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誌力本能是個奇妙的東西:因為大腦辛勤工作,身體積極配合,所以你能根據長遠目標做出決定,而不會被恐慌或及時行樂所左右。但自控力也是有代價的。集中注意力、權衡目標、緩解壓力、克製欲望等所有這些腦力工作都需要能量,真正的身體能量。這就好比,在緊急情況下,肌肉需要能量逃跑或戰鬥。

大家都知道,壓力過大會影響身體健康。如果你長時間處於壓力狀態下,身體就會不停地把能量轉移到應對突發狀況上。這些能量本應服務於更長期的需求,比如消化、繁殖、治愈創傷、對抗疾病。這就是為什麽慢性壓力會演變成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背痛、不孕不育、感冒和流感。實際上,你根本不需要對這些司空見慣的壓力做出應激反應。但隻要你的大腦不停地識別出外在威脅,你的身心就會始終處於高度緊張、衝動行事的狀態。

因為自控需要大量能量,很多科學家都認為,長時間的自控就像慢性壓力一樣,會削弱免疫係統的功能,增大患病的概率。意誌力過強會有害身體健康?你可能是第一次聽說吧。你現在肯定會想:那你在第一章裏為什麽還要說意誌力對健康有多麽重要?為什麽你現在又告訴我自控力對健康有害?好吧,或許這兩個說法都對。正如適度的壓力是有意義的健康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適當的自控也是必需的。但是正如慢性壓力會影響健康一樣,試圖控製所有的思想、情緒和行為也是一劑毒藥,會給你帶去過重的生理負擔。

自控和壓力反應一樣,都是頗具技巧性的應對挑戰的策略。但和壓力的道理一樣,如果我們長期地、不間斷地自控,就很有可能遇上麻煩。我們需要時間來恢複自控消耗的體力,有時也需要把腦力和體力消耗在別的方麵。為了能夠保持健康、維持幸福生活,你需要放棄對意誌力的完美控製。即便你增強了自己的意誌力,你也不可能完全控製自己想什麽、感覺什麽、說什麽或者做什麽。你需要明智地使用意誌力的能量。

意誌力實驗:放鬆能讓你恢複意誌力儲備

從壓力和自控力中恢複的最佳途徑就是放鬆。放鬆,即便隻放鬆幾分鍾,都能激活副交感神經係統,舒緩交感神經係統,從而提高心率變異度。它還能把身體調整到修複和自愈狀態、提高免疫功能、降低壓力荷爾蒙分泌。研究表明,每天抽出時間來放鬆一下,能保護你的身體,同時增強你的意誌力儲備。比如,對於下麵兩個意誌力挑戰,會放鬆的人會有更健康的生理反應。一是大腦注意力測試,二是疼痛忍耐度測試(把一隻腳浸入4攝氏度的水中——讀者朋友們千萬不要嚐試)。通過深呼吸和休息來放鬆的運動員能更快從難熬的訓練中恢複過來,同時減少壓力荷爾蒙的釋放,減少身體的有氧性損傷。

我現在說的“放鬆”不是讓你對著電視機呆坐,或者喝著紅酒飽餐一頓。能提高意誌力的“放鬆”是真正意義上的身心休整。哈佛醫學院心髒病專家赫伯特·本森(Herbert Benson)稱之為“生理學放鬆反應”。你的心率和呼吸速度會放緩,血壓會降低,肌肉會放鬆。你的大腦不會去規劃未來,也不會去分析過去。

想要激發這種放鬆反應,你需要躺下來,用枕頭墊著膝蓋,腿稍稍抬起(或者,你可以選擇任何一個你覺得舒服的姿勢)。閉上眼睛,做幾次深呼吸,感覺你的腹部有起伏。如果你覺得身體某處很緊張,你可以有意識地擠壓或收縮肌肉,然後就不要再去管它了。比如,如果你發現手掌和手指很緊張,那麽就攥一下拳頭,然後張開手掌。如果你發現前額和下巴很緊張,那麽就擠擠眼、皺皺眉,然後張大嘴巴,放鬆整個麵部。保持這種狀態5~10分鍾,試著享受這種除了呼吸什麽都不用想的狀態。如果你擔心會睡著,那就先設定好鬧鍾。

你可以把這當成一項日常練習。尤其是當你處於高壓環境中或者需要意誌力的時候,都可以做這個練習。放鬆會讓你的生理機能得以恢複,同時消除慢性壓力和自控帶來的影響。