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深山大澤,地荒天遠,最易孕育怪奇之物,尤其是峰巒萬重的西南地區,除了安南幽穀那巨大的食象獸,一脈相承的山川之間,不知還沉睡著多少超乎世人想象的古老圖騰。
康熙十二年,雲南吳三桂起兵造反,西南各省邊境設卡屯兵,道路因此斷絕。
有兄弟三人,故居浙江湖州,在雲南普洱一帶行商。因為經營之所深處山中,消息不暢,等到有所風聞,戰事已經開展了很長一段時間,而外間傳說,出境的道路已設卡封鎖,三人大驚,匆忙了結生意,連夜啟程逃命。
大路的情形究竟如何,誰也說不清楚。不過兵荒馬亂,外地商人走大路無疑是件很危險的事情。三兄弟一合計,決定辛苦一點,取道無量山,向東北進入四川,隻要能搭上船,沿江而下,則朝發白帝,暮至江陵,不日便可回到江南。
清朝初期,出入雲南的道路極其有限,即令是像“川滇大道”“滇黔大道”這些所謂的官方驛路,也無不是蜿蜒起伏的羊腸鳥道,逼仄難行,自古以來就有“五尺道”之稱,言其狹窄,隻有五尺之寬。三兄弟隨馬幫入滇,走得正是這樣的道路,當真令人磨斷腳、愁斷腸。可是等到他們進了無量山才發現,從前走過的山間險徑,竟不啻於康莊大道。
三兄弟原本以為,隻要認準方向,隻管逢山而過,遇水而渡,自可出得山去。不料那無量山綿延數百裏,森林蒼莽,危峰嵯峨,橫亙穀地的毒瘴、磨牙吮血的蛇蟲、無形無影的沼澤深淵,處處與江南浙北的錦山秀水絕不相同。三人深陷其間,漫漫不辨東西,連走十幾晝夜,幹糧耗盡,隻好吃樹葉、吃草根,掙命前行。
這天清晨,兄弟三人相互扶持著繼續上路,按照他們擬定的方向,穿行一片樹木稀疏的山坳。
其時陽光極好,萬裏無雲,三人遍體鱗傷,而為露水潮氣所侵蝕的皮膚,在陽光微風照拂下,難得可以享受片刻的幹爽。這讓他們精神略振,不由得加快了腳步。正行之間,迎麵的風勢猛然轉劇,三兄弟腳步虛浮,給吹得踉蹌摔倒,但聽得風中呼嘯陣陣,隱隱傳來海潮江濤之聲。
遠離江海的深山,怎麽會出現像錢塘大潮般的聲音?三兄弟對望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眸中的恐懼,雲南多雨,難道是山洪?三人忙向高處趨避,剛剛爬上個小丘,那聲音已經如雷而至。隻見塵土滾滾,木石橫飛,一頭比大象還要大上一倍的黑毛巨牛,鼻中噴著驚天動地的低吼,狂奔而過。遇上那碗口粗的大樹,毫不閃避,直撞上去,大樹便似紙糊的一般,一觸即折,甩飛數十丈之遠。眨眼工夫,疏林之間草木披靡,沿著那巨牛的足跡,生生開出了一條筆直的道路,直通往天邊。
三兄弟何曾見過這等巨大猛惡的怪獸,嚇得死死伏身地上,恨不得就此化身一塊石頭、一根木頭,但求千萬別被那怪獸發覺。那怪獸橫衝直撞,略不稍停,徑奔而去,顯然並未發現三人所在。但三人已被嚇破了膽,直到那隆隆吼聲越來越小,徹底消失不聞,才戰栗著探出身子,然而腿軟腳顫,一時行動不得。三弟倚靠在山石上,牙齒咯咯相擊,張眼失落道:“大哥,那……那是什麽怪物?”
