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唇亡齒寒”這一成語,而“遠交近攻”這一謀略與其正好相反。兩者的不同是,前者講的是兩國水平相當,包括國土麵積、軍事實力、經濟主體等。比如說韓國和日本,或者葡萄牙與西班牙等,是指相依為命、旗鼓相當的這種。假如遠方的敵人能滅周圍的國家,則表明對方滅我軍也是遲早的事情。所以兩國之間必須相互扶持、相互幫助,以達到唇齒相依的目的。
但“遠交近攻”則是泛指我方的勢力大於或高於對方時,意圖吞並對方,這時我們應與遠方國家結盟,而後針對打擊身邊的小國。所謂柿子是找軟的捏,戰爭也是如此,國家更是如此。戰國時期,秦國範雎運用此計,滅六國,輔助秦朝一統天下,可見此計的神通廣大。
為何要遠交近攻呢?首先將遠攻、遠交、近攻、近交這四種情況逐一列舉,答案自然揭曉。
1.遠攻勞民傷財,而途經各國更是無法保證其是否會攻擊。即使遠攻成功以後,中間隔著他國,長此以往難免發生兵變或者兩黨政權。
2.遠交的成本與戰爭的成本相比則顯得九牛一毛了。對方喜歡美女送我國美女,零成本。對方喜歡金銀珠寶的,送其便罷,國庫所需不足為懼。對方喜歡珍奇良駒的,派人去尋找便是。但好處卻尤為明顯。當我方發動戰爭時,對方要麽袖手旁觀,要麽幫助支援。無論古今,畢竟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3.近攻是事物必然的發展階段。如果身邊的鄰國不打,難免對方趁你病要你命,所謂心頭大患,不得不除。而且近攻的另一好處就是輸送帶短,戰線不會拉得過長而導致糧草供給不足。
4.近交的一大問題是,即使兩國和好如初也難免心生忌憚。當敵軍雄踞百萬時,撕毀一張友好條約可謂輕而易舉。所謂的近交,一般是本國在大舉興師動眾,或休養生息之時才會考慮,為防對方給予背後一刀。
形禁勢格,利從近取,害以遠隔。上火下澤。
在受到地理位置限製時,當形勢發展受到阻礙時,近處之敵攻擊時對自己有利,遠處之敵攻擊時對自己卻是有害的。火焰是向上躥的,澤水是向下流的,萬事萬物的發展變化就是如此。
最早的“遠交近攻”是由戰國時期的範雎為秦國籌劃的一種外交謀略,意在分化或者防止敵人結成聯盟,以便達到各個擊破的目的。在同時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敵人時,如果先攻打遠處的敵人,路途遙遠,行軍艱難,敗多勝少;不妨先與遠敵以和為貴,包括古代嫁公主都是這種政治手段,為的就是試圖製造友好的假象,以便集中力量在擊敗近處的敵人以後圖謀遠方的敵人。
“遠交近攻”不僅是在軍事上的計策,也是一種長遠的國家外交戰略,而且是國防部甚至國家最高領導者采取的政治手段。視與我國鄰近的國家為近敵,在近敵左右的鄰國視為遠敵,在揮舞大棒擊打近敵時,別忘記給遠敵橄欖枝以及聯姻、珠寶等好處費。這樣我國可對鄰國揮大捧,直至將其消滅,而對遠敵卻殷勤獻媚,以俸祿讓遠敵麻痹大意。所以,所謂遠交,也僅僅是一時的緩軍之策,決不是長期和好。當我國消滅鄰國之後,與遠交國的緩衝帶已經失去,他們就變成了新的近鄰,新一輪的征伐也就不可避免地發生。
世界著名的“豬鬃大王”古耕虞先生在世時,非常崇拜戰國時期一個名叫白圭的商人。他經常在會議中說:“商人白圭認識到商場如戰場,經商必須要抓住時機,運用智謀,就如同孫武用兵、商鞅行法。”而這位傳奇人物古老先生早在世紀50年代,就應用過白圭這一經商思想。
當時,中國的出口貿易完全被買辦資本控製,古耕虞的“古青記”豬鬃公司屬於民族資本企業,備受歧視,一時鬥不過洋行買辦。古耕虞細細思索,近攻不能得手,何不遠交?經過一番努力,他終於與美國號稱“豬鬃大王”的孔公司掛上了鉤。時任孔公司的總裁傑克先生被古老的誠意打動,決定向“古青記”豬鬃公司提供一百萬美元的循環信用貸款。就是憑借這一百萬美元的投資,“古青記”將出口豬鬃的價格成本降了下來,將質量提高一個檔次,在與洋行買辦的競爭中占據優勢,成為中國獵鬃出口貿易的主要經營者。
幾年以後,洋行在“古青記”麵前已經不足為懼,而且市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此時美國孔公司試圖一甩昔日的小弟“古青記”豬鬃公司,獨攬大權,吞並整個豬鬃市場。古老先生因此親去海外,在跟孔公司接觸的一係列談判中,對方言語傲慢不屑,最終雙方終止合作。憑著“古青記”豬鬃的良好質量,古耕虞與美國另一家公司建立了新的合作關係,組成了雙方聯營的“海洋公司”。古耕虞通過新公司在美國華爾街籌到很多低息信用貸款,這使得“古青記”的豬鬃逐年在美國市場的占有份額大大增加。孔公司開始後悔,但對於這個昔日的小弟也隻能無可奈何。
古老將兵法運用到經商中,運用“遠交近攻”之計,近攻國內的洋行買辦,遠交美國的孔公司。與遠敵的結交使他借其之力一舉消除了“近敵”——洋行買辦的競爭威脅。於是,以前的“遠敵”——美國孔公司就變成了頭號的敵人。古耕虞又運用遠交近攻的計謀擊敗了孔公司,在世界豬鬃市場站穩了腳跟。
俗話說商場如戰場。“遠交近攻”之計屬於製造和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敵方聯盟,實行各個擊破的謀略。關鍵在於,當目標受到地形條件限製時,在有利情況下先攻取就近的敵人,而當越過近敵去攻取遠處的對手不利時,如果能夠同遠處的對手取得暫時的聯合,更利於各個擊破。
在當代商戰中,“遠交近攻”可理解為,就近開拓市場或與近處的對手競爭,有利因素多。而為使局勢對我方更有利,可以與遠處的對手適當聯合。
從商業競爭來看,此計可緩解來自其他企業領域施加的壓力,謀取近期利益,較有針對性地打壓同行對手,又可以著眼未來,做長遠打算,使企業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