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天主教在華傳教來講,真正意義上的《聖經》漢譯是從白日升開始的。

1737年或1738年,在荷蘭東印度公司工作的英國人霍治遜(John Hodgson,1672—1755,一譯鶴特臣、霍治遜)在廣州發現了一份《聖經》譯稿,並在精心抄錄後帶回了英國。1739年9月,他將手抄稿獻給了英國皇家曆史學會會長漢斯·斯隆爵士(Sir Hans Solane,1660—1753,一譯史安羅爵士、史路連)[26],成為斯隆圖書館的收藏品。斯隆將其捐獻給大英博物館手稿部,編在斯隆手稿(Sloane Manuscript)中,中文題名為“四史攸編耶穌基利斯督福音之會編”(Quatuor Evangelia Sinice)。後圖書和手稿從大英博物館分離出來,被收入今天的大英圖書館。目前,該手稿編號仍為Solane MS #3599,與多年前完全一致。直到2007年筆者閱讀時,手稿保存之清潔完好,提取閱讀之方便快捷,讓人感歎敬佩。[27]

大英圖書館收藏的《聖經》譯本手抄本共377麵,全書以毛筆工整繕寫,每麵16行,每行24字;版麵頗大,高27厘米,寬24厘米。它是依據拉丁文《聖經》武加大譯本譯成,已包含了大部分新約,包括《四福音書》《宗徒大事錄》《保祿書信》和《希伯來書》第一章。《福音書》部分以合參的形式翻譯,《宗徒大事錄》及《保祿書信》是按經文次序翻譯的,《希伯來書》第一章以後的經文則沒有譯出或失傳。由於手抄本並沒有記錄翻譯者的姓名,加上曆史資料的缺乏,多年以來人們僅知是某位天主教人士的譯作,一直都不清楚更多的細節[28]。直到1945年10月,天主教學者韋利克教授(Rev.Bernward H.Willeke,1913—1997)在美國的《天主教聖經季刊》(Catholic Biblical Quarterly)上發表文章,考證出此譯本的譯者是白日升(Jean Basset,1662—1707,音譯巴設),一位曾在中國多年的天主教巴黎外方傳教會傳教士,而該譯本的翻譯時間大約是1700—1705年。[29]

白日升1662年出生於法國裏昂,父親是裏昂市的行政長官。21歲時,獲得巴黎著名的聖蘇爾比斯(Saint-Sulpice)修院神學學士學位。1684年,進入巴黎外方傳教會[30]修院學習,準備前往亞洲傳教。這時正值巴黎外方傳教會的鼎盛時期。1685年1月,他啟程亞洲,先在泰國學習,接受培養。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年),27歲的白日升來到中國,18年後在中國去世。

白日升於1689年抵達廣州,從1702年開始在四川傳教,成為第一位四川代牧區的署理。1707年12月,白日升卒於廣州,年僅45歲。據白日升在四川的中國同工李安德(André Ly,中文名據音譯)的拉丁文日記可知,白日升與一位中國神父徐若翰(Jean Su,?—1734)合作翻譯了《聖經》的新約部分。

這部從未出版的《聖經》部分譯本,成為百餘年後分別在印度和馬六甲出版的最早漢文《聖經》全譯本——馬士曼譯本(Marshman's Version)和馬禮遜譯本(Morrison's Version)——的基礎性文本,雖然他們當時都不清楚這是哪位人士的譯作。關於白日升譯本與基督教《聖經》最早全譯本馬士曼譯本和馬禮遜譯本之間的關係,我將在本書第二章詳細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