兄弟三人商議一陣,不得要領,無論如何,必須盡快出山,誰也不知這群山深處還藏有什麽可怖的怪物。
三人受此驚嚇,精神更加萎靡,好在常言道“剝極必複”,那天的黃昏時分,自十幾天前進山以來,他們首次瞭望到了人類的屋宇。三人喜極歡呼,今夜終於有瓦遮頭,不必露宿,而且終於可以向土著買糧、問路了。
幾間草舍遠遠望去,似乎隻是普通山居,走到近處,才發現異乎尋常的高大。三人摸不清是什麽路數,挨到近處,猶疑著不敢上前叫門。正躊躇之際,房門洞開,一個身長一丈有餘、長著三顆腦袋的怪異巨人走了出來,看見三人,微微一愣。那三兄弟卻自始至終不曾放鬆警惕,見了三頭巨人,齊聲大叫,轉身便逃。
“等一等!三位慢走!”
字正腔圓的中州口音傳入耳朵,三兄弟愕然轉身,隻見那怪人三張臉上三隻嘴巴一齊微笑、一齊開口說道:“三位可是迷路了?吃過飯沒有?”
這簡單的一句寒暄,登時讓三兄弟感覺親切無比,饑火升騰。隻是對方形象太怪,實在善惡難辨,不敢貿然近前。
三人之中,還是大哥較沉著有智,拉一拉兩個弟弟,撲倒便拜,說自己兄弟三個遠來經商,不想遇上兵燹,欲待冒險穿山出境,卻迷路被困,已經多日未食,乞求那怪人予以指點,並賜一頓飯吃。
怪人嗬嗬笑道:“快快請起,快快請起,我這裏輕易沒有外人來,三位乃是貴賓,何以行此大禮!”見三人相顧驚疑,又補充道:“在下隻因形貌怪異,為世俗不容,不得不避居在此,卻絕不是什麽怪物、匪類,三位千萬放心。”
這話說得懇切至極,三兄弟大喜,再無它慮,又千恩萬謝,那怪人上前扶起三人,讓進木屋,進屋便喊:“阿妹!來見見幾位貴客!”
草簾一掀,內間又走出個巨人,同樣生了三個腦袋,卻挽著發髻,看模樣似是個女子。三兄弟忙避席見禮,男怪人道:“阿妹辛苦,今日需好生整治幾個菜肴,款待貴賓。”三兄弟連稱不敢,那女怪人也很高興,自應聲而去。
席間,三人重述失陷深山的經過,並請教出山之途。男巨人道:“無妨,由此向東,五日之內,必可出山。”三人又道山中有時難以辨識方向,巨人取出一根樹枝,“不論太陽在哪個方向,但將樹枝插在地上,視投影為準。”停了一停,又道,“隻有一件事須格外注意,山中倘或遇到廟宇,可以歇宿,卻絕不可撞其鍾鼓,否則必有不測之禍,三位切切謹記。”三人心想無緣無故去撞人家的鍾鼓幹什麽,當然喏喏應聲,再三申謝。
這天終於飽餐一頓,且睡了個好覺,三兄弟精神氣力,無不大為好轉。次日一早,即向巨人兄妹辭行。那巨人頗有些戀戀不舍,送了大包的幹糧臘肉,雙方殷殷而別。
筆直往東走了三天,這天日暮時分,翻過一座山脊,遠望蔥翠環抱之間,飛出青簷一角。三人大喜,上前一看,原來是座古廟,牆垣業已坍塌大半,廟門也倒在深深的野草之中,看來已經久無人居。
雖然無人,且喜是個不錯的避風之所,正可供今夜休憩。舉步進門,滿眼長草離離,院落裏豎起一座不大高的鍾樓,一口青森森的大銅鍾懸掛正中,看上去竟然簇新發亮,仿佛新鑄的一般。
三人看得奇怪,又往那佛殿裏一張。佛殿之內,倒是比外麵看起來更破舊,門窗俱壞,佛像也剝蝕損毀得厲害,翻倒的香案,斷折的枋椽,瓦礫碎石,亂七八糟,角落裏還停著兩具棺木。
三人走了一日,早已疲累不堪,先將行李卸下,坐在殿前歇腳。忽聞頭頂響動,一大群烏鴉從那鍾樓之下振翅飛出,嘎嘎厲嘯著掠過晚空。這些烏鴉大約從未見過人類,竟毫不害怕,且有幾隻直撲過來,啄擊三人的頭頸。
