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教士來華後,為了有效利用文字印刷來傳播福音,翻譯聖經、撰寫基督宗教教義書刊成為他們最常采用的傳教方法。本節選用了18個基督宗教神學上最為常見的詞語,梳理其在眾多聖經漢譯本中的譯寫演變過程。選用文獻時間跨度長達千年,涉及唐景教文獻、明清天主教文獻、19世紀新教傳教士聖經譯本、20世紀上半葉華人聖經學者聖經譯本、20世紀下半葉天主教思高聖經譯本。同時,本節還根據《辭源》(1915年)、《辭海》(1936年)、《新名詞辭典》(1953年)、《辭海》修訂版(1979年)、《現代漢語詞典》(1978年)、《漢語大詞典》(1986—1993年)對這些詞語的收錄情況,來考察這些詞語進入中國社會的狀況。
1.移譯詞:先知、聖靈、天使
先知(prophet)
“先知”原指認識事物在眾人之前的人,後指特別親近上帝心意的人。他們作為上帝和人之間溝通的中介,會預言將要發生的某些事,也受上帝的啟示,針對當時的情況,傳達上帝的意旨,以警覺世人,呼喚悔改,預告未來。
“先知”一詞的漢譯演變過程可以以《新約·馬太福音》第1章22節為例(和合官話譯本: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
“先知”這一雙音節詞首見於1635年(明崇禎八年)刊印的天主教文獻《天主降生言行紀略》(按古經若納古先知。魯承主命。往尼你物名郡。以天主聖怒警戒其惡)[3]。這是天主教耶穌會士艾儒略根據《四福音書》用中文撰寫的一部完整的耶穌傳記。
天主教耶穌會士陽瑪諾還將其譯為“預知者”(使者又次問。爾為預知者。曰。亦否)[4],也曾使用“先知”(亦匪阨理亞。亦匪先知者)[5]。巴黎外方傳教會白日升沿用了“先知”(此皆有之以成主已出而托先知之言)[6]這一譯詞。
基督教馬士曼在聖經翻譯中,繼承了白日升這一譯詞,但同時也混用過“預知”(夫此諸情成致念主以預知所言雲)[7]。馬禮遜則繼承了“先知”(夫此諸情得成致念主以先知者而前所言)[8]一詞。1839年出版的郭士立譯本,采用了一個非常儒家化的詞匯——“聖人”(諸事得麵可應驗上主以聖人所雲)[9],但很快即被傳教士們放棄。除美國傳教士裨治文聖經譯本采用了“預言者”(凡此事得成、致應主托預言者所言雲)[10]外,其他所有的譯本,委辦譯本(如是、主托先知所言應矣)[11],浸禮會的高德譯本(凡此皆成。致驗主托先知者所言雲)[12],施約瑟淺文理譯本(凡此得成、乃為應主托先知所言曰)[13],直到和合深文理譯本(斯事悉成、以應主藉先知所言曰)[14]以及和合官話譯本(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15],都采用了“先知”的譯法。
20世紀後的新教華人聖經學者在翻譯聖經時,也無一例外地采用了“先知”的譯名。例如,王元德譯本(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16];朱寶惠譯本(有了這事,正應驗主托先知所說的話)[17];呂振中譯本(這全部的事發生,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18];天主教吳經熊譯本(凡此皆所以應驗主假先知而言者)[19];思高譯本(是為應驗上主藉先知所說的話)[20],都一致采用了“先知”一詞,一直沿用到今天。
中國傳統文化中,早已經有“先知”一詞,即從唯心主義的先驗論及天才論出發,指所謂天生的啟蒙者,或認識事物在眾人之前的特別能力。《孟子·萬章上》中的“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孫子·用間》中的“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都表達了這個意思。天主教傳教士移譯這個詞匯,將其用來表達受上帝啟示而傳達上帝的意旨或預言未來的特別之人。各類漢語詞典都選錄了該詞,並且都介紹了在猶太教、基督教、天主教教義中,它所代表的特別的宗教含義。1915年出版的《辭源》選錄了這個詞匯,釋為“基督教語。亦稱預言者”[21]。1936年出版的《辭海》也選錄了該詞:“宗教用語。一作預言者,謂能傳布神旨,以警覺世人,古代以色列之先知,尤為宗教史家所推重,謂猶太民族信仰心之發展,皆此輩啟迪之功,卒以誕生後來之基督教雲。”[22]《漢語大詞典》也收錄了此詞,除指認識了解事物在眾人之前外,還特別從宗教角度將其解釋為“宗教中指受神啟示而傳達神的意旨或預言未來的人”[23]。《現代漢語大詞典》將其釋為“猶太教、基督教稱預言者”[24]。
