說:皇帝沒本事,擔不起祖宗的基業,當不了天下之主。我要像伊尹、霍光那樣,另扶明主,改立陳留王,你們覺得怎麽樣?
沒人說話。
董卓更急,厲聲吼:當年霍光行廢立的時候,田延年就在旁邊手裏按著劍,看誰不聽就殺誰。現在,誰敢反對,必然軍法從事!
還是沒人說話。
好一會兒,突然一個聲音堅定地響起:不可廢立!
大家戰戰兢兢地一看,是盧植盧老師!
盧老師好不正氣凜然,聲如洪鍾地說:太甲昏亂,昌邑王有罪,所以才有廢立的事。現在陛下年小,沒有失德,跟從前不可比!
董卓狠狠盯著盧植,你這老頭兒還真厲害啊!我三令五申地告誡,誰敢反對就“族”誰,你還真不怕!董卓霍地就從座位上蹦起來了,揮劍就要殺盧植。
幸虧蔡邕跟盧老師關係好,仗著董卓喜歡他,趕緊上前替盧植說話,另外議郎彭伯也壯著膽子來勸:盧尚書是海內大儒,極有人望呀;明公您不能殺他!殺了他,整個天下都會震動!
董卓氣得,袁紹你們說不能殺,盧植你們也說不能殺!不過……再細想想,嗯,算你們又說對了,還真是不能殺。真是氣死咱家!
終於,盧老師保住了性命。被董卓免官,回了涿縣老家。由此,他也成為繼袁紹之後,第二位跑掉的。
盧老師被免官,再瞧朝堂上,更沒人說話了。這其中,也包括我們的大佬曹吉利。
不知大家發現沒?曹操學乖了。現在的他,跟當初那個棒殺宦官叔叔、禁斷**祀的厲害小夥已經不一樣。吉利早就看出,這個又楞又橫的董卓,沒法搞。講道理,他不通;對著幹,準丟命。不能為一個楞貨枉搭了性命啊!董卓不敢殺袁紹,不敢殺盧植,可不是不敢殺他這沒聲望的閹黨之後!所以,在性命的裉節兒上,吉利老老實實地沒敢逞能。隻想,哪天找時機溜之大吉才是正理!現在袁紹逃了,倒真的海闊天空了,所以先忍著吧,忍到時機到來的那一天。
董卓一看眾人再無異議,隻差最後一錘定音,於是,就把廢立計劃書給太傅袁隗遞過去了。董卓掛著冷笑,心想,昨天你侄子跑了,現在我就看看,你究竟什麽態度?
其實,袁隗早沒心勁兒了。
袁隗縮頭了。就是昨天袁紹這一鬧,弄得他很難辦。(當然,他不會料到,袁紹真正讓他難辦的,還在後麵呢)袁紹一跑,董卓瞧袁隗的眼神立馬狠狠的,袁隗心裏直打鼓,要是再不跟他合作,肯定慘透啦!本初你倒是懟得解氣,跑得幹淨,讓叔叔我可怎麽辦?
袁隗隻有更順從,他沒得選。隻有更聽董卓的,才能不背袁紹的鍋。於是,袁隗對自己這個“故吏”更低聲下氣,董卓讓幹啥就幹啥,再不敢多說了。
董卓說:這個廢立的議程怎麽樣?太傅有意見沒?
袁隗答:沒有意見。
董卓說:那請太傅來主持廢立的儀式吧!
袁隗答:沒有問題。
於是,第二天,廢立大典就如期舉行了。劉協終於登上皇位,開始了他習慣式被慘虐的一生,並出神入化地活到了53歲。靈帝當年的遺願,就這樣,被董卓在冥冥當中變成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