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當洛陽城變成了閻羅殿……兄弟,快跑!
啥叫洛陽城
董卓在朝廷上玩夠了,又一想,這國家哪裏不是咱家的,哪裏都能可勁兒“玩”啊!
於是,老董露出了肥狼本色。
史書說,董卓性殘忍,無仁義,動輒以嚴刑威眾,睚眥必報。然後,整個洛陽城就再不像京都,猶如閻羅殿了。
比如,侍禦史擾龍宗到董卓這兒匯報,沒解佩劍,董卓立馬下令,“撾殺之”,就是當堂打死!
“不許帶劍”是見皇上的規矩,誰知他董卓也有這要求。官員們人人自危,誰也不知道這老狼會不會看自己不順眼,自己還能不能活到明天。官員們感歎,這哪裏是“相國”,明明是活閻王啊!
又如,當時洛陽城裏住著很多皇親貴戚,府第相連,豪華得很。董卓一看心裏不高興,天下都崩成這樣了,你們倒挺風光啊!於是,立刻放出他的羌胡兵,直接衝進府裏,想搶啥搶啥,想咋鬧咋鬧。妥妥的董卓版吃大戶,瘋狂式抄家,瞧瞧,老狼待自己的兵們還真是不薄!
羌胡們闖進府去,燒殺打砸,欺男霸女,管你是不是皇親,是不是高官,我們相國說了,咱家想幹啥就幹啥!被搶的起初還以為來了強盜,後來一聽是董相國指使的,真是叫天不應、叫地無聲,董相國代表的可是國家呀,這是政府行為!
城裏的大戶們個個奔走風傳:“你知道不?連誰誰誰家都被搶了!”“什麽?又搶了!下回會不會輪到我家呀……”這些人感歎,這哪裏還是政府軍,明明是魔鬼軍團呀!
又如,連皇帝家董卓都不放過。靈帝攢了二十年的寶貝,現在全歸他了,可董卓還不罷休!趁何太後下葬到文陵、跟靈帝合葬之機,他就把靈帝陪葬的珍奇寶貝全搶走了。這時,靈帝才死了六個月!而且,後宮裏的女人們也全成了獵物,下到宮女,上到公主,都沒能逃脫老狼的魔爪。宮人們感歎,這哪裏還是人,明明是野獸呀!
……
董卓近於原始的禍害和殘忍方式還有很多種,後來,他被關東軍搞得很頭疼,打算遷都長安時,又整了一大籮筐的殘暴事。
有一回,董卓派兵到陽城去。正趕上當地的二月社,老百姓們祭祀土地神,大家一起搞活動呢。這幫羌胡兵立刻衝上去,把所有男人都砍了,然後駕著人家的車和牛,把頭掛在車轅上,把女人們都趕上車,一起帶回洛陽。這些人一路進城,還一路又唱又喊,手舞足蹈,說什麽討賊獲勝了,趕回來慶功。等進了開陽門,就把人頭都燒了,把車上的女人賞給當兵的做老婆。
活脫脫一幅羌胡殺掠寫真圖!車前懸頭,車後載女,是羌胡搶掠的一貫風格。大才女蔡文姬在她的《悲憤詩》裏,曾給董卓的部下做過一個素描,場麵是一樣的:
卓眾從東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斬截無孑遺,屍骸相撐拒。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長驅西入關,迥路險且阻。還顧邈冥冥,肝脾為爛腐。
好慘烈!這就是董卓的羌胡兵!話說,野蠻真是人類進步的最大宿敵啊!已經羌化很深的董卓,對這些根本視而不見,習以為常,還很欣賞呢!