聖靈(Holy Spirit)
“聖靈”一詞在希伯來文中,原意指目不能見的風或氣、人的呼吸,指一種神秘的無形力量,形容“靈”是無形的實體。基督宗教普遍認為,上帝的臨在或權能往往是通過聖靈彰顯出來的。聖靈的工作是上帝能力的彰顯,聖靈同在即上帝與信徒同在。聖靈是基督宗教中最基本的神學概念。
“聖靈”一詞的漢譯演變過程可以以《新約·馬太福音》第1章18節為例(和合官話譯本:他母親馬利亞已經許配了約瑟,還沒有迎娶,馬利亞就從聖靈懷了孕)。
唐景教文獻將其意譯為“淨風”(設三一淨風無言之新教,陶良用於正信)[25]或“涼風”(天尊當使涼風,向一童女,名為末豔)[26]。
在明清天主教文獻中,傳教士或以拉丁語音將其音譯為“斯彼利多三多”(以西音稱之。一曰罷德肋。一曰費略。一曰斯彼利多三多)[27],或意譯為“聖神”(天主一性而包含三位,西士謂之伯瑣亞也。第一曰罷德勒,譯言父也;第二曰費略,譯言子也;第三曰斯彼利多三多,譯言無形靈聖,或聖神也)[28]。當白日升將“天主”譯作“神”時,他就不能再采用容易引起混淆的“聖神”了,所以他另創了“聖風”(蓋若翰固受水洗、汝曹乃不日受聖風之洗)[29]。
在此詞的翻譯問題上,基督教經過了相當長時間的競爭和討論。馬士曼譯本和馬禮遜譯本都繼承了白日升的“聖風”譯法。馬士曼譯為:“即厥母馬利亞聘若色弗時、伊等未**之先、馬利亞已由聖風而受孕。”[30]馬禮遜譯為:“蓋若固施水洗,汝曹乃不日必受聖風之洗。”[31]之後,馬禮遜在其他著作中,還用過“靈風”“神之靈”和“聖靈風”(蓋先知言於古時總未依人之主意而來,乃神之各聖人依聖靈風感動而言也)[32]等詞語。太平天國的文獻也反映出其多種混用。例如,《天條書》:“讚美上帝為天聖父,讚美耶穌為救世聖主,讚美聖神風為聖靈,讚美三位為合一真神。”[33]
1839年,郭士立譯本采用的仍然是“聖神”(其母馬利亞既許聘約色弗、未成婚之先、卻馬利亞感聖神之德、而懷孕也)。1855年出版的委辦譯本也采用了“聖神”(母馬利亞為約瑟所聘、未昏、感聖神而孕)[34]一詞。1872年的北京官話譯本采用的也是“聖神”(他母親馬利亞、被約瑟聘定為妻、還未迎娶、馬利亞受了聖神的感動、有了身孕)[35]。1899年出版的施約瑟淺文理譯本(母瑪利亞為約瑟所聘、未婚、感於聖神而孕)[36]和1906年出版的和合深文理譯本(母馬利亞為約瑟所聘、未婚感聖神而孕)[37],都采用了“聖神”。
但這些譯詞最終被19世紀中葉出現的“聖靈”所代替。1848年,美國浸禮會傳教士憐為仁將其翻譯成了“聖靈”(故爾往去傳教萬國、以父、子、聖靈之名慍之)[38],其後,浸禮會的高德譯本也沿用了這一譯詞(其母馬利亞。既許嫁約色。未成婚。適有孕。由聖靈也)[39]。1864年出版的裨治文譯本(其母馬利亞、為約瑟所聘、未婚之先、彼由聖靈懷孕、而顯露焉)[40],以及和合官話譯本都采用了“聖靈”(他母親馬利亞已經許配了約瑟、還沒有迎娶、馬利亞就從聖靈懷了孕)[41]。由於和合官話譯本最終的巨大影響和被整個教會的接受,現在中國基督教會均用“聖靈”一詞。所謂基督宗教教義中的基本內容“三位一體”,就是指聖父、聖子、聖靈。
20世紀後的新教華人聖經學者在翻譯聖經時,也無一例外地采用了“聖靈”的譯名。例如,王元德譯本(祂母親馬利亞,被約瑟聘定了,還未曾迎娶,就從聖靈懷了孕)[42];朱寶惠譯本(他的母親瑪利亞,已經許配了約瑟,還沒有成婚,瑪利亞覺得自己由聖靈懷了胎)[43];呂振中譯本(他母親馬利亞巳經許配了約瑟;他們沒有同居以前,她就覺得她因聖靈而懷了孕)[44]。
不過,對這一譯詞,天主教仍然保持了“聖神”的譯法,這從蕭靜山譯本(其母瑪利亞,已經許配於若瑟;他們還沒有同居,瑪利亞就因聖神受孕)[45];吳經熊譯本(母氏瑪莉雅既字若瑟,未同室,感聖神而懷孕)[46];思高譯本(他的母親瑪利亞許配於若瑟後,在同居前,她因聖神有孕的事已顯示出來)[47]中可以看出。
“聖靈”一詞,早在中國古代就已經出現了。它或指古代聖人之靈(敬躬祀典,告奠聖靈)[48],或指已故帝王,或指對帝王或神聖的威靈之尊稱。
