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在國際前沿語言文化交流和語言變遷的理念和方法的啟發下,在鑒國內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深入細致地挖掘各方麵和角度的史料,努力呈現中國語言文字現代轉型的曆史經驗,講好中國敘事,並努力與國際學術界展開對話。

隨著20世紀西方語言研究的轉向和深入,語言文字不再被僅僅看作一種交流溝通的工具,而更是一種認知方式、一種視界的深遠圖景。人類用語言給事物和概念命名,通過語言文字的交流和定位來認知世界。世界上的每一種語言文字都凝結了這個民族在漫長曆史進程中認知世界的經驗和積累。從這種意義上講,對另外一種語言文字的借用或轉化就意味著吸收一種新的認知圖景和知識體係,尤其是引入不同語係的語言和文字表達方式,更是擴大和調整了自己的認知角度和思維方式。作為飽含西方文化經典精華的聖經,作為可借鑒的“域外資源”的聖經中譯本,其長達百餘年的不同文體、不同文字表達形式等,對晚清時期恰逢轉型的漢語言文字的“語言運動”,頗具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