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間,江蘇常州有一對姓葉的兄弟赴往巴陵一帶遊玩。這兄弟二人皆有林泉之癖,因見楚地風光迥異江南,而景色之妙,別有勝場,直似到了天堂一般,每日便盡情流連在那荊山楚水間,尋幽探勝,陶然忘返。

一日,兄弟二人沿湖觀覽,遙見遠方有山,其勢甚高,正宜俯瞰洞庭。二人大喜,當即換上一身便於爬山的輕裝,帶了幹糧、水囊,以及防身的弓箭,望那遠山行去。

常言道“望山跑死馬”,看似山近,路程往往實遠,奔行半日,發現尚須穿過一片森林。二人都是心誌堅毅之輩,絲毫不以為苦,打定主意,若日內不能趕到,不妨露宿一宵,明日再走,總之不登山頂絕不罷休。

一路上人跡罕見,林子中常有不知名的怪鳥、蟲獸撲簌而過,繼而萬籟俱寂,忽聞一片密集的“嘶嘶”聲響自前方傳來,好像米篩快速搖動著篩米所發的聲音。二人對視一眼,都是一般的心思:“林中突現怪聲,多半不會是好事。”弟弟身手輕捷,覷準棵大樹,兩三步爬上丈高,往那聲音來路一看,臉色遽變,忙低聲招呼哥哥:“快上樹!是萬蛇過境!”

哥哥一聽,“噌”地跳上另一棵樹,手腳並用,爬得比弟弟更高。這時鼻端嗅到一股濃濃的腥氣,透過枝葉向下一看,隻見青黑白赤,五色斑斕,數不清的長短蛇蟲你挨我擠,一層疊一層,仿佛江中大潮般洶湧而來。兩人看得頭暈目眩,又為那毒氣腥風所激,胸腹間煩惡欲嘔,幾乎跌下樹去。

蛇這種動物,通常沒有遷徙習慣,如此大規模行動,必然有因。兄弟倆多知方物,不由得猜測,難道是地震發生的前兆?

正在驚疑不定之際,蛇群遊走如飛,頃刻間盡數過完,留下遍地毒涎,在日光下晶瑩閃亮。

二人心髒兀自撲撲直跳,不敢立刻下樹。又等了一陣,再無異狀,弟弟從對麵樹上打了個招呼,就要往下溜去。哥哥眼尖,遙見遠處黑影聳動,忙出聲阻止,伸手向前方一指,弟弟循指望去,隻見一個四四方方的古怪東西,從那群蛇的來路蠕蠕而出。

兄弟倆起初還當來的是野豬之類,待那東西靠近,看得真切,大吃一驚:原來此物竟沒有眼睛,也沒有耳朵、鼻子,更沒有尾巴,似乎也沒有腿腳,甚至看不出頭和身子的區別,整個身體囫圇一團,活像一坨四方形、會移動的肉。其所經之地,翠綠的灌木叢驟然調萎,枝葉盡皆枯落。

二人從未見過模樣這等怪異的生物。哥哥博聞強記,想起古人筆記裏的“太歲”、《山海經》中的“帝江”之類傳說之物,未敢輕舉妄動。弟弟卻好事的多,悄悄摘下背上弓箭,一箭射在怪物身上,那怪物卻似一無所覺,帶著箭矢蠕動而去了。

哥哥壓著嗓子呼道:“你幹什麽?休要莽撞!”弟弟眼睛直直盯著怪物,臉上全是興奮的神采,根本沒聽見哥哥的呼聲,“刷”地滑下樹來,拔箭在手,追到怪物身後,舉弓便射。

箭支尚未離弦,弟弟一聲不吭,仆倒在地,就此一動不動了。哥哥大驚,再也顧不得危險,忙下樹去看時,那怪物已不知去向,而弟弟的身體,從衣服皮肉到骨骸,如沸水沃雪,迅速融化,頃刻之間,整個人竟完完全全消解成了一灘黑水,滲入泥土,什麽都沒剩下。

外地人被化成黑水的消息,隨著哥哥瘋狂地奔走,在洞庭湖畔流傳開來。官府當然也接到了申訴,其實很多年前,當地就已發生過多起類似案件,隻為那殺人的怪物著實難以對付,官府幾次捕殺不得,反而折損了許多人手,無可奈何,隻得出榜誡民,禁止行人涉足那片叢林,林子附近的人家也都遷到了別處。而多年過去,官府在路口立下的警戒石碑,已經損壞,葉氏兄弟貪於趕路,未加留意,又不曾細細查問,終於釀成慘禍。

現任知縣大老爺是個嫉惡如仇的火爆脾氣,翻過案卷,見了葬送在那怪物毒吻之下的累累人命,勃然大怒,虎狼當道,豈可一味縱容?他決意鏟除此禍,立即派下人手,走訪知情的耆宿,請教方略。

一連問了多天,毫無結果,沒人知道那怪物究竟是什麽東西,隻因它最喜以蛇為食,民間便喚它作“蛇王”。這東西沒有眼睛鼻子,但生有嘴巴,遇到巨蟒毒蛇,隻要張口一吸,蛇身立即化成一道水箭,被那怪物吸入腹中,再厲害的蛇蟲也不能抵禦。加上它周身奇毒無比,所過之處,草木盡枯,若與之對敵,遠攻固然不可,近身更是死路一條。

縣老爺大為煩惱,怪物再毒,總是畜類,難道咱們連一隻畜生也對付不了?這要是傳出去,咱們顏麵何存?

這天,差役來報,說衙門外來了個老漁翁,自稱有捉拿蛇王之策,要麵呈大老爺。知縣大喜,忙肅入請教。那老漁翁道:“草民也久有除殺此怪之念,隻是草民家貧,無力置辦所需之物。”

知縣道:“老丈需要置辦什麽,但說無妨,看看本縣有沒有能力辦到?”

老漁翁道:“大老爺自然辦得到,草民隻要長竿兩根,麵饅頭五百個,必可除掉蛇王。”

知縣原以為此老需索的定會是些稀奇古怪的工具,沒想到隻是竹竿子和麵饅頭,這當然好辦,隔天便準備停當,由老漁翁帶著差役和一隊鄉勇獵戶,摸進那片被視作禁地的密林。

蛇王並不容易找,好在隊伍裏經驗豐富的獵手很多,經過幾天的摸索,終於發現了蹤跡。

一行人循跡悄悄靠近,遠遠見一隻像櫃子般四方形的東西靜靜趴在土穴之外,老漁翁打了個手勢,告訴眾人,這就是要找的怪物。

那蛇王大約是因為沒有天敵的緣故,警惕性不高,絲毫沒有察覺人類接近,但眾人深知此物劇毒無比,誰都不敢大意。一個獵人按照早先部署的計劃,手執帶有鐵叉的長竿,扡起一個饅頭,慢慢伸向蛇王。蛇王終於發覺了,隻見它方形身體上裂開一口,饅頭立即變黑,化成泥狀,淋漓落地。這時另一根長竿又伸了過去,趁蛇王注意力轉移之際,將先前的竿子迅速收回,眾人一看,竿頭鐵叉竟然微有融化跡象,不禁駭然。

兩根長竿你來我往,交替送上饅頭,起初蛇王一吸,饅頭立刻軟化成黑泥;漸漸地,蛇王越吸越慢,饅頭顏色由黑而黃,不再融化。待到收回來的饅頭色白無異時,老漁翁叫道:“怪物力氣已竭,大夥兒上啊!”當先躍起,手牽繩網,兜頭向蛇王一罩,蛇王慢慢動了幾動,便再也無力掙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