1915年出版的《辭源》、1936年出版的《辭海》均沒有收錄“聖靈”或“聖神”。1991年出版的《漢語大詞典》收錄了“聖靈”一詞,並在中國傳統文化部分外,將其基督宗教內容釋為“上帝聖靈,基督教基本信條三位一體中的第三位”[49]。
天使(angel)
“天使”的希臘文“angelos”,意為“上帝的使者”,指聖經中上帝所創造的有位格的超自然活物。他們環繞在上帝的寶座前,服侍上帝,並為那將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伊斯蘭教也有此概念,譯為“天仙”,代表聖潔、善良,是上帝(安拉)旨意的傳達者、受上帝(安拉)差遣保護信眾不被惡魔侵擾的保護神。
“天使”一詞的漢譯演變過程可以以《新約·馬太福音》第4章11節為例(和合官話譯本:於是魔鬼離了耶穌,有天使來伺候他)。
唐景教文獻將其意譯為“神天”(神天宣慶,室女誕聖於大秦)[50]。
明清天主教文獻中有多種譯法,或“天人”[51],或“天神”(彼時天主欲降世為人,選二盛德女,名瑪利亞者為母,先遣一天神,其名嘉彼額爾者,現於其前)[52]。
20世紀後的新教華人聖經學者在翻譯聖經時,也無一例外地采用了“天使”的譯名。例如,王元德譯本(於是魔鬼離了耶穌,忽有天使來服事祂)[62];朱寶惠譯本(於是魔鬼離開了耶穌,忽然有天使來伺候他)[63];呂振中譯本(於是魔鬼離開了耶穌;忽有天使上前來,服事著他)[64]。
1968年出版的天主教思高譯本放棄了明末清初時的“天神”,采用了“天使”(於是魔鬼離開了他,就有天使前來伺候他)[65]一詞。吳經熊譯本則采用了“天神”一詞(魔退,天神進而侍之)。
“天使”一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早已有之,原指神話中天神的使者(《史記·趙世家》:餘霍泰山山陽侯天使也),或指皇帝派遣的使臣。佛教中的“天使”指人的老、病、死(《啟世經》:有三天使出於世間,所謂老、病、死也)。《辭源》《辭海》也都專門提到了此詞的音譯“安琪兒”:“上帝之使者,傳達神意至人間者也。在美術上表現,恒為有翼之美少年。”[66]使用者更多的《現代漢語詞典》則沒有提到中國傳統中的用法和含意,僅講述了基督宗教、伊斯蘭和猶太教等的神的使者。特別提到“在西方文學藝術中,天使的形象多為帶翅膀的少女或小孩子,常用來比喻天真可愛的人(多指女子或小孩子)”[67]。《漢語大詞典》將其注釋為猶太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等宗教指上帝派來的使者。例如,黃遵憲《養屙雜詩》:“佛祖不如天使貴,勸餘多誦可蘭經。”[68]
2.純音譯詞:耶穌基督、亞當夏娃、摩西、耶路撒冷
耶穌基督(Jesus Christ)
耶穌基督是基督徒信仰的對象。希臘文“耶穌”(Iesous)的意思是“耶和華是拯救”。他的稱號“基督”譯自希伯來文的“彌賽亞”(messiah),意思是受膏者,為上帝所派遣的救世主,要履行特別的任務的救世主。聖經把“基督”的稱號附於人名“耶穌”之後,代表相信耶穌是猶太人的救世主(基督)。基督宗教的正統教義認為,耶穌是聖子,即三位一體神的第二位,擁有與父相同的神性。因信耶穌而來的義,讓人蒙神赦罪,得到永生。耶穌的生平主要記載在《新約》的《四福音》中。因耶穌為基督,故耶穌所傳之教,又稱為基督教,在中國曆史上又被稱為耶教、耶穌教、耶蘇教、耶教徒等。
該詞的漢譯演變過程可以以《新約·馬太福音》第1章第1節為例(和合官話譯本: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耶穌基督的家譜)。
唐景教文獻將此詞音譯為“序聰”(見“序聽迷詩所經”,“聽”為繁體“聰”字的誤寫)[69]。
1839年出版的郭士立譯本,將詞匯縮略為“耶穌基督”(耶穌基督之族譜、其乃亞伯拉罕之子並大辟之子)[79],從此確定了該詞的翻譯。此後,所有基督教聖經譯本都采用了“耶穌基督”的譯法。例如,委辦譯本(亞伯拉罕大辟之裔、耶穌基督族譜)[80],高德譯本(亞伯罕後嗣大辟之裔耶穌基督族譜)[81],裨治文譯本(亞伯拉罕之裔大辟之裔、耶穌基督族譜)[82],北京官話譯本(亞伯拉罕的後裔大未的子孫耶穌基督的家譜、記在下麵)[83],施約瑟淺文理譯本(亞伯拉罕裔大衛裔耶穌基督之譜係)[84],一直到和合深文理譯本(亞伯拉罕之裔、大衛之胄、耶穌基督族譜)[85],和合官話譯本(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耶穌基督的家譜)[86]。
