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人類社會中最為重要的交際工具,體現著人們在自己的生活和生產中需要表達和傳遞的絕大部分信息。漢語有著豐富的詞匯,這是文明發展進步的體現。首先,中國的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具備了文明社會的多種要素。其次,在漢族和其他各族人民之間、中國與外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和語言融合的過程中,漢語吸收了許多其他各民族語言的成分。

在漢語詞匯史上,漢語對外語來源的詞較大規模的吸收共有三次。一是戰國秦漢時期,主要是匈奴、西域來源的詞;二是魏晉至隋唐時期,主要是梵語係統來源的佛教詞語;三是明清時期,主要是來自西方語源的詞匯。其中,第三次吸收的詞匯的數量遠超過前兩次。正如著名語言學家王力所言:“現代漢語新詞的產生,比任何時期都多得多。佛教詞匯在輸入中國,在曆史上算是一件大事,但是,比起西洋詞匯的輸入,那就要差千百倍。”[1]

隨著西方的殖民擴張和世界統一市場的建立,西方文化播散擴張,反映西方文化的範疇、概念、術語也被輸入其他民族和國家。非西方的民族和國家當然會對此做出自己的反應,而文明史悠久,既重自身“文統”,又有著采納外來語匯傳統的中國,其反應格外錯綜複雜。

語言的變化是在語言本身和社會環境兩種合力作用下實現的。但是由語音、語法和詞匯構成的語言係統具有穩定性和長期性的特點,其中語言變動最為活躍和明顯的部分是詞匯。詞匯是外在形式與內在含義的統一。新詞語實際上是人類對一種新事物、新知識、新觀念的表述和記錄。翻譯首先要找兩種語言語意相對應的語詞。如何在中國語言文化中尋找相類似的概念、範圍和術語來恰當地表達西方異質文化,這對於晚清的文言書麵語來說是個極大的挑戰。

在每一種語言中,每個新詞匯的出現都是因為人們需要對新出現的現象、事物、觀念給予抽象歸納並進行交流。這些詞匯都是因思維與交流的客觀需要而產生的。新詞語是語言係統中最為活躍的因素,忠實地記錄著社會的變化。隨著社會的發展,其變化也最為突出。透過新詞語,人們不僅可以獲得豐富的曆史信息,還可以從特定的社會現象和社會文化中揭示人們的社會心態與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