三兄弟大怒,揮手亂打,烏鴉便不敢再撲,隻在三人頭頂聒噪。三人撿起石子投擲驅趕,“鏗”的一聲,不知誰用力過大,石塊擲到了銅鍾上,嗡然大振,回響不絕,驚得遠近林鳥群飛。鴉群好似也受了驚嚇,潮水般遠遁,眨眼飛得一隻不剩。
三人相視苦笑,正打算生火燒水,身後佛殿“喀喀喀”爆起一串脆響,好像木頭斷裂的聲音,三弟說了句:“這房子恐怕不結實。”探頭往裏一張,突然抽身回來,臉孔被極度的恐懼扭曲變形,聲色俱厲地大喊一聲:“快跑!”兩個哥哥還在愕然,黑影一閃,血光迸現,三弟已經攔腰裂成兩截。一具遍體白毛、皮包骨頭的僵屍出現在門邊,血線淋漓滴落,觸目驚心,筆直延伸至廟門,血線的盡頭,三弟平時從不離身的帽子無力地落在草叢裏,他的上半截身子正給另一具僵屍按在地上啃食,長草掩映間,依稀可以看見微微抽搐的手指。
“咕咚”,老二翻著白眼,嚇昏了過去。大哥也手腳俱軟,然而此時不逃,焉還有命在?他死命拖著老二的手往塌毀的院牆行去,一麵大聲喊著讓老二醒來。才喊得一聲,卻不想驚動了怪物,大哥隻覺腥風撲麵,尚未轉過心思,便被狠狠撞飛。兩個怪物湊在一起,爭相撕咬著老二,老二一時未死,慘號不絕。
大哥跌在牆邊亂石堆上,脊背欲斷,哪裏站得起來。老二的慘叫逐漸轉為嗚嗚悶哼,似乎是被血液嗆住了喉嚨,接著便湮滅無息,隻剩兩具僵屍撕咬咀嚼之聲。大哥來不及哀慟,拚命支撐起上半身,匍匐著想要從那斷牆處逃走,可是腰背麻木之下,那咫尺距離,竟遠似天涯萬裏,近在眼前,終不可及。
淚水簌簌而落,淚眼看去,兩具僵屍已經吃光了弟弟,向自己撲來,他絕望地閉上了眼睛。
隔了半晌,毫無動靜,睜眼一看,兩具僵屍凝立身前,麵孔朝向廟門方向,一動不動。
僵屍不動,他也一動不敢動,忽然,遠山之間,響起隆隆如雷的風濤之聲,其聲雖低,其勢卻似狂瀾暗起,萬馬奔騰。僵屍脊梁一挺,昂起披滿白發的頭顱,衝天尖叫,其聲烈烈如鴞,好像在向遠處那聲音挑戰一樣。遠方悶雷似的聲音陡然轉盛,大地簌簌震動,“哢喇”一聲巨響,塵沙飛騰,日前所見那頭狀如神獸修狃的牛形巨獸撞垮廟牆,直衝而入。
僵屍揚起血淋淋的利爪,高高躍起,徑取牛首。黑牛將牴角一擺,一具僵屍便如小孩子丟的沙包一樣,筆直摔將出去,“嘭”的一聲洞穿房頂,跌進佛殿。另一具僵屍卻趁機撲落到牛頭上,張口便啃。
那黑牛發起蠻性,一頭拱向佛殿,要把僵屍撞死。但這兩具僵屍,不知經了幾百年的修為,養得遍體白毛逾尺,已煉成夜叉一類,刀槍不入,骨堅如鐵。黑牛這一撞,將那佛殿也撞塌了半爿,剛撤回幾步,抖抖頭上的泥沙,兩具僵屍又從瓦礫廢墟之中暴起相攻。
黑牛平日開山斷樹,渾若遊戲,何等的皮厚力大,怪物爪牙雖利,焉能輕易予之重創?雖吃了僵屍幾下,小有損傷,反而凶性大起,燈籠似的巨眼仿佛要噴出火來,鬥誌越發昂揚。僵屍固然靈活,智力卻低下得很,對上如此強大的對手,完全不懂什麽戰術配合,隻會硬衝硬撲,一次次被黑牛重重打飛。翻翻滾滾不知鬥了多久,僵屍終於支持不住,漸露乏力之相,“吱”的一聲,飛奔逃走。那黑牛兀自不舍,狂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