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大臣莫德雷德背靠著椅子,翹著腳瀏覽著英靈名單一會搖頭一會點頭,頗有點東方古時皇帝晚上翻牌子的韻味。
選誰呢?
莎士比亞?
過於浮躁!
羅賓漢?
不夠正式!
童謠與傑克?
年齡過小,當花童倒是行,但是估計羅馬不會缺花童。
弗蘭肯斯坦也是肯定不行,南丁格爾更不能提,帶去幹嘛?給人婚檢?
怕不是直接又要剁胳膊腿,還是羅馬皇帝的胳膊腿,別到時候阿格裏皮娜的殘黨沒碰著,反而先把不列顛代表團收拾了。
莫德雷德看著名單搖起了頭,這麽看來最後還是要在政府部門裏麵挑,還別說,圓桌騎士有一個算一個都還挺不錯的,特別是那人模人樣的長相。
可是在政府裏麵找就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家都很忙,不一定有時間出席這次活動,莫德雷德找了半天,終於發現高文這家夥似乎還算清閑。
講道理,自從不列顛最終之戰之後一直到現在,不列顛魔境魔物還在休養生息階段,圓桌騎士們確實比往年閑的太多了,不過他們也紛紛出任政府部門要職,開始負責起別的營生。
就比如莫德雷德,便是其中的一個典範。
出行就是安保大隊長,經濟製裁就是外交部長,總之就是哪裏情況緊急去哪裏,不是因為思想覺悟高也不是因為孝順脾氣好,而是因為身背巨額債務,人送外號莫十億。
髒活累活搶著幹,才能勉強看到還清欠款的一縷小小希望。
太難了,莫德雷德最近常常仰望天空,臉上透露出這個年紀不該有的沉重,那憂鬱的眼神發人深省,別人都是看著銀行賬戶數字越漲越開心,隻有莫德雷德是越跌越開心,真就是活反了。
搖了搖頭拋去了腦中多餘的念頭,叛逆騎士覺得自己不能再這樣喪氣了,應該更有自信一些。
想我莫德雷德七歲當騎士,八歲做圓桌,九歲就敢帶兵去剁自己親爹的腦袋,十歲就成為了不列顛背鍋部部長,大事小情全得管,危急情況先上陣,這世間還有什麽場麵是她沒見過的?又有什麽困難是她度不過的?
沒有!統統沒有!
“就高文了,反正今年春季的獸潮已經過去了,抽幾天時間和我跑趟羅馬,那家夥應該沒問題。”
叛逆騎士一咬牙拍定了人選,她選擇高文不隻是因為他長相俊美風度翩翩,天生就是個外交好手,更是因為這隻大猩猩耐打,不會出什麽幺蛾子暴斃,而且還是摩根的孩子,也是皇室的一員。
本來這次羅馬邀請函發的就很晚,事急從權,莫德雷德決定把這家夥生拉硬拽過來,而在確定了人選之後,剩下的問題就很好解決了。
叛逆騎士大手一揮,麾下官僚立即開始計劃行程安排,而她自己則準備直接去麵見亞瑟王,畢竟高文的調令她可搞不到。
本來最近歐洲聯合,不列顛與愛爾蘭就搞得緊張兮兮的,讓莫德雷德這頂鍋的很是有些疲憊,這麽一看的話這次羅馬帝國皇帝尼祿的婚禮反倒也是件好事,就當是出去散散心了。
莫德雷德開心的如此想著,向著白金漢宮的王座之間走去。
-----
在不列顛外交部長莫德雷德因為這突如其來的假期而有些小開心時,歐洲聯合政府,貞德麵前的桌子上也有躺著一封完全一樣的信件。
不過與莫德雷德不同的是,貞德並沒有在收到信時表現出什麽開心的情緒,反而麵色有些陰沉。
就像之前所說,如今的歐洲聯合政府不太待見羅馬,這件事是千真萬確的。
在去年的榮耀之戰時,當時的羅馬皇帝尼祿公開發表講話,如果宗聯體繼續擴大魔境將采取武力措施,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沒錯,羅馬帝國在出來嚴厲譴責了一番之後就沒有消息了,在榮耀之戰開始之前,當時的羅蘭曾經幾度提示羅馬帝國時刻準備出擊,羅馬官方的回複卻很程式化。
歐洲聯合政府無奈,在開戰前三天又特意通知了他們,然而即使是如此,當羅蘭帶著大半個歐洲的兵力去和魔物們以命相搏時,羅馬帝國卻還是沒傳來任何回應。
簡單說,就是麵對人理的危機全程裝死,與自己天天喊的口號截然不同。
雖然事後貞德等人也了解到了,發生這種情況似乎是因為羅馬皇帝尼祿當時還沒有完全掌控帝國,以元老院貴族派為首的勢力不想讓羅馬出現兵力的大幅折損。
羅馬作為一個以常規軍團為主力的國家,英靈數量不多,如果陣亡大量使徒毫無疑問會嚴重影響其軍事實力。