有一回董卓請公卿百官去赴宴,席間他要弄死從北地郡誘降來的叛軍給大家看。董卓命令把這些人割鼻子,砍手腳,挖眼睛,然後扔鍋裏去煮。還沒死的,就在宴席間翻滾掙紮,狂叫不停。大家真的受不了啦,個個發抖,人人驚心,手裏的筷子都掉到了地上。再看董卓,繼續吃得香喝得美,還很得意、很過癮的樣子!董卓又下令,你們都好好看著,誰敢說不該說的話,當場誅殺。朝臣拚命忍著恐怖和惡心,大氣也不敢出。
這就是董肥狼,原始懵懂,殘暴獸性。我們無法用諸如“道德”“仁義”等人類的詞匯去衡量他,因為,在人和獸之間,他更傾向於後者。所以,說什麽都沒有用!對付這種狼,隻有一個辦法——幹死他!說起來,當初的孫堅真是對的。
快快,逃離閻羅殿
現在的洛陽,實在不是人能待的地方。天天看殺人、煮人,用不了多久,大家都得變成瘋子。不知有多少人都在暗暗打算,想轍逃跑。被周毖和伍瓊倆地下黨推薦的刺史、太守們,一看能離開洛陽,人人慶幸啊。
走不了的還在想,當初袁紹、盧植溜得早,真是明智。其實,這兩位也沒多幸運,董卓沒有真饒了他們。盧老師出了洛陽,料定董卓必會追殺,就抄小道奔了幽州,董卓果然派人暗算,幸虧盧老師機智躲掉了。然後盧老師就隱居到幽州上穀郡,再找不著了。
袁紹呢,把司隸校尉的符節掛在上東門,就一路奔向兗州。他的好朋友現在都在那裏,劉岱、橋瑁、張邈、鮑信、王匡。董卓急火火地抓袁紹,但袁紹在好朋友的庇護下,愣是讓董卓怎麽也抓不著。
董卓在朝裏暴跳如雷,周毖和伍瓊一看,這肥狼是真怒了呀,不會因為抓不到袁紹又濫殺無辜吧?兩人暗中合計,想了個險招。這招,一來給袁紹謀得了最大的好處,二來也緩緩董卓的怒氣,免得他再心情不好,倒行逆施,亂砍旁人。
這倆又裝成董秘的樣兒,湊在董卓跟前,神神秘秘地說:主公,反正您現在也找不著袁紹,還不如……
董卓怒吼:還不如咋滴?
周毖說:還不如收買他呢!
董卓再吼:袁紹這小子膽敢背叛我,咱家還要收買他?
周毖暗暗擦把冷汗,說:我給主公您分析分析。您行廢立,這樣天大的英明之舉,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袁紹傻,沒您的智慧和眼光,他不懂,所以才幹了蠢事,然後被您的神威嚇住了,害怕得不行就跑了,他沒本事,幹不出大事來!現在您急著抓他,這小子反而該起異心了……
董卓一聽,心情好了點兒,嗯,周毖說得有理,咱家確實很智慧呀!
伍瓊也湊上來,接著說:是啊是啊。明公您想,他們老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多少人都聽他們的呀!袁紹要害怕了,真要反您,就算他笨,但聚眾搞起事來,也會有好多人跟著,山東(指崤山以東)可就徹底亂套,您就不好鎮住啦!
董卓沉思不語。
倆人一唱一和,接著演:主公您不如……赦免了袁紹!給他個官當,比如一個郡太守啥的。袁紹這種笨蛋,一聽說您赦免了他,還給他封官,肯定美死了,啥事也不會幹了,您不就再不用擔心了嗎?
兩位地下黨提這個建議,其實極凶險!董卓正恨袁紹恨得牙癢癢,他倆膽敢建議給袁紹封官!真是冒著被煮熟的危險啊!但能搞地下工作的,素質都非同一般,膽色骨氣都是一等一的。
結果,這個建議真就奏效了。大概是他倆捧董卓捧得夠誇張,捧得董卓都把他們當知己了。能看出我老董天人般智慧的,就是周侍中和伍校尉啊!結界,董卓就聽了這倆的忽悠,決定收買袁紹了。而且,他確實也不太想跟老袁家為敵,畢竟袁隗在朝裏還能幫襯他。
於是,董卓讓劉協下詔,拜袁紹為勃海太守,還給他封了邟鄉侯!我們袁大公子這麽多年的心機,又立名聲又交朋友,到了危難時候,效果真是驚人!行走江湖,真朋友就是給力啊!