20世紀後的新教華人聖經學者的聖經譯本,也都采用了“耶穌基督”。例如,王元德譯本(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耶穌基督的家譜)[87];呂振中譯本(亞伯拉罕的子孫、大衛的子孫、耶穌基督、的族譜)[88]。僅朱寶惠譯本采用了“基督耶穌”(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基督耶穌的譜係)[89]。
20世紀後,天主教放棄了原來的“耶穌基利斯督”一詞,而采用了“耶穌基督”的譯法。例如,吳經熊譯本(耶穌基督,埃布爾漢之後,大維之裔也,其譜係如後)[90],思高譯本(亞巴郎之子,達味之子耶穌基督的族譜)[91],均是如此。
魏源在初刊於1847年的《海國圖誌》中,介紹天主教時,使用了該詞:“自耶穌生千有八百三十餘年,稱耶穌為基督,其先世自亞伯喇罕至大辟十四代。”[92]在晚清小說中,該詞已經多次出現。例如,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我又檢查一檢查,耶穌降生,應該在漢哀帝元壽二年)[93],曾樸的《孽海花》(花子不是耶穌,不能獨自強逼她替全人類受慘刑)[94]。
1915年出版的《辭源》,收錄了“耶穌”,釋為:“猶太人,當生我國漢哀帝建平三年。”[95]也有“基督”,釋為:“基利斯督之略稱。其義為救世主。自耶穌出世後。後人多謂耶穌為基督。故耶穌所傳之教。謂之基督教。”[96]1936年出版的《辭海》,沒有收錄“耶穌”,但有“耶穌基督”和“基督”兩詞。“耶穌基督”釋為:“猶太人,基督教之開祖。耶穌其名,基督係尊號,皆為救濟者之義。”[97]“基督”釋為:“本作負荷神命者解,救世主同義。今則專以指耶穌,詳耶穌基督。”[98]《漢語大詞典》收錄了“耶穌”“基督”兩詞。“耶穌”釋為:“希臘文Iesous的音譯。基督教所信奉的救世主,稱之為基督。”“基督”釋為:“源於希臘文christos。希伯來文mashiah(彌賽亞)的希臘文寫法。基督教對耶穌的專稱,意指上帝所派遣的救世主。”[99]1978年版的《現代漢語詞典》沒有收錄“耶穌”“耶穌基督”,收錄了“基督”,釋為“基督教稱救世主”[100]。
亞當夏娃(Adam,Eve)
亞當為聖經人物。在猶太教、基督宗教和伊斯蘭教中,均有此人。亞當是聖經中人類的始祖,是上帝創造的第一個人,在希伯來文中意為“人類、被造者”。在《舊約·創世紀》中,他是上帝所創造的第一個人,本居伊甸樂園,一日被蛇**,食上帝智慧之果,遂被逐出,墮入人間受苦。在伊斯蘭教中,“亞當”被譯為“亞丹”或“阿丹”;在天主教和基督教中,均譯為“亞當”。夏娃亦為聖經人物。在猶太教、基督宗教和伊斯蘭教中,均有此人。她是人類始祖亞當的配偶,是上帝用亞當的肋骨所造,其希伯來文Hawwah的意思是“生命”。在伊斯蘭教中,“夏娃”被譯為“哈娃”;在天主教中,譯為“厄娃”;在基督教中,譯為“夏娃”。
本詞的漢譯演變過程可以以《新約·提摩太前書》第2章第13節為例(和合官話譯本:因為先造的是亞當,後造的是夏娃)。
馬士曼譯本對這兩個人物的譯名並不統一,在舊約和新約中分別將其譯成了“阿當”和“厄襪”(阿當其妻曰厄襪)[106],“亞大麥”和“以法”(蓋亞大麥先受造、而後以法)[107]。馬禮遜譯本則譯為“亞大麥”和“以法”(神既造亞大麥及以法。置之於園中)[108]。
1839年出版的郭士立譯本,仍然采用的音譯方法,選用了另外兩個詞“亞坍”和“夏娃”(蓋亞坍先見造、後夏娃焉)[109]。1853年出版的委辦譯本,首次使用了“亞當”和“夏娃”(受造時、亞當在先、夏娃在後)[110]。之後,基督教聖經譯本全部使用了“亞當”和“夏娃”。例如,裨治文譯本(蓋亞當受造在前、夏娃在後)[111],北京官話譯本(因為先造的是亞當、後造的是夏娃)[112],施約瑟淺文理譯本(蓋亞當先受造、夏娃後受造)[113],一直到1906年出版的和合深文理譯本(蓋亞當受造在先、夏娃在後)[114],和合官話譯本(因為先造的是亞當、後造的是夏娃)[115]。
20世紀後的新教華人聖經學者在翻譯聖經時,也無一例外地采用了“亞當”和“夏娃”的譯名。例如,王元德譯本(因為先造是的亞當,後造的是夏娃)[116]、朱寶惠譯本(因為先造的是亞當,在後的是夏娃)[117];呂振中譯本(因為是亞當先被塑造、然後才夏娃)[118]。
