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依靠沉著冷靜得以鞏固,依靠兵力集中取得勝利。軍隊的力量一旦分散開來,勢力就會被削弱,將領如果猶豫不決,軍心就會渙散。軍隊力量薄弱,便會使軍隊進退都沒有士氣,便會讓敵人逃離而不能全部殲滅他們。將帥和士兵的動靜應該和身體各個部分一樣協調一致。倘若將帥猶豫不決,軍心必然渙散,這樣一來,即使計劃已定,也不會立刻采取行動,即使采取了行動,也不能被約束。眾多人不約而同地說謊話,將領也沒有威嚴的儀容,士兵們沒有作戰的訓練,發起進攻時必定會亂成一團,分散在陸地上的軍隊便會不堪一擊。將領就像是軍隊的心髒。士兵就像軍隊的四肢。如果人的決策正確堅定,那麽四肢便會動作有力;而如果人的決策不正確堅定,那麽四肢便會動作不靈。如果將領不能像心髒指揮四肢那樣正確堅定地指揮士兵,士兵就不會像四肢照應心髒的指揮那樣動作有力,這樣一來,即使取得了勝利,那也是僥幸取得的。

百姓不會對敵我兩軍都產生畏懼。而畏懼自己的將領就會輕視敵軍,害怕敵軍則會輕視自己的將領。被輕視的一方便會失敗,而擁有威望的一方就會取得勝利。凡是將領能誓死盡職的,軍官就畏懼將領;軍官畏懼將領,百姓就畏懼軍官;百姓畏懼軍官,敵軍就畏懼百姓。所以,那些懂得戰爭勝敗道理的人,必須首先懂得畏懼與輕視之間的利害關係。一旦不能夠關愛士兵使他們信服於自己,士兵們便不會為我所用;不能通過自己的威嚴使士兵們敬畏自己,他們便不會聽從指揮。關愛能使手下的士兵服從於自己,威望能讓自己在士兵中樹立威望,士兵們得到了關愛後,就不再三心二意,領導者樹立了威望後,下達的命令就沒人違抗。因此,善於當將帥的人必定知道如何關愛士兵和樹立威望。

所以,帶兵打戰如果沒有十足的勝算,就不能輕易打仗;攻打城池的時候,倘若沒有十足的把握,便不能輕易攻城。否則的話,就算刑賞分明也不足以讓他人信服自己,樹立威望在於從小的事情做起。因此,軍隊集中起來的時候便不可以輕易解散,軍隊出動的時候就不能空手而回。尋找敵軍必須如同尋找自己丟失的孩子那樣急迫,攻打敵人必須如同搶救掉落水中的人那樣不顧一切。如果軍隊陷於了不利的地形中便容易失去打仗的信心,如果沒有做好準備就打戰,就會沒有取得勝利的把握,魯莽地興兵打仗就沒有高漲的士氣。

但凡依靠正義發起的戰爭,最好由我發起;爭搶私下的利益而結下仇恨的戰爭,最好是迫不得已的。結下仇恨而引發的戰爭,最好等敵軍先發起。因此,打仗時必須把握好時機,戰爭停止後還必須做好防備工作。軍事方麵的勝利,有時候由朝廷的政治策略決定,有時候由百姓的安定生活決定,有時候由土地的開發利用決定,有時候由貿易的繁榮昌盛決定。鬥爭便能取得勝利,而屈服就隻能失敗,就算僥幸地沒有失敗,這也是因為意外地發生了敵人互相打擾的事情才僥幸取得勝利。僥幸取得的勝利不能算完全的勝利。不完全勝利的人便算不上懂得謀略。因此,聰明的君王在出動軍隊的時候,會正確地指揮軍隊,使軍隊的行動協調一致,雖然沒有強求勝利卻一定能取得勝利。

帶兵打仗有表麵去除戰鬥裝備假裝示弱而取得勝利的,這是因為有製度的保證,軍隊中有準備好的武器裝備,有應對敵軍的周密計謀,軍隊的統率十分嚴謹。因此,軍隊要按照編製設置將吏,每五個人設立一個伍長,每十個人設立一個什長,每一百個人設立一個卒長,每一千個人設立一個帥,每一萬個人設立一個將,如此方能周密地統率軍隊。將帥中早晨死的早晨便有人代理他,晚上死的晚上便有人代理他。分析判斷敵軍情況,應當選擇好的將帥,然後才能帶兵進發。

因此,但凡集合軍隊,千裏的路程用十天的時間,百裏的路程用一天的時間,而且必須在敵國的邊境集合。軍隊集合,將帥上任之後,就應潛入敵軍深處,將敵軍的交通要道切斷,將敵軍的重要城池包圍住。一邊派一支軍隊登上城池突襲,使敵人陷入危險的境地,一邊讓占領地內的男女,同士兵一起包圍敵人,各自向地勢險要的地方進攻,在敵軍的要塞之處發起戰鬥。在敵人獨守孤城而所有的交通要道都被切斷之後,再趁機攻打敵軍,這樣就會讓敵軍的將領失去威望,軍官和士兵不能和諧相處,就算動用刑罰也有人不服從命令,這樣一來,我軍必能取得勝利。敵軍的救兵還沒有到達,守城的敵軍便已經投降了。

倘若交通工具還沒選好,而要塞之處的堡壘還沒修建好,城防的工事還沒築好,障礙物還沒設置好,即使有城塞也不能防守。倘若遠方堡壘的敵軍還沒有退入城裏,守衛邊境的敵人還沒有回城援助,雖有人也等於沒有人。倘若敵軍的牲畜還沒有集合,糧食還沒有收獲,財物還沒有征收,那麽即使有資產也等於沒有資產。對這種城池空虛而資產竭盡的敵方城池,我軍便可以趁機攻占它。兵書上說:“我軍進攻時應像進入沒有人的地方,敵軍來不及交戰就已被擊敗。”它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守權第六

凡守者,進不郭圉,退不亭障,以禦戰,非善者也。豪傑雄俊,堅甲利兵,勁弩韌矢,盡於郭中。乃收窖廩,毀折入此,令客氣數十百倍,而主人氣不半焉,敵攻者傷守甚者也。然而世將弗能知。

夫守者,不失險者也。而守者不出,出者不守。守法:城一丈,十人守,工食不與焉。一而當十,十而當百,百而當千萬。故為城郭者,非妄費於民聚土壤也,誠為守也。千丈之城,則萬人之守。池深而廣,城堅而厚,士民眾選,薪食給備,弩勁矢韌,矛戟稱之,此守策也。

攻者不下十餘萬之眾乃稱。其有必救之軍,則有必守之城;無必救之軍,則無必守之城。若彼城堅而救誠,則愚夫僮婦,無不蔽城盡資血城者。期年之城,守餘於攻者,救餘於守者。若彼城堅而救不誠,則愚夫僮婦,無不守陴而泣下,此人之常情也。遂發其窖廩救撫,則亦不能止矣。鼓其豪傑俊雄,堅甲利兵,勁弩韌矢並於前,則幼幺毀瘠並於後。五萬之[眾□]誠必救,關之其後,出要塞,但擊其後,無通其糧食,中外相應。此救而示之不誠,則倒敵而待之者也。後其壯,前其老,彼敵無前,守不得而止矣。此守權之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