現在,董卓一想,既然收買了袁紹,幹脆順水人情做到底,連袁術也一塊兒收買了吧。於是,又封袁術為後將軍。想一想,對,還有個曹操,也跟他們一夥,而且這個曹操不是世族,還挺有能耐,好好拉攏一把,沒準能成心腹呢。然後,董卓又封曹操為驍騎校尉。其實,提拔這倆,董卓也是想借機看看他們到底什麽心思。
袁術和曹操接到任命,馬上就串通到一起了。其實,袁紹跑了以後,他倆也憋著要跑呢,就是一直沒下定決心。現在,可是被逼到了裉節兒了,董卓在逼著他們表態——你倆聽不聽話?給不給我當官?
倆人就合計上了,如果不跑的話,害處至少有三條:第一,留在朝裏侍候董肥狼,誰知哪天會不會就被撾殺了,太危險;第二,他倆跟袁紹一樣,都是有心思的年輕人,都想幹點兒什麽。可在董卓的肥碩陰影下,啥也幹不了;第三,他倆都認定,董卓肯定會崩盤,而且不會太久。因為他太瘋狂!瘋狂必定不可能長遠,這是世間萬物的運行之理。難道董卓崩了之後,他倆還要頂著董卓一勢的黑蓋頭?
這倆暗暗地商議決定,跑,必須的!哪怕成為通緝犯,也得跑!兩害相權取其輕。當通緝犯去整事兒,也比待在朝裏被玩死強!然後,倆人都跑了,全都學了袁紹,從此以後,海闊天空。
袁術奔了南陽,曹操奔了陳留。
袁術為什麽要逃奔南陽?史書全無記載。隻知道,轉年的正月,關東群雄就一起討伐董卓了。按《資治通鑒》的說法,這時袁術屯兵魯陽,有幾萬人。這個“幾萬人”怎麽突然冒出來的?疑問好大!不過,我們退一步判斷,袁術作為討董大軍的一支,兵力即使沒有“幾萬”,也必是有實力的,幾千兵應該不在話下。那麽,這些兵是怎麽來的?我們不妨進行個常理性腦補,解解這個大謎團。
袁術選擇南陽,有以下原因:第一,南陽是大地方,能成事,兵源多,財貨足。那時的南陽是天下第一大郡,各方麵資源都優質;第二,南陽地理位置重要,它就像一個交匯南北、溝通東西的大立交,連接著關中、漢中、中原和湖北,乃兵家必爭之地;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南陽一定有老袁家能依靠的當地豪強!大家出逃,必是去投奔好友,都會有極信任的人來接洽。不可能跑到別人的地盤上當流浪漢。所以,袁術出逃南陽,必定在當地有極硬的關係,而這個關係,還特給力。最大的可能就是,南陽當地的宗族豪強歡迎了他,地點就在魯陽縣。
其實,袁術跑到南陽,就是拿著老袁家的金字招牌,拉讚助找金主去了。正好,當地的一些實力豪強也想搞政治投資,於是一拍即合。袁術可是老袁家的正牌嫡子,當朝的後將軍,豪強們正求之不得啊!就像馬販子蘇雙、張世平給先主劉備進行投資一樣,魯陽的豪強們也十分看好袁術,當即決定,這個大風投,我們做定了。
所以,袁術就在極短的時間內既搞到了地盤,又搞來了兵。看看“汝南袁氏”這招牌,得有多高的含金量!
這時,曹操奔了陳留,也成了通緝犯。然後,在逃跑的路上,他就幹了一件聞名千古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