20世紀後,天主教對其有兩種譯法。吳經熊繼承了基督教的譯法“亞當”和“夏娃”(蓋受造時亞當在先,夏娃在後)[119],思高譯本則修訂了明末清初天主教的“厄襪”為“厄娃”(因為亞當是先受造的,以後才是厄娃)[120]。
中國傳統文獻中沒有“亞當”“夏娃”二詞。對外來文獻中的人名和地名,翻譯者基本上都采用了音譯的方法,這也是沿用至今的翻譯定律。基督宗教傳入中國後,作為聖經故事中的人類始祖,此名稱得到極大的宣傳。亞當、夏娃應該是聖經中百餘名人物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人物。魏源的《海國圖誌·天主教》在介紹天主教的情況時,采用的是“亞當”和“厄娃”(男女各一,男名亞當,女名厄娃,以為人類之初祖)[121]。《老殘遊記》第十回:“亞當孫子,橫被摧殘。”魯迅《墳·摩羅詩力說》:“舊約記神既以七日造天地,終乃摶埴為男子,名曰亞當,已而病其寂也,複抽其肋為女子,是名夏娃,皆居伊甸。”在以後的文學作品,尤其五四新文學作用中,用“亞當夏娃”作為形容詞來比喻某人某事的現象非常多,此不贅述。
1915年出版的《辭源》收錄了“亞當”,釋為:“猶太神話”[122]。1936年出版的《辭海》,也收錄了“亞當”,釋為:“原義為赤土,猶太神話雲上帝用土造人,名曰亞當,為最初之男。”[123]1986年出版的《漢語大詞典》也收錄了“亞當”一詞,並進行了更深入客觀的解釋:“希伯來文,意為被造者、人。聖經故事中的人類始祖。”[124]
1915年出版的《辭源》收錄了“夏娃”,釋為:“猶太神話謂為人類始祖。亞當之妻。上帝拆亞當肋骨所成者也。猶太教基督教回教皆宗其說。夏娃者。生命之義。”[125]1936年出版的《辭海》,對“夏娃”僅有基督宗教的釋義:“原字義為‘生命’,在猶太神話中謂為人類始祖亞當之妻,上帝取亞當肋骨所成者也。見舊約創世紀。”[126]未提及伊斯蘭教也有此人物。1953年出版的《新名詞詞典》,將“亞當夏娃”收為一詞進行解釋。[127]1986年出版的《漢語大詞典》,亦收錄“夏娃”,釋為:“希伯來文Hawwah的音譯,一譯厄娃。聖經故事片中人類始祖亞當之妻。”該解釋還包括了天主教的譯名,即“一譯厄娃”,但沒有收錄伊斯蘭教的譯名“哈娃”[128]。
摩西(Moses)
摩西乃聖經人物。他是以色列民族最偉大的領袖,被視為先知和律法的頒布者,也是舊約《出埃及記》至《申命記》中最主要的人物。他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邁向了應許之地。
本詞的漢譯演變過程可以以《新約·約翰福音》第1章第17節為例(和合官話譯本:律法本是借著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
唐景教文獻根據敘利亞語,將其音譯為“牟世”(已上三身同歸一體。……明泰法王。牟世法王。多惠法王)[129]。
在明末清初天主教文獻中,耶穌會士艾儒略根據拉丁文將其音譯為“梅瑟”(梅瑟古聖。及諸先知所預言救世之主)[130]。巴黎外方傳教會士白日升也采用了音譯方法,譯為“每瑟”(蓋報律以每瑟而授。寵及真以耶穌基利斯督而成也)[131]。
馬士曼和馬禮遜的新約聖經翻譯,深度參考了白日升的聖經譯本。對於該詞,他們采用的仍然是音譯方法,將其修訂為“摩西”(馬士曼譯本:蓋律見施以摩西惟寵也真也來以耶穌基利士督[132]。馬禮遜譯本:蓋例即以摩西而已施、乃寵也真也以耶穌基督而來矣[133])。此後,所有的基督教聖經譯本,均采用了此譯法。例如,郭士立譯本(律例由摩西而來、惟恩典、真道被耶穌基督設立也)[134],委辦譯本(例授自摩西、恩寵真理、則由耶穌基督)[135],裨治文譯本(蓋律法授自摩西。恩寵與真理、則由耶穌基督)[136],高德譯本(蓋律例由摩西而授。恩慈真實則由耶穌基督也)[137],北京官話譯本(律法是借著摩西傳的、恩典真理、都是從耶穌基督來的)[138],施約瑟淺文理譯本(蓋律法授自摩西、恩寵及真理則由耶穌基督)[139],直到和合深文理譯本(夫律由摩西而授、恩寵真理、則由耶穌基督而來)[140],和合官話譯本(律法本是借著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141]。
