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綿延3 000多年而未中斷的表意文字,但一直有拚音的要求。漢字的拚音曆史非常悠久,也非常簡單。拚音可上溯到2 000多年前的“直音”(用一個漢字給另一個漢字注音)和“反切”(用兩個漢字給另一個漢字注音)。這種直音和反切的方麵有很多局限性。例如,如果沒有同音字,或者雖有同音字但不認識,直音就無法完成。反切的前提是要熟識許多足夠用於反切的上下字,還要掌握拚合的方法,所以仍然是不方便的。

盡管如此,在此後的1 600餘年,漢字一直沒有出現新的表音方法。

用拉丁羅馬字母來書寫漢字,這種現象很早就有了。例如,用拉丁文字書寫的中國國名Chin(秦,後變化為Chine,China等)。《馬可波羅遊記》中也有許多用拉丁字母拚寫的中國地名,但這些早期的漢語譯音還不是係統的拚音方式。

係統的拉丁字母拚音發端於明末的天主教傳教士,他們的著述也開啟了漢字拚音化的曆程。1582年(明萬曆十年),意大利天主教傳教士利瑪竇來到中國,給漢字帶來了羅馬字母(亦稱拉丁字母),漢字的表音開始走上字母化道路。

利瑪竇長期苦學漢字漢文,創製了一套給漢字注音的羅馬字母方案,並於1605年(明萬曆三十三年)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跡》。這是“中國第一個拉丁字母的拚音方案”[1]。20多年後,法國天主教傳教士金尼閣(Nicolas Trigault,1577—1629)在利瑪竇的基礎上,於1626年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資》,創建最早的完備的字母注音的中文字匯。《西儒耳目資》實際上是外國人編寫的漢語辭典。對於漢語,它采用了字母注音,以便於天主教傳教士學習漢語漢字。耶穌會士們發明總結了一些給漢字注音的方式,用來作為學習漢語漢字的工具,並且編著了一些中外文對照的字典。1867年,英國人威妥瑪(Thomas Francis Wade,1818—1895)在倫敦出版了《語言自邇集》,目的是幫助英國人學習漢語。他創立的“威氏漢語拚音方案”,對中國後世的漢語拚音設計影響巨大。

鴉片戰爭後,新教傳教士大量湧入中國。為了傳教,他們嚐試用羅馬字母給漢字注音,為多種方言設計了羅馬字母拚寫法,在基督教內使用最多、最為著名的就是教會羅馬字。他們創製了多方言的羅馬字,用來翻譯聖經,直接用拚音字母來書寫漢字。

中國是個多方言國家,聖經方言譯本於是應運而生。按現代方言學理論,漢語方言分為7種,即官話方言、吳方言、閩方言、湘方言、粵方言、客家方言、贛方言。除湘方言外,其他6種方言均有聖經譯本。6種方言共有44個分支,其中26個分支有聖經譯本。

聖經漢語譯本從語體角度可以分為文言本、半文半白本和白話本3種。方言聖經屬於白話本,又稱土白譯本、方言譯本(colloquial version)。從文字形式角度來考察,聖經有漢字本、由傳教士創造的教會方言羅馬字本(missionary roman character version)、國語注音字母本(national phonetic script version)、王照官話注音字母本(Wang Chao-Peill phonetic script version)、漢字與外文對照本、漢字與國語注音字母對照本、漢字與王照官話注音字母對照本、漢字與教會羅馬字對照本、盲文字本、威妥瑪拚音本、快字本11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