於是在這種拉來扯去的磨皮功夫中,歐洲的仗就這麽打完了,而相應的,付出巨大傷亡的人們並沒有失憶,無論是民間輿論還是官媒都在戰後批判過羅馬的言而無信。
如今過去半年,雖然事情不像當時一樣處在風口浪尖了,但是整個歐洲政府仍然對他們沒什麽好印象。
不過說是這麽說,可這次的事貞德還真不太好發作,原因是這次的是邀請函。
尼祿要結婚了,請你去當賓客,這怎麽說都是在表達善意,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國家與國家間也許會有矛盾,但是真正演變到撕破臉就很難了。
羅馬與歐洲聯合這兩個國家是挨著的,在不列顛與歐洲冷戰的那些年,羅馬一度是與歐洲聯合貿易往來占比最重的國家,兩國國民都不窮,互相之間合資企業頗多,有著很深的聯係。
而另一方麵,在宗教上來看,羅馬人民與歐洲聯合民眾的信仰是同源的,歐洲教廷與梵蒂岡那邊也有著不錯的往來,雖然羅馬皇室是信多神教的,但是結婚時也是在教堂的。
多神教隻是一種叫法,說白了其實就是都信,或者說都不信,不過如果硬要說的話尼祿應該屬於信奉祖先那種人,和東方的華夏頗有點類似。
總而言之,在經濟、宗教、政治三方麵,羅馬與歐洲聯合有兩個脫不開聯係,隻有政府上有些矛盾,但是貞德他們也知道,之前那件事是怪不到尼祿身上的,尼祿在當時是積極主戰派。
所以在權衡了好久之後,貞德決定以這次婚禮為契機,改善兩國的關係,或者說她看透了尼祿此舉的用意並選擇了接受。
畢竟,貞德需要盟友,不是為了戰爭或者經濟互助,而是在比較私人的方麵,也就是對羅蘭的搜尋。
在聽說羅蘭仍舊存活於世時,貞德與瑪爾達曾經抱著急切的心情開始了大規模搜尋,但是隨著時間一天天流逝,兩個人也越來越迷茫與失望。
她們曾經以為動用國家力量可以很快的找到自己的愛人,但是無論是不列顛的前車之鑒還是現在搜尋工作的緩慢都在告訴她們,這是癡人說夢。
目前四個女人對於羅蘭都沒有任何確切的線索,全是靠猜測在篩選調查,而範圍也隻是在本國,在相關統計也即將完成的現在,如果兩國內沒有目標的話,就必須進一步擴大範圍向國外搜索了,而羅馬就是當今世界上的一個人口大國,貞德當然想要得到當地政府的幫助。
所以說這件事其實來的也挺是時候的,接下來就要看貞德她們怎麽行動了。
聖女大人翻看起邀請函,回想著之前羅馬大使館給出的說明,這次婚禮似乎不太安生,居然希望參加者有一定的自保能力,甚至是英靈。
對於這種可疑的內容貞德自然不放心,她特意派人做了調查,情報部給出的回複是尼祿的母親居然曾經雇傭暗殺教團襲擊這次婚禮的新郎,得知了這一消息後貞德大致明白了情況。
原來是有英靈暗殺者,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這匆忙的婚禮以及戒備差不多就能夠讓人理解了,不過因為羅蘭逃過了哈桑們暗殺的原因,貞德還真就特意去看了他的簡曆幾眼。
在翻看之前她的腦子裏曾經還有過一些奇怪的念頭,心想著能夠做出這種事該不會是那個人吧,不過在看過之後少女放棄了這個念頭。
“嘖,果然是我想多了嗎?最近我到底......”
貞德自言自語著用手梳理著頭發,明白心中的急切讓她最近越來越疑神疑鬼,見到可疑人員就想要調查,然而換來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罷了。
這個人外貌差距太大了不說,而且還是尼祿的未婚夫,怎麽看這次都是自己胡亂猜想了。
貞德歎了口氣,拿起筆簽署了文件,算是給這件事正式定調。
歐洲聯合將派代表團出席本次尼祿陛下的結婚典禮,並且出席名單內將有複數英靈單位,可以說是給足了羅馬的麵子。
這次代表團的目的是拉近兩國距離以爭取進一步友好合作,那麽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貞德簽署完文件後笑了笑,對於結婚,歐洲聯合可是有著專門的優勢的。
例如,全世界範圍內地位最高的婚禮儀式主持人,歐洲聯合教廷教皇———瑪爾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