20世紀後的新教華人聖經學者在翻譯聖經時,也無一例外地采用了“摩西”的譯名。例如,王元德譯本(為律法是藉著摩西傳的:恩典真理,是從耶穌基督來的)[142],朱寶惠譯本(因為法律是憑摩西賜下來的,恩惠和真實,乃是憑基督耶穌而成就的)[143],呂振中譯本(因為律法是藉著摩西而頒賜;恩典與真實乃是藉著耶穌基督而來的)[144]。
直到20世紀上半葉,天主教聖經學者吳經熊在翻譯新約時,也采用了“摩西”(蓋摩西所授者律法耳,至妙寵真諦,則由耶穌基督而溥施)[145]。1968年出版的天主教思高譯本,繼承了明末天主教的翻譯傳統,仍然采用了“梅瑟”(因為法律是藉梅瑟傳授的,恩寵和真理卻是由耶穌基督而來的)[146]。舊約五經也被稱為“梅瑟五書”。
中國傳統文獻中,沒有“摩西”或“梅瑟”一詞。魏源的《海國圖誌·天主教考》在介紹天主教時,用的是“摩西”(事天神始於摩西,時在有商之初,沃丁年間)。[147]
1915年出版的《辭源》,收錄了基督教的譯法——摩西,並對其生平進行了解釋:“摩西率之出埃及。至西奈之野。傳上帝之律法以約束部眾。欲引眾入迦南。不果而卒。其後約書亞卒成其誌。建猶太國。舊約聖經中有出埃及記。即記其事。”[148]1936年出版的《辭海》也收錄了該詞:“摩西率之歸巴勒斯坦,路經西奈山,登山傳上帝之命,創為十誡,為後世猶太教所遵。”[149]1990年出版的《漢語大詞典》則沒有收錄“摩西”[150]。《辭源》《辭海》等詞典均未收錄天主教采用的“梅瑟”一詞。
耶路撒冷(Jerusalem)
耶路撒冷為聖經地名。它是以色列的古城,位於迦南山區。大衛攻取此地之後,以之為首都,取名為“大衛城”或“錫安”。這個城現今是猶太教、伊斯蘭教、基督宗教的聖城。在聖經原文中,這個猶太民族聖殿所在地的名稱,其希臘文有兩種拚寫形式,在拉丁文聖經中也有兩種拚寫形式。
“耶路撒冷”一詞的漢譯過程可以以《新約·馬太福音》第2章第1節為例(和合官話譯本:當希律王的時候,耶穌生在猶太的伯利恒。有幾個博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
明清天主教傳教士據拉丁文Hierosolyma,將其音譯為“協露撒稜”(如德亞國京都。曰協露撒稜)[151],依據Ierosalem,則將其音譯為“日路撒冷”(日路撒冷府的大堂是他修蓋的)[152],等等。
20世紀後的新教華人聖經學者在翻譯聖經時,也無一例外地采用了“耶路撒冷”的譯名。例如,王元德譯本(有幾個博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164],朱寶惠譯本(忽然有幾位星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165],呂振中譯本(有幾個占星家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166]。
20世紀後,天主教放棄了明清天主教傳教士的譯名,采用了“耶路撒冷”。例如,吳經熊譯本(有哲士數人,自東方來至耶路撒冷而訪)[167],思高譯本(有賢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168]。
中國傳統文獻中沒有該詞。耶路撒冷作為一個有特殊意義的新地名,在1915年出版的《辭海》和1936年出版的《辭源》中,均有收錄。[169]1986年出版的《漢語大詞典》,則沒有收錄該詞。
3.音譯+含義漢字:猶太人、伊甸園
猶太人(Jew)
猶太人為聖經民族,原指公元前922年以色列聯合王國分裂後南國的猶太人民,到了被擄之後和新約時代,又指那些從巴從倫回歸者的後裔和散居在各地的以色列人。
本詞的漢譯演變過程可以以《新約·馬太福音》第2章第2節為例(和合官話譯本: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那裏)。
唐景教文獻稱這個民族為“石忽人”(有石忽人,初從起手,向死預前三日,早約束竟)[170]或“石忽緣人”(石忽緣人使持更守掌,亦語彌師訶有如此言)[171]。元代史書據新波斯語djuhud,將其音譯為“術忽”(僧、道、也裏可溫、術忽、答失蠻為商者,仍舊製納稅)和“朱灰”“珠赫”“主吾”“主鶻”[172]等。
明末清初的天主教耶穌會文獻一般都音譯為“如德亞國人”(瑪竇則取如德亞本國文……論如德亞國人被擄以後之事)[173],或譯為“如德亞人”(我輩先祖。嚐於此山之陰。瞻禮天主。乃如德亞人)[174]。
