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宮劇裏,禦花園經常會成為妃子們聊八卦、密謀宮鬥的場所。有的妃子還在這裏上演“皇帝偶遇記”,假裝在撲蝶,**秋千,然後偶遇皇帝:“哇哦!禦花園太大了,臣妾真的沒發現皇上來!嚶嚶嚶……”
這些橋段似乎在告訴大家:禦花園很大,在裏麵講悄悄話別人聽不見,皇帝來了沒發現也是合情合理。實際上,禦花園真的不大,南北長80米,東西長140米,占地麵積11200平方米,相當於紫禁城麵積的1.7%。看數字可能比較抽象,直白點說,如果要逛完禦花園,走路慢的人大概需要15分鍾,走路快的人可能10分鍾不到就能走個遍。
這樣的話,如果你是妃子,你敢在禦花園裏搞密謀嗎?巴掌大的一塊地兒,你和誰聊過天,甚至聊什麽都會“隔牆有耳”,同時,皇帝要來禦花園,絕對不可能悄無聲息,身邊一大幫宮人,再加上園子也不大,你要裝“偶遇”是不是有點太難了呢?!
皇帝的禦花園確實有點小,不過在如此龐大的宮殿建築群中,尤其還在中軸線上能有這麽塊綠地也是不易了。
永樂皇帝初建紫禁城時,並沒有建禦花園,它是30多年後的景泰皇帝時添建的,當時的這塊區域專屬於紫禁城的守護大神玄武大帝,這裏有他的家—欽安殿。因為這裏屬於北方,紫禁城又多木結構建築,所以玄武大帝落戶在這兒很符合他的人設(北方之神,水神)。
在欽安殿的左、右兩邊還設了七座房子,名“東西七所”,象征著天空中的北方七宿。
北方七宿共有65個星座,800餘顆星,它們共同組成了蛇與龜的形象,剛好就是玄武星象。所以說,在紫禁城初建時,禦花園這個區域完完全全是守護神玄武大帝的家,是一個完整的玄武建築空間序列。
在明、清兩朝皇帝的共同努力之下,玄武大帝開始有了遛彎的小花園,尤其是清朝皇帝們,一個比一個愛侍弄花草,如今花園裏的大多數奇石、古樹都是他們從全國各地“搜集”來的。
禦花園雖然不大,但飯後遛個彎,妃嬪們搞個閨密聚會或者賞賞花還是足夠的。據史料記載,在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七月初七的七夕節、八月十五的中秋節和九月初九的重陽節等節日,都會在禦花園裏舉行祭祀或遊玩等活動。最會玩的還是慈禧太後,她當年在宮中養狗,據說有上百隻,這些狗一到點就由專門的太監牽到禦花園去遛,想想上百隻狗一起在禦花園狂奔狂吠是什麽場景,皇家花園一下變成“百狗園”。
除了禦花園,宮裏還有其他幾座園子可以供皇帝後妃們遛彎兒:
第一個是專供太後、太妃們遊逛的慈寧宮花園,它的麵積比禦花園小,這個園子有三個特點:一是遍植象征長壽的鬆柏;二是路麵比較平,老太太們走路比較安全;三是佛堂很多,方便禮佛。這座園子算是“往屆宮鬥冠軍”的“養老院”,也算是她們的一個精神寄托之地。
第二個是乾隆皇帝修了打算退休住的寧壽宮花園,這裏地域狹長,本不適合造園,可乾隆偏要弄,還要搞成“江南style”(江南風格)。因此,工匠們費盡心力,巧妙布局,將四個院落用奇花異石、亭台樓閣點綴,堪稱宮廷花園的佳作。
第三個是位於內廷西部的建福宮花園,它同樣出自乾隆的提議,是由最初的乾西四所、五所改造而成。這座園子前後建了十幾年,風格模仿江南的私家園林,建成後乾隆非常滿意,曾將自己最喜歡的寶貝都珍藏於此,相當於一個皇家珍寶庫。
可惜的是,建福宮花園在1923年發生了一場大火,無數珍寶葬身火海,據溥儀《我的前半生》:“內務府後來發表一部分糊塗賬,說燒毀了金佛2665尊,字畫1157件,古玩435件,古書9萬冊。”不過據學者推測,實際燒毀的更多,其中不乏超級神奇寶物,像當時《申報》就報道:“被燒最寶貴之物,一曰分水珠,大如雞卵;一曰玉西瓜,徑圓在一尺五寸內外;一曰渡江席,不知何材料所織,在水麵載重不沉;一曰清太祖努爾哈赤大履,係曆史上英雄遺物。”
關於這場神秘的大火,官方公布是電線起火導致,但真實情況是什麽現在依然是個謎。溥儀就認為,是偷了建福宮花園珍寶的太監們為了毀滅證據放的火。
建福宮花園自那次火災後就一直荒著,心大的溥儀在莊士敦的建議下,還曾在廢墟上修過一個網球場,直到2005年,建福宮才重修完成,據說耗資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