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派趙雲迎戰夏侯惇,誘其深入。趙雲對戰夏侯惇的時候,假裝敵不過,沒打多久就後退逃跑,引誘敵軍進入早就設計好的包圍圈。夏侯惇要乘勝追擊,副將韓浩說:“我聽說趙雲是一員猛將,這麽容易就輸了逃跑,怕是誘敵之策,我們追上去可能會有埋伏。”夏侯惇傲慢地回答:“趙雲他們這麽脆弱,就算是有埋伏,我還能怕了他不成?”他不聽韓浩的勸告,執意追趕趙雲到了博望坡。這時,隻聽一聲炮響,劉備領兵衝出來,與夏侯惇的士兵戰在一處。見劉備的兵力並不多,夏侯惇笑著跟韓浩說:“這就是你說的埋伏嗎?今天我要是打不到新野那裏,就誓不退兵。”於是,他下令將士們繼續前進,將劉備的兵馬逼得不停地後退。此時天色已晚,烏雲密布,又刮起了大風,夏侯惇不管不顧,隻知催軍快行。

等到副將於禁、李典追趕蜀軍到達狹窄的地方的時候,他們發現兩邊都是蘆葦。李典對於禁說:“如果我們是被敵人欺騙,那現在就危險了。這裏的道路狹窄,兩邊是山川,雜草樹木又多,如果劉備他們用火攻,我們該怎麽辦呢?”於禁一聽,嚇得出了一身冷汗:“你說得是啊,我馬上去前麵跟都督說,請你趕快止住後麵的軍隊。”李典聽完,就縱馬到後方去製止兵卒前進:“你們先慢點走,停一下。”但是因為士兵執行夏侯惇快行的命令,軍隊一下子根本停不住。於禁大叫:“前麵的軍隊和都督先停下。”夏侯惇問他這是怎麽回事,於禁說:“這裏的道路狹窄,山川頗多,樹木雜草叢生,我們要防止蜀軍對我們進行火攻啊。”夏侯惇頓時醒悟,立刻下令後退。可是話還沒說完,四周就一片火光,兩邊的蘆葦突然全被燒著。刹那間,狹道火光衝天,風助火勢,越燒越猛。為了逃生,夏侯惇的兵馬慌不擇路,自相踐踏。這時,趙雲帶人衝殺出來,將夏侯惇的軍隊殺得大敗,夏侯惇隻能冒著煙火逃走。

李典在後方覺得勢頭不對,正打算回頭的時候,卻被一隊軍隊攔住,為首的將領正是劉備手下的力將關羽。李典縱馬混戰,最後奪路而逃。於禁見大火洶湧,燒掉了糧草和車輛,就沿著小路逃走了。夏侯蘭與韓浩帶人來搶救糧草,卻在半路遇到了張飛。一陣廝殺之後,夏侯蘭死於張飛的槍下,韓浩奪路逃跑。此戰曹軍大敗而歸。

火燒博望坡是諸葛亮出山的第一場大戰,這場戰鬥不僅為他贏得了劉備的信任,同時也建立了他在軍中的威信。諸葛亮借助地利以及誘敵之計成功地將夏侯惇軍燒了個片甲不留。諸葛亮依靠的天時、地利恰恰就是孫武在火攻策略中強調的兩種因素。

三國時期,蜀漢一直想恢複漢室正統,再次統一天下,因此諸葛亮數次率軍向外征討。為了保障北伐曹操無後顧之憂,蜀漢政權需要先平定南方。諸葛亮征討南蠻的時候,對南蠻首領孟獲采取捉住就放的方法來收服其心。孟獲鬥不過諸葛亮,七次出戰七次被抓。

孟獲第六次回去的時候,向烏戈國國君求救,烏戈國國君給了他三萬藤甲兵協助作戰。他帶著這些人馬來和諸葛亮對陣,把蜀軍打得大敗。藤甲兵的甲胄非常厲害,刀劍不入,而且遇到河水,還能脫下藤甲作筏渡河,因為藤甲是浸了油的,可以浮在水麵上。這可讓蜀軍犯了難。大將魏延向諸葛亮報告了蜀軍敗仗的情況,有人勸諸葛亮說藤甲兵這麽厲害,不如班師回朝。諸葛亮不肯,說:“好不容易到了這裏,怎麽可以輕易退回去。”

為了能打贏藤甲兵,諸葛亮親自去考察當地的地形。他找了許久,忽然發現一座山,這座山兩邊都是懸崖峭壁,隻有中間一條大道,兩邊光禿禿的連草木都沒有,他問當地的人這裏是什麽地方,別人告訴他這個地方叫做盤蛇穀。

諸葛亮說:“這是老天幫助我啊,給了我成功的機會。”他回去之後,命令部將馬岱準備竹竿、黑油車等東西,把這些東西放在盤蛇穀兩邊,又讓趙雲準備要用的東西守衛在盤蛇穀路口。之後諸葛亮下令魏延出去迎戰藤甲兵,但是要每戰皆敗,而且要丟棄七個營寨,主要任務就是把藤甲兵引入盤蛇穀。

再說孟獲這邊,他帶領藤甲兵取得勝利,十分高興,得意地對烏戈國國王兀突骨說:“恭喜貴軍旗開得勝,藤甲兵強勢,小小的蜀軍怎麽會是藤甲兵的對手!不過諸葛亮狡詐得很,而且慣用火攻,所以,我們和蜀軍交戰的時候,看到有樹木雜草的地方,一定不要進去。”

兀突骨回答:“你說得對,藤甲兵不怕水怕火,必須防範對方用火攻。”

後來,蜀軍在與藤甲兵交戰時果然是每戰必敗,而且一個月敗了十五次,有七個營寨被藤甲兵占領。藤甲兵乘勝追擊,行軍途中凡是看見森林茂密的地方,兀突骨就命令藤甲兵停下。他讓探子遠望,看到樹林裏有軍旗,就笑著對孟獲說:“你果然料事如神,蜀軍真的在樹木雜草多的地方埋伏。”

這天,魏延又來挑戰,再次詐敗盤蛇穀逃去,兀突骨率領藤甲兵追殺,看到穀中都是懸崖峭壁,中間隻有一條大道,兩邊沒有雜草樹木,便放心地率兵進穀。可是追到穀口的時候,卻發現了大批黑油櫃車,有人猜疑這是蜀軍的糧草,兀突骨沒有多想,繼續前進。但是突然之間,他們口中的“糧車”全部起火。兀突骨見此正想逃,路的兩邊紛紛落下很多火把,火把落地又引爆了埋在地下的火藥。藤甲兵被圍堵在火焰熊熊的山穀中,浸油的藤甲反而助長了火勢,一個個都被大火燒死。而孟獲這次又被諸葛亮活捉。這次,他終於臣服於蜀國。將官們全部拜服在地,讚道:“丞相知己知彼,神機妙算,鬼神莫測!”

透過這個戰例,我們不得不讚歎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從五行的角度看,火必然克木,所以想要用火攻的話就必然要借助有利的地形,否則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諸葛亮發散了思維,避開了一般人以為的草木蔥鬱地帶,反而選擇一個光禿禿的山穀作為火攻場所,這一巧思實在是火攻中的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