巴黎外方傳教會傳教士白日升將其音譯為“如達人”(且如達人自柔撒冷遣鐸德與勒微輩問若翰)[175]。馬禮遜譯本借鑒白日升譯本,將其改為“如大人”(曰彼生如大輩之王者何在)[176],同時在其他著述中還用過“如氐亞人”“如地亞國人”等詞語。馬士曼則將其譯為“如大”(生如大輩之王者何在)[177]。當時,有的基督教傳教士還將其譯為“如底亞人”“猶大人”等。
1836年,郭士立譯本中出現了“猶太人”(所生之猶太人之王者、安在)[178],並逐漸被其他聖經譯本所采用。例如,高德譯本(彼生為猶太人之王者何在)[179],委辦譯本(曰、生而為猶太人王者安在)[180],裨治文譯本(曰、生而為猶太人之王者安在)[181],北京官話譯本(那剛誕生的猶太人的王在那裏)[182],施約瑟淺文理譯本(曰甫生猶太人之王何在)[183],直至1906年的和合深文理譯本(生而為猶太人王者安在)[184],和合官話譯本(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那裏)[185],均采用了該詞,使其成為沿用至今的詞語。
20世紀後的新教華人聖經學者在翻譯聖經時,也無一例外地采用了“猶太人”的譯名。例如,王元德譯本(那剛誕生的猶太人的王在那裏)[186],朱寶惠譯本(那誕生的猶太國王在那裏呢)[187],呂振中譯本(那生下來做猶太人的王的在哪裏)[188]。
20世紀後,天主教吳經熊譯本(適生猶太人之王何在)[189]、1968年出版的思高譯本(那生下來做猶太人的王的在哪裏)[190],也都采用了“猶太人”的譯法。
中國傳統文獻中沒有“猶太人”一詞。1915年出版的《辭源》沒有收錄“猶太人”一詞,但收入了“猶太”和“猶太教”[191]。1936年出版的《辭海》中,收錄了“猶太”,釋為“種族名”和“地名”,稱“人民散居四方,多經商致富,且產生偉大人物,如耶穌基督、馬克斯、愛因斯坦等”[192]。1953年出版的《新名詞辭典》,收錄了“猶太人”[193]。1986年出版的《漢語大詞典》,收錄了“猶太教”,而無“猶太人”。
伊甸園(The Garden of Eden;Paradise)
伊甸園為聖經地名。在《舊約·創世紀》中,伊甸園是上帝為亞當和夏娃預備的生活樂園,但犯罪之後,他們便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園。伊甸園在聖經的原文中含有樂園的意思。
“伊甸園”一詞的漢譯演變過程可以以《舊約·創世紀》第2章第15節為例(和合官話譯本:耶和華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
白日升沒有翻譯《舊約》,馬士曼和馬禮遜無法借鑒他的翻譯,便隻好分別創造了自己的譯詞。馬士曼將其音譯為“依頓”(神主帶人置於依頓、令其守理園內)[194],馬禮遜則音譯為“希但”,並根據具體情況增加了相應的漢字,形成了“希但之園”或“希但園”(且神主將其人而置之於希但之園。以便備守之)[195]。郭士立譯本將其音譯為“以田園”(夫上主皇上帝帶人、而置之在以田園、為耕守之)[196],委辦譯本譯為“埃田囿”(耶和華上帝挈其人、置埃田囿、使之栽植、使之防守)[197],裨治文譯本則譯為“埃田園”(耶和華神挈其人、置於埃田園、以耕守之)[198]。
1872年出版的北京官話譯本,首次創造了“伊甸園”一詞[199]。此後,基督教或天主教聖經譯本,全部都采用了這種譯法。例如,施約瑟淺文理譯本(主上帝挈其人、置於伊甸園、使其培而守之)[200],和合深文理譯本(耶和華上帝挈其人置伊甸囿、使之治理監守)[201],和合官話譯本(耶和華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202]。
20世紀後的華人聖經學者的聖經譯本,如新教的王元德譯本、朱寶惠譯本,天主教的吳經熊譯本,因無舊約部分,因此沒有該譯詞。呂振中譯本(永恒主上帝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裏、去耕種、去看守)[203],天主教思高譯本(上主天主將人安置在伊甸的樂園內,叫他耕種,看守樂園)[204]仍選用此詞。
中國傳統文獻中沒有“伊甸園”一詞。聖經翻譯在遇到地名時,一般采用音譯,有時還根據地名的地理屬性,再增加地名通名,如河、山、穀等。伊甸園就采用了這種翻譯方法,這種譯法也一直持續到今天。1915年出版的《辭源》,沒有收錄該詞。1936年出版的《辭海》收錄了該詞,認為這是“猶太神話”,並將其與其他宗教進行了對比:“人類祖先亞當夏娃所信之極樂境也。超脫人間一切煩惱,與佛教之西天、淨土等同義。”[205]1986年出版的《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釋為:“源於希伯來文,猶太教、基督教聖經故事中人類始祖居住的樂園,被譽為地上的天堂。”[206]
4.純意譯詞:福音
福音(gospel,evangel)
福音在希臘文中是“好消息”的意思,指上帝賜給人類的好消息,即耶穌宣講的天國福音,以及耶穌再次複活,為人類成就救恩的好消息。因此,福音是基督教教義最基本真理的內容。基督教徒謂耶穌說教以拯救世人,故凡耶穌所說及其門弟子傳布其教義者,皆謂福音。《新約全書》有馬太、馬可、路加、約翰所作四傳,謂之《四福音書》。
“福音”一詞的漢譯演變過程可以以《新約·馬太福音》第4章第23節為例(和合官話譯本:耶穌走遍加利利,在各會堂裏教訓人,傳天國的福音)。
唐朝景教文獻將其意譯為“妙樂”(我今一切念慈恩,歎彼妙樂照此國)[207]。該譯詞有濃重的佛教氣息。這是景教文獻的特點,也是景教漢譯還沒有獨立成型的表現。
在明清天主教文獻中,艾儒略首次創造性地將其意譯為“福音”[新經乃天主降生後宗徒與並時聖人記錄者。中雲萬日略(譯言好報福音)經。即四聖紀吾主耶穌降生。在世三十二年。救世贖人][208]這一術語。之後,幾乎所有天主教傳教士均用了此譯名。白日升也將其譯為“福音”(使語伊等曰。毋驚我乃報知爾等。福音將樂眾民)[209]。
20世紀後的新教華人聖經學者在翻譯聖經時,也無一例外地采用了“福音”的譯名。例如,王元德譯本(耶穌走遍加利利,在各會堂裏教訓人,宣傳天國的福音)[219],朱寶惠譯本(耶穌走偏了加利利,在他們的會堂裏教訓人,傳天國的福音)[220],呂振中譯本(耶穌在全加利利周遊著、在他們的會堂裏教訓人、宣傳天國的福音)[221]。
20世紀後,天主教的吳經熊譯本(耶穌遍遊加利利,施訓會堂中,講天國福音)[222]和1968年出版的思高譯本(耶穌走遍了全加裏肋亞,在他們的會堂內施教,宣講天國的福音),都采用了“福音”一詞。
中國古代文獻中沒有“福音”這個詞匯,它是個完全的外來詞。“福”是中國文化中最讓人們向往和追求的,基督宗教則尤其強調能夠“聽”到上帝對人類救贖的好消息。傳教士將兩者進行了非常完美恰當的結合,形成了一個雙音節新詞語。隨著基督宗教文化的發展,後來還出現了源於該詞的與基督宗教緊密相關的其他新詞語,如“福音堂”“福音書”“福音派”“福音運動”等。魏源的《海國圖誌·天主教考》在介紹天主教時使用了該詞:“其經當即歐羅巴所傳之聖書福音。”[223]在晚清小說中,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也已見使用(信送呈胡大人勳啟,下麵隻寫著“魏緘”兩個字,還有“守候福音”四個小字)[224]。
1915年出版的《辭源》收錄了福音,釋為:“基督教徒稱新約書為福音。謂此書宣說所到。福即隨之也。”[225]1936年出版的《辭海》,也收錄該詞,釋為:“基督教徒謂耶穌說教以拯救世人,故凡耶穌所說及其門弟子傳布其教義者,皆謂之福音。”[226]。《漢語大詞典》出收錄了該詞,釋為:“基督教徒稱耶穌所說的話及其門徒所付傳布的教義。”[227]《現代漢語詞典》也收錄了該詞,釋為:“基督教徒稱耶穌所說的話及其門徒所傳布的教義。”[228]隨著時間的流逝,“福音”一詞含義已經進一步擴大,超出了基督宗教的教義,有時泛指有益的言論或有利於公眾的好消息,出現了“育兒福音”“財富福音”“投資福音”等修飾性用法,使用範圍非常廣泛。
5.意譯詞+含義漢字:十字架、五旬節、安息日
十字架(Cross)
十字架本是古代羅馬帝國的極刑刑具。當時,人們會把犯人釘死在橫直木之十字架上。一般來說,十字架是用來處死奴隸或沒有羅馬公民權的人的。耶穌為世人贖罪,死在十字架上,基督徒則認為十字架有受難或死亡的象征,也有複活得救的意義,故此十字架成為基督宗教的最重要標誌。
“十字架”一詞的漢譯演變過程可以以《新約·馬太福音》第10章38節為例(和合官話譯本: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